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清
- 作品数:19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包横窦的范围、通连及其变异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明确正常心包横窦的范围、通连及变异,为临床影像学及心脏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正常成人胸部连续断层标本40例及心包完整的离体心脏10例。对横窦的形态、通连关系、毗邻关系及变异进行观察。结果:50例标本中,2例可见前垂直部与主动脉上窦后部直接延续,未见中间水平部;48例可见中间水平部或/及后垂直部,其中24%(12例)中间水平部延续到右肺动脉前下方,30%(15例)延续到右肺动脉中点下方,16%(8例)延续到右肺动脉后下方,26%(13例)可见后垂直部,其中10例紧贴左房上部后方向下,3例向上贴于右肺动脉后下壁;70%(35例)可见主动脉上窦后部。结论:心包横窦的前垂直部及中央水平部前段解剖结构较固定,但横窦中央水平部中、后段变异较大,而主动脉上隐窝后部有30%的人不发育。
- 赵江民王凡李瑞祥羊惠君杨开清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 大脑连合纤维的正中矢状位MRI与解剖标本对照研究
- 1999年
- 结合15例正常成人头部正中矢状面标本,对30例正常成人大脑的连合纤维在正中矢状位MRIT1加权像上的表现进行观测。结果显示:胼胝体膝部及压部较厚,而干部较薄,尤其是干部后方。前连合位于终板后分,呈卵圆形,长径约为2.5mm、穹窿体较穹窿脚厚。这些连合纤维束在MRIT1加权像上信号较高呈灰白色影像。
- 赵江民项涛杨开清李瑞祥
- 关键词:NMR成像解剖标本
- 心包隐窝的MRI所见与解剖对照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 熟悉正常心包隐窝的MRI 表现,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用胸部断层解剖标本4 例,心包完整离体心脏标本2 例。搜集经MRI 检查无心包病变患者图像21 例。结合解剖,分析MRI 上正常心包各隐窝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和出现率。结果: (1) 主动脉上窦:MRI 显示20 例,占95 % ,其形态有半圆形、三角形、新月形和不规则形。(2) 横窦:71 .4 % 病例MRI 显示横窦,呈弧线或菱形腔隙。(3) 斜窦:显示9 例,呈梭形或短线样。(4) 左肺动脉隐窝:显示6 例,呈新月形。(5) 左、右肺静脉隐窝:显示左侧2 例,右侧1 例。(6) 上腔静脉后隐窝:未显示。心包隐窝均呈T1 及T2 低信号。结论: MRI 可清楚显示心包隐窝的解剖结构。
- 赵江民王凡李瑞祥杨开清
- 关键词:心包隐窝MRI断层解剖磁共振成像
- 心包横窦MRI所见与断面解剖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正常心包横窦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 :选用正常成人胸部连续断层切片解剖标本4例。收集无心包病变患者MRI图像21例 ,结合解剖所见 ,分析MRI上横窦的形态、大小和毗邻关系。横窦分为前垂直部、中间水平部及后垂直部。结果 :本组76.2 %(16/21)病例MRI显示横窦。横轴位上在升主动脉及肺动脉干与左房之间可见横窦前垂直部 /及中间水平部前分 ,其中9例(42.9 %)在冠状位上可见横窦中间水平部。均呈T1、T2 低信号。本组52.4 %病例MRI可显示左冠状动脉 ,可见其连于升主动脉左后侧壁。结论 :MRI能较清楚地显示横窦前垂直部与中间水平部 ,后垂直部不易显示 ,同时也可显示左冠状动脉。
- 赵江民王凡羊惠君李瑞祥杨开清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主动脉弓及其相邻结构的横断层解剖被引量:1
- 1999年
