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 作品数:19 被引量:140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天文地球 化学工程 更多>>
姬塬油田罗1井区长8_1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究姬塬油田储层特征,为油田下一步科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岩心录井资料、测井资料、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毛细管压汞等多种分析测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研究区储层岩性以灰绿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成熟度较低;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和溶孔,其中溶蚀作用成为改善储层物性的关键;孔隙结构以小孔-微喉型为主,进汞曲线特征为平台不明显,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退汞效率较低;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0.19%,平均渗透率为0.78×10-3μm2,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结论成岩作用对储层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压实作用对储层主要起破坏性作用,溶解作用是研究区储层得到改善的关键因素,胶结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具有双重作用,这与胶结物的类型及其产状有关。 姜涛 朱玉双 杨克文 周树勋 王秀娟关键词:孔隙结构 鲍金根地堑断裂坡折带油气藏特征及有利勘探区 被引量:7 2016年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鲍金根地堑斜坡为例,依据断裂坡折带储集层、地层、构造及所处位置,对其分类及其与油藏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高位坡折带地层薄,储集层相对不发育,主要发育深切谷,以断块油藏为主;中位坡折带地层较全,储集层发育,主要发育宽缓的沟谷,以断块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低位坡折带位于烃源岩发育区,主要发育低位域扇体,储集层不发育,以岩性圈闭的凝析气藏为主。根据3类坡折带各自特点,认为中位坡折带以及高位坡折带内的沟谷是油藏的有利勘探区,低位坡折带是凝析气藏的有利勘探区域。 于浩业 赵卫军 欧亚平 姜涛 郭勇关键词:油气藏类型 有利勘探区 姬塬油田罗1井区长8_1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1年 利用钻井取心、录井、测井资料、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毛细管压汞等多种分析测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姬塬油田罗1井区长81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油田下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姜涛 朱玉双 杨克文 周树勋 王秀娟关键词:储层 孔隙结构 影响因素 源岩、超压和断裂匹配预测滨北地区扶杨油层有利区 被引量:1 2010年 在滨北地区扶杨油层青一段源岩发育及排油强度、青一段源岩超压发育及其分布和T2断裂发育及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源岩、超压和断裂空间配置关系及扶杨油层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青一段源岩、超压和T2断裂空间匹配关系控制着滨北地区扶杨油层油藏的形成与分布.青一段源岩和超压空间匹配关系控制着滨北地区扶杨油层油气运聚成藏的区域,青一段源岩超压与T2断裂空间匹配关系控制着滨北地区扶杨油层油气运移聚集部位和层位.在此基础上,预测黑鱼泡凹陷南部、安达地区北部、齐家凹陷北部和明水阶地西南部是滨北地区扶杨油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扶余油层是主要的油气勘探层位. 栾海波 裴承河 姜涛关键词:扶余油层 泥岩 超压 注水井转抽油井出油机理 被引量:2 2011年 为治理低效井、挖掘剩余油及提高采收率等需要,常将注水井转为抽油井。对注水井转抽出油机理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根据奇尔曼A·希尔石油上浮实验和托马斯石油运移实验原理,并结合油田开发生产实践对注水井转抽油井出油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原理模型——构造-浮力物理模型。