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兵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孔法腹腔镜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孔法腹腔镜在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的患者86例,根据手术结扎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试验组采用单孔法腹腔镜在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手术和术后住院时间、切口大小以及阴囊肿胀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0.30±11.79)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91±0.92)d、切口大小为(1.04±0.26)cm,试验组无阴囊肿胀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可减少手术和术后恢复时间,并且能够降低阴囊肿胀的发生概率。
- 江兵李启信唐维平
- 关键词:腹腔镜结扎术儿童腹股沟疝
- ADAM1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ADAM1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胃肠外科2020年4月-2021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8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ADAM12蛋白的表达量,分析ADAM1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中ADAM12高表达占比高于低表达患者,且ADAM12在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M12主要在结直肠癌的胞浆和细胞膜中表达,呈棕褐色或棕黄色,在正常组织中呈低表达或不表达;不同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脉管侵犯以及神经侵犯的患者ADAM12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患者ADAM12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M12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呈高表达,高表达的ADAM12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促癌的作用并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且可能是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潜在分子标志物。
- 陈锐杨侃侃江兵李启信
- 关键词:结直肠癌ADAM12肿瘤标志物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GLI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23年
- 目的通过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胶质瘤相关基因1(GLI1)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分析GLI1预后在胃癌预后及肿瘤免疫浸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TIMER数据库和UALCAN数据库获得GLI1在泛癌中的表达。通过UALCAN数据库分析GLI1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以及不同临床特征对GLI1的表达影响。检索GLI1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的胃癌预后结果;检索Timer数据库获得GLI1与胃癌组织免疫浸润水平及肿瘤相关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GLI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GLI1高表达与胃癌预后不良呈正相关(OS:HR=2.56,95%CI:2.05~3.19,P<1e-16;FP:HR=2.29,95%CI:1.82~2.87,P=3.1e-13;PPS:HR=3.02,95%CI:2.37~3.86,P<1e-16);GLI1表达促进胃癌免疫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浸润(P<0.01);胃癌中GLI1表达水平与多数免疫细胞标志物正相关(P<0.001)。结论GLI1在胃癌患者中呈异常高表达,而高表达的GLI1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促癌的作用,且可能是胃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潜在分子标志物。
- 黄灿杨侃侃江兵李启信
- 关键词:胃癌GLI1数据挖掘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直肠癌16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82例和开腹组80例,对比两种术式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术中、术后各种指标及住院总费用采用(x珋±s)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流食时间及住院天数要显著少于开腹组患者(P<0.05),而手术费用要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病理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6/82),开腹组为13.8%(11/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江兵吴晓蒙
-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肿瘤剖腹术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系统的应用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发生情况以及胰瘘预测评分系统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安徽省立医院胆胰外科收治的49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江兵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瘘
- 自牵引后离断顺蠕动食管空肠吻合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牵引后离断(SPLT)顺蠕动食管空肠吻合在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胃肠外科43例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食管-空肠的吻合方式,行SPLT顺蠕动吻合的20例患者作为SPLT组,行Overlap吻合的23例患者作为Overlap组。根据术中及术后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食管-空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予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并常规行D2清扫,无中转开腹。SPLT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62.48±18.34)min、食管空肠吻合时间为(26.12±5.38)min,均短于Ovel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SPLT顺蠕动吻合方式操作简单可靠,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预后恢复较好,临床值得推广。
- 江兵杨侃侃陈锐
- 关键词: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