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永峰 作品数:6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涎腺肌上皮瘤34例病理特征与免疫表型的关系 2020年 目的探讨涎腺肌上皮瘤的病理特征与免疫表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肌上皮细胞标志物CK(AE1/AE3)、Calponin、S-100、SMA、SOX-10、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34例涎腺肌上皮瘤中,上皮样型11例(11/34,32.3%),梭形细胞型13例(13/34,38.2%),浆细胞样型7例(7/34,20.6%),透明细胞型3例(3/34,8.8%);上皮样型中上皮性标志物CK(AE1/AE3)和肌源性标志物SMA和Calponin表达最强,梭形细胞型和浆细胞样型对肌源性标志物表达强于上皮性标志物,透明细胞型对上皮性标志物和肌源性标志物表达最弱。SOX-10在34例涎腺肌上皮瘤中均呈弥漫阳性且表达强度在各种肌上皮细胞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涎腺肌上皮瘤的肌上皮形态与免疫表型具有相关性,SOX-10作为一种肌上皮细胞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宝鲁日 施琳 贾永峰 贾永峰 贾永峰 贾永峰关键词:涎腺肌上皮瘤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CXCL12/CXCR4和PI3K/AKT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CXCL12、CXCR4、PI3K和AKT的表达与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 l squamous cel l carcinoma,OSCC)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各因子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2至2015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病理资料完整的口腔鳞癌手术切除组织96例,其中17例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为转移组,79例无颈淋巴结转移为非转移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CXCL12、CXCR4、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蛋白表达差异。结果:CXCL12、CXCR4、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情况、分化程度和T分期均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XCR4与CXCL12、PI3K以及PI3K与AKT蛋白阳性表达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XCL12、CXCR4、PI3K、AKT可能在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相互协同,共同调控其发生。 王雨 刘霞 贾永峰 贾永峰 贾永峰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 CXCL12 CXCR4 PKB 淋巴结转移 血清miRNA-30c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miRNA-30c(miR-30c)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胃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80例中晚期胃癌、35例早期胃癌、35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R-30c的表达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iR-30c在中晚期胃癌、早期胃癌与健康对照者中的诊断效力。结果miR-30c在中晚期胃癌组的表达量(0.45±0.11)低于早期胃癌组(0.54±0.15)(t=5.2,P〈0.05),而早期胃癌组的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0.61±0.12)(t=6.7,P〈0.05)。与传统肿瘤标志物相比,早期胃癌组与中晚期胃癌组miR-30c的AUC(0.92±0.03)最大,在胃癌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0%和84%;早期胃癌组与健康体检组miR-30c的AUC为0.87±0.04,在胃癌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0%和86%。结论miR-30c可作为胃癌早期血清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牟永平 王振飞 卫星 冯立 贾永峰 苏秀兰关键词:胃肿瘤 微RNAS 一种用于DNA亚硫酸氢盐转变的新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DNA亚硫酸氢盐转变的新型装置,框架上通过连接片安装有若干尖底管,每三个尖底管组成一列三联管,六列三联管与框架的短边平行,等距排列于框架内,且每尖底管的管口均高出框架上缘0.1cm,所述框架上沿每... 王振飞 朝鲁门其其格 贾永峰 刘勇燕 梁俊青 马大光文献传递 用于结肠、直肠癌无创早期诊断的piRNA生物标志物及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结肠、直肠癌无创早期诊断的piRNA生物标志物及检测试剂盒,所述piRNA标志物包括piRNA020619和piRNA020450。这两种piRNA在结肠、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健康人血清... 王振飞 贾永峰 马大光 郝钦 冯立 王玲 杨永雁 陈永霞 张慕尧 谭晓慧文献传递 漏芦下调促癌小RNA表达抑制胃癌细胞恶性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中药漏芦对胃癌细胞中促癌非编码小RNA表达、以及胃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制备漏芦乙醇提取物,以不同浓度(50~150μg/m 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AG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非编码小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法检测锚定非依赖性生长能力,采用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Matrigel穿膜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漏芦乙醇提取物显著下调了胃癌细胞中促癌非编码小RNA mir-191-5p、miR-125b、piRNA651和piRNA932的表达水平,有力抑制了胃癌细胞的锚定非依赖性生长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结论:中药漏芦能够通过下调促癌非编码小RNA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行为,在胃癌的治疗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王振飞 李景权 李颖 王丹婷 刘勇燕 贾永峰 李瑞和关键词:漏芦 胃癌 恶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