认为低效井重新开井和水井转抽能够产油,同时还指出长期以来人们使用的是简化的莱弗里特数学模型,对水驱油的过程理解过于简单,无法正确理解地层条件下水驱油的效果。构造-浮力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低产井提捞采油、低效井间歇采油及周期注水改善水驱效率等工艺的增产机理,对于老井网调整及剩余油开采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姜涛DG抗高温隔离液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3 2007年 由于复杂的深井、长封井固井中高密度钻井液的使用越来越多,在固井施工过程中,为平衡压力,更好地达到压稳效果,提高顶替效果,要求隔离液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粘度。对隔离液的抗高温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隔离液的密度和粘度值处于水泥浆和泥浆之间可以获得最佳的顶替效率。为解决深井固井顶替效率低的问题,开发研制了抗高温高密度隔离液DG。DG体系抗高温可达150℃,密度调节范围宽,抗盐能力强,悬浮稳定性好,与水泥浆和钻井液兼容。DG隔离液成功地应用于大庆油田深井固井。 赵永会 马淑梅 王广雷 姜涛 董振华关键词:固井 隔离液 顶替 胶结 顶替效率 进口油管脱扣和粘扣原因分析 被引量:46 2008年 针对φ73.0 mm×5.51 mm N80 EU TBG油管粘扣和脱扣事故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对粘扣和脱扣的油管样品进行了宏观分析;对该批油管螺纹接头加工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测;对油管材质进行了理化试验;对油管上、卸扣性能和拉伸性能进行了系统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和研究,认为油管螺纹加工质量和材质符合标准,油管脱扣是由于粘扣后接头连接强度降低所致,油管粘扣是操作不当引起的。 袁鹏斌 吕拴录 姜涛 尹达 刘德英 李中全 贾冬花关键词:油管 粘扣 脱扣 上扣 哈尔金混合气藏成因及气体的垂向分布规律 被引量:8 2010年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哈尔金气藏(营城组)是烃类(CH4)与CO2混合气藏。对哈尔金混合气藏成因、气源特征及成藏期次研究表明,该混合气藏是烃类先于CO2注入,气藏定型于新近纪,属晚期成藏。根据天然气在气藏中浮力与毛细管力平衡的物理模型,推演出烃类气藏含气饱和度分布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反映了储层中原始含气饱和度分布的基本原理。混合气藏中各种气体垂向分布符合重力分异原理,在均匀介质储层条件下,从气藏的底部向顶部,密度较大的CO2饱和度逐渐降低,而密度相对较小的CH4饱和度逐渐增加。在构造混合气藏的多孔介质储层中,密度大的CO2气占据较大的孔隙部分,密度相对较小的CH4气占据中等孔隙部分,而束缚水占据较小的孔隙部分。哈尔金混合气藏顶部CO2含量高于底部是由于储层孔隙结构的变化所致。 林景晔 姜涛 宋立斌 曹跃 夏丹 王颖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 长岭断陷 营城组 泥质分布形式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04年 在毛细管束模型基础上 ,根据流体力学理论探讨了泥质不同分布形式对渗透率的影响 .建立了分散泥质和层状泥质与渗透率的定量关系式 ,提出了泥质砂岩的渗透率综合模型 ,由模型确定渗透率所需参数可从岩心及测井有关数据得到 .利用此方法处理了大庆地区的实际资料 ,计算渗透率与理论渗透率的平均绝对误差为 2 .8× 10 - 3μm2 . 蔺景龙 赵海波 姜涛关键词:流体力学 渗透率 测井 钻杆NC50内螺纹接头裂纹原因分析 被引量:7 2008年 为推广应用斜坡吊卡台肩钻杆,对某井钻杆内螺纹接头直角吊卡台肩部位断裂和裂纹事故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并对一根内螺纹接头钻杆进行了失效分析。失效分析内容主要包括裂纹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钻杆接头材料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试验分析,钻杆在钻井过程中受力条件分析等。通过失效分析,认为钻杆接头为早期疲劳失效,钻杆内螺纹接头直角吊卡台肩部位产生早期疲劳断裂和裂纹的原因是该部位结构尺寸不合理,应力集中严重。在钻井过程中钻柱会承受交变的拉伸、扭转、弯曲、震动等疲劳载荷,很容易在应力集中严重的内螺纹接头直角吊卡台肩部位产生疲劳断裂和裂纹。要从根本上防止钻杆接头断裂,建议采用斜坡吊卡台肩钻杆。 吕拴录 袁鹏斌 姜涛 刘德英 宋顺平 李中全关键词:钻杆接头 断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