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美琴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病毒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 1篇载量
  • 1篇人间布病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手足口病病原
  • 1篇中西药结合
  • 1篇中西药结合治...
  • 1篇西药结合
  • 1篇流感
  • 1篇流感监测
  • 1篇流感样病例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机构

  • 6篇鄂尔多斯市疾...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6篇高美琴
  • 2篇杨春燕
  • 2篇冀林立
  • 2篇蔺权德
  • 2篇韩二荣
  • 2篇高慧
  • 2篇赵云海
  • 2篇杨伟
  • 1篇武玉梅
  • 1篇祁美荣
  • 1篇喻楠
  • 1篇董灵娣
  • 1篇白东浩
  • 1篇杨景元
  • 1篇冯玉龙
  • 1篇赵昱
  • 1篇杨虹
  • 1篇李英
  • 1篇王文杰
  • 1篇原芳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14年—2021年鄂尔多斯市手足口病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2014年—2021年鄂尔多斯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鄂尔多斯市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鄂尔多斯市各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的疑似手足口病例样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对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A16)进行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8年共采集样本2579份,检出肠道病毒阳性1578份,阳性率为61.2%,其中CoxA16、EV7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3.1%(596/2579)、15.1%(390/2579)、23.0%(592/2579)。每月都有病例报告,5月—7月为发病高峰,10月会再次出现高峰;3岁~组阳性率最高(66.2%),5岁~组次之,阳性率为65.3%,7岁以后检出人数降低;男女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1,P=0.763)。结论8年间病原交替出现,每年病毒优势株不同,近几年总体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提示应加强其他肠道病毒病原学的检测和分型,同时应加强高发场所的危险因素研究,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高美琴刘敏冀林立杨伟杨春燕靳尚武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分析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
鄂尔多斯市2016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鄂尔多斯市2016年流感病毒监测结果,掌握流感流行趋势,为今后该地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哨点医院采集送检的640份疑似流感样病例进行核酸监测,对部分阳性标本进行病毒MDCK细胞分离培养。结果 640份标本核酸检测检出阳性样品139份,总阳性率为21.72%。甲型流感阳性61份,其中甲型H1N1型流感亚型25份,季节性H3亚型36份;乙型流感78份。男性和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22.32%和21.09%,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岁~14岁组阳性率最高(29.23%),其次为0岁~4岁组(19.48%),15岁~24岁组未检出阳性。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4,P<0.05)。对47份阳性标本进行流感病毒MDCK细胞分离培养,获得毒株26株,其中新甲型H1N1 6株,乙型20株。结论 2016年鄂尔多斯市流感流行季节为春季、冬季,年龄集中在0岁~14岁,以乙型、季节性H3亚型为主。
高美琴冀林立祁美荣杨伟杨春燕高美玲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流感监测核酸检测
ΔNp63和TAp63在银屑病不同发展时期的表达
2017年
目的探讨ΔNp63和TAp63 mRNA及其蛋白在寻常银屑病不同发展时期的表达。方法收集临床银屑病进展期、静止期、稳定期皮损组、皮损旁组、以及正常组,用Real time PCR检测ΔNp63和TAp6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ΔNp63蛋白在正常组和银屑病进展期、静止期、稳定期皮损组的表达情况。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相比于正常组和皮损旁组,TAp63 mRNA在银屑病进展期、静止期、稳定期皮损组的表达降低(P<0.05),进展期、静止期、稳定期组间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ΔAp63 mRNA在银屑病进展期、静止期和稳定期表达升高(P<0.05),进展期、静止期、稳定期组间显示进展期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相比于正常组和皮损旁组,ΔNp63蛋白在银屑病静止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进展期和稳定期中高表达(P<0.05)。结论 p63基因对银屑病的作用与其不同亚型ΔNp63与TAp63的表达密切相关。
李东高美琴高永龙董灵娣扈荣英喻楠
关键词:P63基因银屑病
中西药结合治疗HIV/AIDS病人8例
2014年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引起的以免疫系统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目前全球公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蔺权德王文杰赵昱韩二荣冯玉龙高美琴原芳郑芳白东浩李英贺东萍赵云海杨景元杨虹武玉梅罗夏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艾滋病病毒载量
2019—2023年鄂尔多斯市人间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9—2023年鄂尔多斯市人间布鲁菌病的流行特征,为鄂尔多斯市人间布鲁菌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鄂尔多斯市2019—2023年人间布鲁菌病报告数据资料,经过Excel软件处理,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9—2023年鄂尔多斯市共报告人间布病病例8287例,年平均发病率77.96/10万,无死亡病例。2019—2023年人间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24.87/10万、49.48/10万、91.24/10万、119.36/10万),2023年有所下降(102.09/10万),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旗区为杭锦旗(354.47/10万),其次为鄂托克前旗(227.78/10万)。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高峰在3—9月。发病人数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24∶1。年龄集中在35~65岁。职业分布以农民和牧民为主,共报告7224例,占87.17%。结论2019—2023年鄂尔多斯市人间布病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人群、季节特征。
高美琴郑峰温宏高慧李东孙榕靳尚武
关键词:布鲁菌病防控措施
鄂尔多斯市2007-2016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垂直传播。感染梅毒后严重威胁患者及后代的身体健康,梅毒还能促进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2015年在我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中介绍,梅毒发病排序已居第3位。本文对鄂尔多斯市2007-2016年梅毒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今后防控梅毒提供依据。
高美琴李东蔺权德赵云海高慧徐晓伟韩二荣
关键词:梅毒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