- 为描述和阐明经主动脉弓平面横断层、纵隔内结构的解剖学特征,为医学影像CT、MRI提供解剖学依据,把经防腐固定的30具成年男性尸体制成间距为1.2cm的连续横断层标本,进行观察。①主动脉弓和奇静脉弓在同一横平面占20.00%±7.30%,40.00%±8.94%的奇静脉弓在主动脉弓凹面平面;②80.00%±7.30%的主动脉上隐窝上界位于主动脉弓右前端头臂干起始处;③在主动脉弓平面,腔静脉后淋巴结位于主动脉弓、上腔静脉和气管之间,出现率为100%;④在奇静脉弓平面,奇静脉弓淋巴结和主动脉上隐窝位于上腔静脉、奇静脉弓、气管和主动脉凹面所围成的气管前间隙内。结论:主动脉弓和奇静脉弓是识别主动脉上隐窝、淋巴结等结构的重要标志,它们在CT和MRI影像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 杨开清李光明羊惠君
- 关键词:横断层主动脉弓奇静脉弓
- 胃裸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陈钰杨开清陈道邦闵鹏秋伍兵
- 关键词:应用解剖学横断层矢状断层胃后壁腹膜后间隙
- 心包窦及其相邻结构横断层解剖学研究被引量:6
- 1998年
- 目的:阐明心包窦、心包隐窝横断层解剖学特征,为CT、MRI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按CT、MRI扫描要求,冰冻、锯切30具经防腐固定的男性成年躯干,制成连续横断层标本。对每一断层下断面进行拍照,结合标本和照片对断层面的结构进行追踪观察、记录、分析处理。结果:对心包横窦及其隐窝的断层解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阐明其在CT、MRI中的应用意义;横窦体位于主动脉窦口稍上方,向右经右心耳和右心室壁之间通入固有心包腔,向左经左心耳与右心室壁之间通入固有心包腔,主动脉上隐窝在此平面开口于窦体;80%的主动脉上隐窝位于主动脉弓头臂干起始处,主动脉弓、胸腺、上腔静脉之间;上腔静脉后隐窝,出现率为20%;主动脉下隐窝位于主动脉无冠状动脉窦(右后窦)、左冠状动脉窦(左后窦)和左心房之间,出现率为100%。结论:掌握心包窦。
- 杨开清李光明羊惠君
- 关键词:心包窦心包隐窝断层解剖
- Oddi括约肌形态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研究Oddi括约肌 (sphincterofOddi,SO)形态结构特点 ,为SO切开术及其病理生理意义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对 53例正常Vater区标本进行巨微解剖 ,免疫组化 ,Masson染色和体视学技术综合性观测。结果 :①SO可分为固有肌和十二指肠延续肌纤维两类 ,前者有内纵、外环两层 ;②SO与十二指肠环肌间有肌束联系 ;③自十二指肠大乳头尖至胆总管 (commonbileduct,CBD)括约肌上界距离 ( 1 5.92±4.97)mm ;SO长 ( 1 3.99± 3.84)mm ;从大乳头尖至CBD穿十二指肠肌层处间距 ( 1 1 .34± 3.0 7)mm ;SO最厚处 ( 0 .83± 0 .1 8)mm。结论 :SO形态特点可支持SO生理活动特征 ;为临床操作ERCP、SO压力检测和Oddi括约肌切开术等 ,提供解剖学资料。
- 陈道邦周德明杨开清李光明
- 关键词:ODDI括约肌形态学解剖学
- 回结肠肠段静脉配布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 1998年
- 目的:掌握回结肠肠段的静脉配布及其特点,以指导回结肠代食管术的实施。方法:大体解剖观察50例尸体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的静脉配布及边缘吻合。结果:①静脉配布较恒定;②右结肠静脉主干短,多数呈多属支状,属支间于结肠缘吻合少;③右结肠静脉与中结肠静脉间3例边缘吻合中断。结论:右结肠静脉的结扎必须在主干进行。
- 刘铭韦福康杨开清杨开清李福玉
- 关键词:结肠静脉
- 断层解剖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被引量:4
- 2000年
- 断层解剖学是用断层解剖的方法结合现代医学影像 CT、MRI、超声等手段研究人体形态、结构、位置与毗邻的学科 ,它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其主要特点是保持器官结构在原位置的状态下 ,准确地显示它们的位置和毗邻关系。是分析现代医学影像 CT、MRI。
- 杨开清陈道邦江凌
- 关键词:断层解剖学现代医学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