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金龙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煤层
  • 2篇厚煤层
  • 2篇覆岩
  • 2篇覆岩破坏
  • 1篇一次采全高
  • 1篇真三轴
  • 1篇真三轴试验
  • 1篇支承压力
  • 1篇三轴试验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特厚煤层
  • 1篇破坏特征
  • 1篇卸荷
  • 1篇卸荷条件
  • 1篇卸载
  • 1篇加卸载
  • 1篇HOEK-B...
  • 1篇采全高
  • 1篇承压力
  • 1篇大理岩

机构

  • 3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皖西学院
  • 1篇神华神东煤炭...

作者

  • 3篇蔡金龙
  • 2篇涂敏
  • 2篇付宝杰
  • 1篇李英明
  • 1篇赵光明
  • 1篇孟祥瑞
  • 1篇许文松

传媒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煤矿安全
  • 1篇矿业工程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极近距离厚煤层交错采场覆岩破坏数值模拟
2013年
为了研究极近距离厚煤层交错采场覆岩破坏的规律,采用压力拱理论对采场开采过程中的覆岩破坏结构的演化进行了分析,通过FLAC3D建立开采模型,得出下部工作面距上部采空区较远时,其覆岩破坏结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推进一定距离时,应力集中系数1.8左右,垮度和拱高趋于稳定;当下部工作面接近上部采空区时,上下距离在40 m左右范围内,集中系数为3.3左右,随距离减小,集中系数继续加大,易导致两结构拱贯通;当下部工作面位于上部采空区下时,处于卸压状态,应力集中系数较小,即将穿过采空区时,应力集中系数为2.3,主要是因为两采场开采空间的叠合。
蔡金龙涂敏付宝杰
关键词:厚煤层覆岩破坏数值模拟支承压力
近距离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覆岩破坏特征相似模拟
2012年
根据潘谢矿区地质条件及采取一次采全高开采方式,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方法,对近距离特厚煤层开采时覆岩破坏及位移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随着覆岩的采动垮落、裂隙高度的增加和范围的增大,形成了阶梯跳跃式趋于稳定,并且确定了近距离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垮落带及其裂隙带的发育高度.随工作面的推进,层间岩层形成明显的移动变形盆地,同一岩层中下沉移动量最大的点位基本处于下部采空区中心上方.由于采高较大,应力集中沿工作面推进方向不断延伸扩展,应力集中系数较分层开采要小,但前方影响范围要大。
蔡金龙涂敏付宝杰
关键词:特厚煤层覆岩破坏一次采全高
大理岩真三轴单面卸荷条件下加卸载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为了准确地评价巷(隧)道开挖面附近围岩的稳定性,采用真三轴卸荷扰动岩石测试系统对大理岩岩样进行第三主应力单面卸荷加、卸载试验研究.通过高应力巷(隧)道开挖围岩失稳机理分析,采用不同应力加卸路径模拟能量积聚型和应力集中型两种物理工程破坏模型,进一步分析两种破坏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规律、破坏特征和强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卸荷面应力的减小出现扩容现象,主要破坏面在临空面附近,随着轴压的升高,劈裂破坏范围增大,卸荷临界值也增大;随着围压增高,屈服点和峰值点增大,并且屈服点和峰值之间的曲线斜率较为平缓,破坏由局部张拉-劈裂-剪切复合性破坏发展成整体劈裂破坏;同围压条件下卸荷破坏强度是加载破坏强度的 80%,岩体卸荷比加载更容易破坏,进而修正了广义 Hoek-Brown 强度准则.
许文松许文松赵光明孟祥瑞李英明高亮
关键词:真三轴试验HOEK-BROWN准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