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渤海湾盆地中央隆起带断裂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通过地震物探对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中央隆起带进行研究。中央隆起带主要发育NE、NEE和近EW向断裂,其中NE向断裂为走滑主断裂,在深部断续出现;NEE和近EW向断裂为走滑派生断裂,呈雁行排列。走滑主断裂由深到浅在走向上表现出不连续性和活动强度的不一致性。断裂表现为典型的负花状构造,显示走滑作用特征。剖面解释显示,古近纪断裂带以伸展作用为主,走滑作用不明显;新近纪以来右行走滑作用逐渐增强,并在新构造运动时期达到顶峰,形成了近东西展布的雁列式断裂组合,奠定了现今的中央隆起带的构造格局。中央隆起带临近烃源岩,油气运移距离短,是油气聚集的优势区。
- 董足华张兵郭涛刘彬彬何雁兵
-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中央隆起带走滑断裂油气成藏
- 黄河口凹陷沙三中烃源岩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6
- 2010年
-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沙三中沉积期属于高古生产力的半咸水湖盆,生物繁盛,泥岩中有机质丰富。通过泥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测试结果统计分析,表明黄河口凹陷沙三中泥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为2.28%,生烃潜力平均为12.24 mg.g-1;有机质类型属于Ⅱ1—Ⅱ2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属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的富烃源岩。有机碳和Ro等值线分布图表明该凹陷西次洼有2个成熟的生烃中心,东次洼有一个成熟的生烃中心,西次洼比东次洼烃源岩分布更广,演化程度更高,显示西次洼具有更高的油气勘探价值。
- 郭涛傅强夏庆龙李建平
- 关键词:烃源岩古环境黄河口凹陷
- 苏北与南黄海盆地上白垩统-下第三系沉积体系演化对比研究
- 傅强张敏强刘玉瑞马文睿冯冲付晓伟郭涛
- 黄河口凹陷BZ35/36构造高硫原油特征及运聚方向被引量:7
- 2013年
-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BZ36构造沙河街组、东营组及BZ35构造东营组产出中—重质高硫原油,其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特征与黄河口凹陷其他构造所产原油有显著差别。通过姥/植比、伽马蜡烷、C24Te/C26TT、C2920S/(20S+20R)、C29ββ/(ββ+αα)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对比分析,认为上述2个构造所产高硫原油与紧邻黄河口凹陷东部的庙西凹陷高硫低熟原油具有亲缘性。庙西凹陷的高硫低熟原油由NE向SW方向充注,黄河口凹陷的低硫成熟原油则向相反方向充注,由于2个凹陷均有较强的生烃潜力,处于2个凹陷油气充注路径上的BZ36、BZ35构造聚集了来自黄河口凹陷与庙西凹陷烃源岩生成的原油。通过与同类型高硫原油的类比,初步认为该类型高硫低熟原油的母岩形成于干旱强还原及生物繁茂的盐湖。
- 傅强刘彬彬夏庆龙周东红付晓伟郭涛马文睿
- 关键词:高硫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气充注黄河口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