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晓昱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上海中心大厦
  • 2篇超高层
  • 1篇地震动
  • 1篇地震反应
  • 1篇用钢量
  • 1篇优化设计
  • 1篇输入地震动
  • 1篇水泥
  • 1篇水泥管
  • 1篇住宅
  • 1篇住宅结构
  • 1篇埋地
  • 1篇埋地管
  • 1篇埋地管线
  • 1篇内力
  • 1篇混合结构
  • 1篇混凝土
  • 1篇剪力
  • 1篇剪力墙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4篇祁晓昱
  • 2篇丁洁民
  • 2篇赵昕
  • 1篇巢斯
  • 1篇张盼盼
  • 1篇孙钢柱
  • 1篇孙华华

传媒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四川建材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竖向差异变形效应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上海中心大厦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结构竖向构件间的差异变形会在水平构件中产生较大的次内力。利用MIDAS软件的施工过程模拟功能,得到竖向构件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内力情况。通过混凝土B3模型,根据内力计算得到竖向变形。并将竖向变形施加到ETABS整体模型中的相应构件中,考察由于竖向构件之间的差异变形在相应的水平构件中产生次内力情况。在分析的过程中,比较了不同的水平构件连接方案对结构次内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构件的竖向变形逐渐扩大,竖向差异变形在水平构件产生较大的次内力,工程设计中应该考虑此因素对结构的影响。
祁晓昱赵昕张盼盼丁洁民巢斯
关键词:超高层混合结构次内力B3模型
上海中心大厦输入地震动分析与选用被引量:7
2010年
对上海中心大厦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所采用的地震波的选用进行了研究。由于上海地区场地特征周期较长,对于自振周期也较长的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极为不利。因此,选用合理准确的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对于上海这类软土场地上建设的超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在地震波的选用中综合考虑了场地类别、地震波数量、频谱特性、有效峰值、持续时间、统计特性、震源机制以及工程判断等方面的要求,同时给出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选用地震波的流程。最后,基于所选用的地震波,给出了结构弹性和弹塑性分析的结果。
赵昕孙华华丁洁民祁晓昱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结构
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2017年
结合实际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设计优化案例,在不影响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对住宅结构常见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和措施在设计参数、结构方案和构件设计层面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总结,供结构设计人员进行参考和使用。
祁晓昱
关键词:剪力墙用钢量优化设计
承插式水泥管-土非一致激励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文中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承插式水泥管-土地震非一致激励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论文根据试验情况,确定了主要的数值建模方法并进行了试验数值模拟,包括:管-土接触面模拟、和层间剪切箱模拟。对比承插式水泥管接头的数值结果和实测结果表明:文中的数值建模方法能较好地模拟试验情况,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孙钢柱祁晓昱
关键词:非一致激励管-土相互作用埋地管线地震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