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丹
-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剂量芬太尼和氟哌啶静注对吸入七氟醚快速麻醉诱导的影响
- 1998年
- 为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和氟哌啶对吸入七氟醚快速麻醉诱导的影响。分别于吸入七氟醚后5min(第1组)和吸前2min(第2组)静注小剂量芬太尼(2μg/kg)及氟哌啶(0.1mg/kg)。结果:病人意识消失时间第1组(87±37)s,第2组(39±11)s(P<0.01);深呼吸次数第1组(14.0±5.3)次;第2组(4.0±0.7)次(P<0.01)。2组病人诱导及插管过程中循环反应相对较小。提示:在小剂量芬太尼及氟哌啶静注基础上吸入七氟醚继续行麻醉诱导其临床效果更佳。
- 赵志丹庞杰李树人
- 关键词:七氟醚吸入诱导芬太尼氟哌啶麻醉
- 椎管内麻醉辅助用药对脑电图影响的临床观察
- 2001年
- 李树人房波赵志丹
-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辅助用药脑电图大脑皮层
- 丙泊酚全静脉麻醉的应激反应及麻醉深度的临床研究
- 2003年
- 赵志丹李树人
- 关键词:丙泊酚全静脉麻醉应激反应麻醉深度
- 不同浓度同等剂量利多卡因气管内喷雾与插管时的循环反应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1
- 1998年
- 不同浓度同等剂量利多卡因气管内喷雾与插管时的循环反应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赵志丹*李树人*冯艺*表1插管前后各组收缩压(kPa)(x±s)插管前插管后1min差值P值Ⅰ16.1±1.715.5±2.0-0.7±1.1P>0.05Ⅱ17±1.316.7±1...
- 赵志丹李树人冯艺
- 关键词:利多卡因插管血循环
- 利多卡因气管内喷雾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为观察利多卡因在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中的量效关系及毒性,对24例无心、肺、肝、肾疾患,行全麻手术的病人进行了血药浓度监测。病人随机分成4组,于气管内喷利多卡因后定时取动脉血,用TDx快速血药浓度检测仪测定血药浓度,同时连续监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血药浓度用计算机拟合符合一室模型。3个用药组平均半衰期[t_(1/2)(kα)]分别为1.58 min(4%利多卡因),2.17 min(2%利多卡因);2.73 min(1%利多卡因),平均消除半衰期[t_(1/2)(ke)]为55.24 min、57.38 min、39.48 min;平均达峰时间(T(Peak))分别为8.10 min、8.43 min、3.69 min;平均峰浓度[Cmax]分别为2.14μg/ml、1.15μg/ml和0.45μg/ml.其中Ⅰ、Ⅱ2个剂量组可明显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P<0.05)。
- 王曼丽陆继红徐辰王汝龙张文贵赵志丹冯艺李树人
- 关键词:利多卡因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
- 丙泊酚麻醉对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丙泊酚麻醉对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影响。方法 2 8例择期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依据麻醉维持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Ⅰ组 ,1 3例 )和丙泊酚组 (Ⅱ组 ,1 5例 )。Ⅰ组间断静注芬太尼加 1 %异氟醚吸入 ;Ⅱ组持续输注丙泊酚加 1 %异氟醚吸入。分别于入手术室 (T0 )、麻醉诱导平稳后 (T1 )、手术结束即刻 (TST)、术后 4h(T4)、8h(T8)、1 2h(T1 2 )、2 4h(T2 4)和 4 8h(T48)抽静脉血 2ml测定cTnT。结果 两组患者T0 和T1 时cTnT正常 ,术后则显著性升高 ,高峰都出现在术后 8h。两组之间相比 ,虽然丙泊酚组在大多数时间点上 (术后即刻~术后 2 4h)cTnT值比芬太尼组稍低 ,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临床剂量的丙泊酚能减轻心脏手术对心肌的损伤。
- 陶星李树人赵志丹
- 关键词:丙泊酚麻醉不停跳冠脉搭桥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T
- 赖氨匹林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 1997年
- 赖氨匹林(Aspirin-DL-Lysine,LAS,即赖氨酸阿司匹林)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的复盐。作用机理与阿司匹林基本相同,但因其易溶于水,故可注射用药。它具有起效快,毒副反应小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手术后镇痛。
- 赵志丹李树人吕杰
- 关键词:赖氨匹林术后镇痛全麻硬膜外麻醉
- 停跳与非停跳冠脉搭桥术后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停跳与非停跳冠脉搭桥术后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 3 0例择期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不停跳组 (n =15 )和停跳组 (n =15 )。不停跳组采用Octopus组织固定器局部固定心肌后进行冠脉搭桥 ,而停跳组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冠脉搭桥。分别于入手术室 (T0 )、麻醉诱导平稳后 (TI)、手术结束即刻 (TST)、术后 4h (T4)、 8h (T8)、 12h (T12 )、 2 4h (T2 4)、 3 6h (T3 6)、 48h (T48)抽静脉血 4ml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结果 两组患者T0 和T1时cTnT、cTnI正常 ,术后则显著性升高。两组之间 ,组 2比组 1术后各时间点cTnT和cTnI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cTnT于术后 8小时达到峰值 ,并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cTnI于术后 12小时达高峰 ,不停跳组cTnI在术后 3 6小时即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不停跳搭桥比体外循环搭桥手术对心肌细胞损伤轻 ,持续时间短。心肌损伤时 ,cTnT比cTnI峰值出现早 ,持续时间长 ,似乎更加灵敏。
- 陶星李树人赵志丹
-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I
- 脑电频谱和心率变异与异丙酚全静脉麻醉/睡眠深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赵志丹李树人
- 关键词:脑电频谱心率变异异丙酚全静脉麻醉睡眠深度
- 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复合全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1999年
- 观察了咪唑安定( Ⅰ组) 、异丙酚( Ⅱ组) 和2 药合用( Ⅲ组) 对循环指标、应激反应及苏醒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Ⅰ、Ⅱ组麻醉诱导后SBP 明显下降,Ⅲ组变化不明显。麻醉维持期循环稳定。意识恢复时间Ⅱ组(5 ~13 min) 和Ⅲ组(7 ~20 min) 相近,Ⅰ组最长(35 ~80 min) 。Ⅰ组术中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较麻醉前明显升高( P< 0 .05) ,Ⅱ、Ⅲ组则相对稳定。提示:咪唑安定与异丙酚合用不仅有协同作用,且可取长补短,属临床可供选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 冯忠赵志丹李树人
- 关键词:咪唑安定异丙酚应激反应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