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正红

作品数:94 被引量:49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10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液相色谱
  • 13篇胰岛素
  • 13篇色谱
  • 13篇相色谱
  • 13篇高效液相
  • 13篇高效液相色谱
  • 12篇脂质体
  • 11篇胰岛
  • 10篇药物
  • 9篇液相色谱法
  • 9篇色谱法
  • 9篇高效液相色谱...
  • 8篇葛根素
  • 7篇滴眼
  • 6篇滴眼液
  • 6篇靛玉红
  • 6篇眼液
  • 6篇正交
  • 6篇制剂
  • 6篇色谱法测定

机构

  • 75篇中国药科大学
  • 14篇南京大学医学...
  • 9篇江苏省药物研...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泰州学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制药有限责任...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扬子江药业集...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苏州雷允上国...
  • 1篇南京艾德凯腾...
  • 1篇江苏省食品药...

作者

  • 90篇吴正红
  • 26篇平其能
  • 14篇祁小乐
  • 11篇裴云萍
  • 9篇严汉英
  • 9篇朱延勤
  • 7篇陈志一
  • 7篇方芸
  • 5篇雷晓敏
  • 5篇周静
  • 5篇李建英
  • 5篇蔡鹏
  • 4篇魏毅
  • 4篇周虹
  • 4篇范文源
  • 4篇李燕
  • 4篇赖家明
  • 3篇宋赟梅
  • 3篇李正荣
  • 3篇张玉华

