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晓燕
- 作品数:9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症SARS患者抢救中的价值
-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
- 王小文陈惠德李文雄邢晓燕赵松陈秀凯
- 关键词:重症SARS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手术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高血糖与外科危重病人预后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7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分析外科危重病人高血糖与机械通气时间、SICU入住时间、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的关系以探讨高血糖与外科危重病人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测定 5 72例病人晨起空腹血糖 ,以7.78mmol/L为临界将病人分为两组 ,即A组 (>7.78mmol/L) ;B组 (≤ 7.78mmol/L) ,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 ,SICU入住时间 ,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同时统计病人 2 8天内病死率。 结果 :A组的机械通气时间、SICU入住时间和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均高于B组 (P <0 .0 1)。病人血糖水平与病死率具有相关性 ,血糖水平越高 ,病死率越高(P <0 .0 5 )。 结论 :高血糖与外科危重病人预后密切相关。
- 邢晓燕陈惠德王小文李文雄赵松
- 关键词:高血糖外科危重病预后机械通气医院内感染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症SARS患者抢救中降低术者感染的探讨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比较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open tracheostom y,OT)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抢救中能否降低术者的感染机会。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 2 0 0 3年 4~ 7月间实施气管切开患者 PDT 5例、OT 3例 ,比较两种方法在 SARS危重患者中的手术操作时间 ,观察术后气管切开处漏痰情况。结果 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且无操作者感染 SARS,PDT平均操作时间12 min,最快建立气道 7m in;OT平均操作时间 38.7m in,最快建立气道 31m in;PDT 5例患者术后气管切开处均无明显漏痰现象 ;OT 3例患者术后气管切开处于术后 1、3、5、7d均有漏痰现象。结论 PDT作为一项微创手术与 OT比较手术操作简单 ,较 OT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 ,显著减少了操作者近距离暴露于 SARS患者面前的时间 ,且伤口出血少 ,无明显漏痰现象 ,减少了污染环境的机会 ,理论上讲可相对减少医护人员受感染机会 ,在需要做气管切开的 SARS危重患者中如无禁忌应采用 PDT。
- 王小文陈惠德李文雄邢晓燕赵松陈秀凯
- 关键词:SARS气管切开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 危重症SARS患者救治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能否降低手术者的感染机会
-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tracheostomy,OT)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 王小文陈惠德李文雄邢晓燕赵松陈秀凯
- 文献传递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27
- 2000年
- 李文雄陈惠德王小文邢晓燕赵松万力
- 关键词:危重病人PDT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5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正确使用方法。方法对51例重症SARS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结果、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通气前后数据采...
- 赵松陈惠德李文雄王小义邢晓燕陈秀凯
- 文献传递
- 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IL-10/TNFα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2
- 2003年
- 目的 通过研究脓毒症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抗炎因子IL 10的浓度水平及IL 10 /TNFα比值的变化 ,评价患者的免疫状况及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患者被诊为脓毒症后的第 1、3、5、7、14、2 1、2 8天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TNFα、IL 10浓度并计算IL 10 /TNFα比值及当天的APACHE Ⅱ和SOFA评分 ,至脓毒症消失。结果 32例脓毒症患者中 ,12例死亡 ,2 0例存活。血清TNFα、IL 10水平及IL 10 /TNFα比值与APACHE Ⅱ或SOFA评分无相关性(P >0 0 5 ) ;死亡组血清IL 10水平及IL 10 /TNFα比值均明显高于存活组 (P <0 0 5 ) ,但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的第 1天、第 3天及最后 1天血清TNFα、IL 10水平及IL 10 /TNFα比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结论血清IL 10水平或IL 10 /TNFα比值高的脓毒症患者 ,预后差。
- 李文雄陈惠德王小文邢晓燕赵松万力庞宝森黄莚庭
- 关键词:脓毒症血清TNFΑIL-10器官功能衰竭
- 异丙酚、吗啡或普通镇静剂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比较异丙酚、吗啡或普通镇静药对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SICU)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机械通气时间及住外科ICU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随机将 113例住SICU的常规非感染术后患者及急性创伤患者分为三组 ,A组使用异丙酚加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 ;B组使用吗啡持续静脉泵入 ;C组使用杜冷丁加安定间断肌肉注射。每 4h对患者进行Ram say镇静等级评分 ,每2 4h评价患者满足SIRS的项目。结果 :A组、B组分别与C组发生SIRS的情况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1) ,A组与B组发生SIRS的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A组较B组和C组能够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P <0 .0 1) ,减少住SICU时间 (P <0 .0 5 )。结论 :使用异丙酚加芬太尼或使用吗啡进行有效的ICU长程镇静和镇痛 ,可以明显减低机体对打击的应激反应 ,减少SIRS发生率。但使用异丙酚可以较吗啡和普通镇静、镇痛治疗明显缩短患者上机时间 ,减少患者住SICU的时间 ,从而有望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及院内感染的发生。
- 万力陈惠德王小文李文雄赵松邢晓燕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重症监护病房异丙酚芬太尼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外科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通过比较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O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DT)在 SICU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方法比较 PDT(Portex法 )组和 OT组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和操作时间。结果 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OT组 (P<0 .0 5 )。 OT组与操作相关死亡率为 1.1% ,PDT组则没有与操作相关的死亡情况发生。 OT组平均操作时间为 2 3.8± 12 .9分钟 ,PDT组为 9.0± 4.1分钟 ,PDT操作时间明显比 OT短 (P<0 .0 1)。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在床边进行 ,操作时间短 ,并发症少 ,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 ,尽管其一次性消耗费用较高 ,但依然在外科危重病人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李文雄陈惠德王小文邢晓燕赵松万力郭志强
- 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外科危重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