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维磊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蚕桑丝绸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血糖
  • 2篇药物
  • 2篇药物释放
  • 2篇桑树
  • 2篇缓释
  • 2篇缓释颗粒
  • 2篇降血糖
  • 2篇1-脱氧野尻...
  • 1篇蛋白沉淀
  • 1篇蛋白粉
  • 1篇选育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价值
  • 1篇乳汁
  • 1篇桑树品种
  • 1篇桑叶
  • 1篇启动子
  • 1篇启动子克隆
  • 1篇亲缘
  • 1篇亲缘关系

机构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6篇苏维磊
  • 5篇焦锋
  • 4篇苏超
  • 2篇薛忠民
  • 2篇钱永华
  • 2篇盛琳波
  • 2篇张敏娟
  • 2篇杨晶
  • 1篇陈旗
  • 1篇宋新华
  • 1篇焦峰
  • 1篇张敏娟
  • 1篇张琪
  • 1篇刘海军
  • 1篇杨晶
  • 1篇孙自余
  • 1篇姚璐
  • 1篇刘洋

传媒

  • 4篇蚕业科学
  • 1篇北方蚕业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的蛋白沉淀和干燥工艺对桑叶蛋白粉营养价值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比较分析了不同的蛋白沉淀方法和干燥方法对桑叶蛋白粉的氨基酸含量与组成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蛋白沉淀方法对桑叶蛋白粉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有一定影响,而蛋白干燥方法则不影响桑叶蛋白粉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桑叶蛋白粉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可达69.29。桑叶蛋白粉的5种必须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含量符合FAO/WHO要求,蛋氨酸是桑叶蛋白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脯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分别达到43.1mg/g、42.2mg/g和53.6mg/g。
张敏娟杨晶苏维磊焦锋苏超
关键词:桑叶蛋白粉营养价值
桑乳汁和1-脱氧野尻霉素缓释颗粒的药物释放和降血糖效果试验
桑叶乳汁中含有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属于α-糖苷酶抑制剂,由于DNJ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半衰期比较短,影响到了对血糖的持续控制效果。分别以昆系大鼠、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桑叶乳汁和DNJ缓释颗粒体外、体内药物释放与降血糖...
苏维磊杨晶盛琳波苏超张敏娟焦峰
关键词:1-脱氧野尻霉素缓释颗粒药物释放降血糖
文献传递
基于AFLP分子标记分析陕西省保存主要家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陕西省保存的53个代表性家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利用品种资源,选育适合西北蚕区饲养的优良家蚕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用供试品种滞育期的蚕卵提取基因组DNA,选用重复性较好的14对引物组合进行AFLP扩增,共获得535个条带,其中有472个条带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8.22%。采用UPGMA方法对供试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53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72 8~0.601 9,主要分为中系、日系和欧系3大类群,其中:日系和欧系品种遗传距离较近,与传统的家蚕系统按来源地分类的结果吻合;4个陕西地方一化三眠蚕品种明显有别于其它家蚕品种而归为一个特殊类群,提示其具有独特的种质特性。此外,采用滞育期的蚕卵提取家蚕基因组DNA,可以克服取样的时间限制,满足实验需要。
焦锋刘洋薛忠民苏维磊宋新华钱永华
关键词:家蚕品种AFLP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果用桑树新品种红果2号的选育被引量:16
2012年
以桑果高产、优质为目标,采用辐射诱变育种方法培育果用桑树新品种。对广东桑品种伦教408刚萌动的桑芽,以总剂量为0.06~0.08 kGy,剂量率为1 Gy/min的60Co-γ连续照射,然后将处理的桑芽进行单芽嫁接分离,选择形态出现变异的单株连续观察,对花果多的单株进一步培育,最终选育出果用桑树新品种红果2号。多年品种比较试验鉴定和区域试验鉴定中,红果2号的桑果产量分别比对照果桑品种粤椹大10(大10)提高39.33%和31.97%,其果实品质较好,维生素C以及Ca、Fe、Zn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大10,适合鲜食和加工。红果2号的综合性状优良,是具有推广潜力的果用桑树新品种。
苏超薛忠民焦锋陈旗苏维磊刘海军
关键词:桑树品种高产
桑树成花素基因MaFT的启动子克隆和功能位点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FT(flowering locus T)是高等植物开花过程中关键的信号整合因子,主要在叶片维管束中合成,通过运输抵达茎顶端分生组织发挥作用。为了研究桑树FT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以白桑种(Morus alba Linn.)品种新一之幼嫩叶片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NCBI数据库公布川桑(Morus notabilis)全基因组中FT同源序列的上游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FT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其长度为921 bp,命名为MaF TP。通过PLACE和PlantC AR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分析,该序列中除含有TATA-box、CAAT-box等真核生物启动子的核心元件外,还存在脱落酸的响应元件ABRE,生长素响应元件AuxRR-core,水杨酸响应元件TCA-element,生理节律相关顺式作用元件circadian,光响应元件I-box、G-box、MNF1等,以及胚乳表达必需的顺式作用元件Skn-1-motif和抗逆性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W-box、MBS、TC-rich repeats,表明FT基因的转录表达可能受光照、干旱、节律性、脱落酸、生长素、水杨酸等因素的调控,并参与胚乳的形成。将5'端缺失的5段FT启动子序列(从大到小依次为MaF TP903、MaF TP762、MaF TP542、MaF TP289、MaF TP162)分别与报告基因GUS融合构建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转化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植株,通过GUS染色对不同长度的启动子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了MaF TP903的活性较弱外,其余启动子缺失片段均能驱动GUS基因高效表达,且表达量相近。依据研究结果推测:MaF TP启动子的762~903 bp区段可能存在MaF T基因转录表达的负调控元件。
姚璐张琪苏维磊孙自余钱永华焦锋
关键词:桑树启动子功能位点
桑树乳汁与1-脱氧野尻霉素缓释颗粒的药物释放速度和降血糖效果
2015年
桑树乳汁中含有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属于α-糖苷酶抑制剂,由于DNJ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半衰期比较短,影响了对血糖的持续控制效果。分别以昆系大鼠、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桑树乳汁和DNJ缓释颗粒体外、体内药物释放与降血糖效果试验,探究二者临床应用是否具有对血糖的持续控制效果。药物释放特性试验表明,制备的DNJ缓释颗粒在体内和体外的释放速度最慢,DNJ可以维持6-8 h不被完全降解代谢,桑树乳汁中的DNJ也可以维持3 h以上不被完全降解,而DNJ标准品仅能维持1 h不被完全降解。降血糖效果试验表明,昆系小鼠2次灌胃蔗糖后给予DNJ缓释颗粒均有明显抑制血糖升高的作用,桑树乳汁抑制小鼠血糖升高的作用也较为明显,而DNJ标准品则无明显抑制血糖升高的效果。研究结果提示:DNJ缓释颗粒和桑树乳汁均可以延缓DNJ在动物体内外的释放,从而延长DNJ在体内的存留时间,起到持续抑制血糖升高的效果。
苏维磊杨晶盛琳波苏超张敏娟焦锋
关键词:1-脱氧野尻霉素缓释颗粒药物释放降血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