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翌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诱发性
  • 2篇肿瘤
  • 2篇肺肿瘤
  • 1篇敌枯双
  • 1篇毒性
  • 1篇毒性实验
  • 1篇抑制剂
  • 1篇制剂
  • 1篇鼠甲状腺
  • 1篇歧化酶
  • 1篇中药
  • 1篇中药黄芪
  • 1篇注射液
  • 1篇鳞癌
  • 1篇慢性毒性
  • 1篇慢性毒性实验
  • 1篇黄芪注射
  • 1篇黄芪注射液
  • 1篇甲状腺
  • 1篇和肝

机构

  • 3篇湖北医学院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3篇郭广松
  • 3篇刘铭球
  • 3篇夏东
  • 3篇朱润庆
  • 3篇陈道平
  • 3篇邹祖玉
  • 3篇刘晓翌
  • 2篇田鸿生
  • 2篇王敏
  • 1篇林红生
  • 1篇朴炳奎
  • 1篇李德忠
  • 1篇吴天鹏
  • 1篇杨桂香
  • 1篇喻伦银
  • 1篇李安民
  • 1篇陈德基
  • 1篇谭晓东
  • 1篇李蓓云
  • 1篇王敏

传媒

  • 2篇湖北医学院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3篇199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药黄芪注射液及扶正流浸膏对大鼠诱发性肺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1992年
MCA碘油溶液诱发大鼠肺癌过程中,用黄芪注射液与扶正流浸膏分别进行抑癌实验,发癌率(%):黄芪组16.28;扶正组36.96;对照组51.52。黄芪组发癌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扶正组发癌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25>P>0.1)。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癌例均为肺鳞癌,黄芪组与对照组不同,其特点:癌巢规整,核分裂相极少,核空化,明显角化。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有明显抑癌效果。
刘铭球朱润庆高文琴郭广松张华亭邹祖玉夏东陈道平王敏刘晓翌田鸿生朴炳奎林红生杨桂香余天明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肺肿瘤
敌枯双慢性毒性实验的病理学研究——大鼠甲状腺和肝超微结构的改变
1992年
本实验用敌枯双按不同剂量(1.0、0.2、0.05、0.01 mg/kg/d)配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供4个剂量组的 SD 大鼠(每组30只)饮用,并设对照组(30只,仅饮用去离子水)。在第55周处死动物,每组随机选3~5只取甲状腺、肝脏作电镜观察。结果:4个剂量组大鼠甲状腺滤泡腔扩大,滤泡细胞变扁平,粗面内织网扩张呈囊状,线粒体肿胀,嵴变短而少,核膜内陷,异染色质凝集呈板或染色质边集;部分滤泡上皮细胞脱屑到滤泡腔内,可见畸形核、裸核及核碎裂。肝细胞线粒体呈“O”形,“C”形,粗面内织网呈囊状扩张,大滴脂肪变,核染色质边集,核均质化。实验表明敌枯双对甲状腺、肝组织均有毒性作用,超微结构改变程度与农药剂量呈正相关。
刘铭球王福元朱润庆郭广松陈德基李安民余天明陈道平王敏谭晓东李德忠邹祖玉夏东肖静李蓓云刘晓翌田鸿生
关键词:毒性甲状腺超微结构
超氧物歧化酶及其抑制剂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钠对诱发性大鼠肺鳞癌癌变过程中作用的探讨
1992年
应用超氧物歧化酶(SOD)及其抑制剂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钠(DDC)分别在甲基胆蒽(MCA)碘油诱发 Wistar 大鼠肺鳞癌的过程中应用,以探索 SOD,DDC 与发癌之间的关系。发现 DDC组14只大鼠,在35d 诱癌过程中,出现2例肺鳞癌.2例支气管上皮呈不典型增生,而正常对照组11只仅出现1例不典型增生。SOD 组14只大鼠中未出现肺癌及不典型增生。结果表明,DDC 与化学致癌物质 MCA 诱癌有协同作用,并使诱发性肺癌提前发生.SOD 可能有抑制肺癌发生的作用。最后还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刘铭球喻伦银朱润庆邹祖玉郭广松夏东王敏陈道平刘晓翌吴天鹏
关键词:肺肿瘤超氧物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