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婉洁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主动脉
  • 1篇弹性模量
  • 1篇动脉斑块
  • 1篇胸主动脉
  • 1篇应力
  • 1篇力学性能
  • 1篇颈动脉
  • 1篇颈动脉斑块
  • 1篇拉法
  • 1篇极限应力
  • 1篇加载速率
  • 1篇各向异性
  • 1篇斑块
  • 1篇AFM
  • 1篇力学性

机构

  • 3篇东南大学

作者

  • 3篇李志勇
  • 3篇王婉洁
  • 3篇陈强
  • 1篇王妍
  • 1篇陈鹤鸣

传媒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猪胸主动脉血管各向异性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猪胸主动脉血管各向异性的力学特性。方法收集21条猪胸主动脉血管并分成3组。沿每条血管的轴向剖开并展成平面,以展开后血管的长方向(即血管轴向)0°为起始角,逆时针方向分别切取30°、45°、60°、90°、120°、135°、150°、180°8个角度方向的样本。以1、5、10 mm/min的加载速率分别对3组样本进行单轴拉伸测试,以获得血管样本在8个不同方向及3种加载速率下的弹性模量和极限应力。结果不同角度样本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不同的黏弹性行为;随着样本角度的变化,从30°开始,弹性模量逐渐增大,到90°时弹性模量最大,然后逐渐减小,直到180°;极限应力与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不同加载速率对弹性模量和极限应力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影响,但对血管的各向异性度影响较小。结论猪主动脉血管呈现较强的各向异性,研究结果为有限元分析建模中材料属性的赋值提供参数参考,对理解血管生物力学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妍王婉洁陈强李志勇
关键词:胸主动脉加载速率各向异性弹性模量极限应力
回拉法确定猪主动脉周向残余应力
介绍/亮点Introduction/Highlight生理负荷条件下,动脉血管残余应力的作用是使动脉壁内应力分布的均匀化,提高动脉的承载能力与顺应性,防止动脉夹层出现及破裂的发生,因此动脉血管残余应力的研究对研究心血管相...
陈鹤鸣王婉洁陈强李志勇
基于AFM的颈动脉斑块力学性能研究
王婉洁陈强李志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