传媒

  • 11篇中国药科大学...
  • 5篇药学学报
  • 5篇中国医药工业...
  • 5篇中成药
  • 5篇药学与临床研...
  • 4篇药学进展
  • 4篇中药新药与临...
  • 4篇江苏药学与临...
  • 3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药学教育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江西中医药
  • 2篇中国药品标准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印迹技术在药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5年
分子印迹技术是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等学科的有机结合。本文就分子印迹技术的产生、原理、制备方法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分子印迹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发展趋势。
吴正红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药学
铁死亡诱导药物及其抗癌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铁死亡是一种有别于细胞凋亡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方式。目前发现的铁死亡诱导药物主要有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抑制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抑制剂和芬顿(Fenton)反应诱导剂3大类,可通过多种途径或靶点诱导癌细胞铁死亡,对已产生多药耐药的恶性肿瘤细胞亦具有良好杀伤潜力,如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GPX4而抑制GPX4蛋白水平和活性、诱导芬顿反应氧化Fe^(2+)或促进脂质过氧化物积聚等机制诱导铁死亡。本文综述铁死亡诱导药物及其抗癌机制,为探索基于铁死亡的癌症治疗策略及抗癌制剂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季鹏王祥龙葛健文张雅洁柳熠张进香吴正红
关键词:芬顿反应抗癌
靛玉红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以靛玉红(1)与磷脂的复合率为指标优化了1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对按优化工艺制得的复合物进行紫外扫描、差示扫描量热及磷核磁共振等分析,并考察了溶解性能及溶出度。结果表明,制品复合率达97.9%,可明显改善1在水和正辛醇中的表观溶解度,在1%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2.40min溶出度达90%以上。
周静吴正红平其能周虹徐蓓
关键词:靛玉红磷脂复合物理化性质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包覆脂质体对胰岛素肠道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考察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包覆脂质体对胰岛素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逆相蒸发制备胰岛素脂质体;采用在体肠灌流法研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包覆胰岛素脂质体的肠道吸收;用酶-苯酚法测定血糖值;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和肠组织中胰岛素含量。结果壳聚糖(CH)、壳聚糖-EDTA 轭合物(CEC)包覆胰岛素脂质体和CH-CEC 双层包覆胰岛素脂质体的最佳吸收部位均集中在十二指肠,胰岛素溶液的最佳吸收部位在结肠,而未包覆胰岛素脂质体和 N-三甲基壳聚糖盐酸盐(TMC)包覆胰岛素脂质体的最佳吸收部位尚不能确定。在各肠段中,以CH-CEC 双层包覆胰岛素脂质体的吸收最佳。结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包覆脂质体能促进胰岛素经肠道吸收,并可提高其在肠道中的稳定性。
吴正红平其能雷晓敏李建英蔡鹏
关键词:胰岛素脂质体壳聚糖
葛根素滴眼液眼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房水浓度中葛根素浓度,建立了灵敏、精确、简便、重现性好的分析方法。适用于眼内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实验数据按CAPP房室模型程度计算,结果表明葛根素滴眼液在家兔眼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其拟合动力学方程为:C(t)=213e-100t+023e-0083t-236e-506t,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213μg·ml-1;B=033μg·ml-1;α=100h-1;β=083h-1;t1/2α=069h;t1/2β=832h;Kα=506h-1;K21=019h-1;K10=043h-1;K12=046h-1;Cmax=0963μg·ml-1;Tmax=200h;AUC=516μg·h·ml-1。
吴正红朱延勤严汉英
关键词:葛根素高效液相色谱滴眼液药代动力学
荔大前合剂质量标准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采用聚酰胺薄膜色谱法鉴别荔大前合剂中荔枝草,展开剂为甲醇-乙酸-水(65:15:20)。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ODS(250mm×4.6mm,5μm)为分析柱,甲醇-磷酸盐缓冲液(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5nm柱温45℃,用面积外标法。结果表明,根据聚酰胺薄膜色谱图可鉴定制剂中荔枝草。当高车前苷在3.36×10^(-3)~0.215μg范围内呈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2.14%。
吴正红方云裴云萍陈志一
关键词:荔枝草高效液相色谱法
淫羊藿苷在大鼠胃肠道内容物中的降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考察淫羊藿苷在大鼠胃肠道内容物中的稳定性与降解动力学特征,为淫羊藿苷口服制剂的开发及阐明淫羊藿苷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大鼠胃内容物和各肠段内容物,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条件下匀浆液中淫羊藿苷的质量浓度。结果淫羊藿苷降解半衰期随肠道内容物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减小;淫羊藿苷在不同内容物中的代谢速率有差异,回肠、空肠、十二指肠、胃和结肠半衰期依次为0.83,1.26,2.81,18.48和87.72 h,降解速率常数依次为0.835 3 h^(-1),0.021 0 mL·μg^(-1)·h^(-1),0.018 3 mL·μg^(-1)·h^(-1),0.037 5 h^(-1)和0.007 9 h^(-1);其中十二指肠和空肠降解反应级数为二级,其余均为一级。结论淫羊藿苷在胃和结肠内容物中较稳定,易被小肠内容物降解。
王勤丁雨寅陶俊烨宋征宇吴正红丁选胜
关键词:淫羊藿苷HPLC法稳定性降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荔大前合剂中的高车前苷含量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建立测定荔大合剂中高车前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 ]色谱条件 :以KromasilODS( 2 5 0mm× 4 .6mm ,5 μm)为分析柱 ,流动相为甲醇 -水 -(pH3.5 ,1 .0mol·L- 1)磷酸盐缓冲液 ( 4 5∶5 0∶5 ) ;柱温 :4 5℃ ;检测波长 :335nm ;流速 :1 .0mL·min- 1,采用面积外标法。 [结果 ]线性范围 3.36× 1 0 - 3 ~ 0 .2 1 5μg ,平均回收率为 98.8% ,RSD为 2 .1 4 % (n=9)。 [结论 ]本法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吴正红裴云萍方云陈志一
关键词:色谱法高压液相
基于透明质酸包裹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的肿瘤逐级渗透式递药系统
本课题设计和构建了一种在体响应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包裹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PAMAM)树状聚合物多级纳米粒,其能响应肿瘤间质高浓度的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
陈娇娇霍蒙蒙祁小乐吴正红
关键词: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酶
妇炎康分散片质量标准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建立妇炎康分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配合梯度洗脱,同时测定妇炎康分散片中芍药苷、原儿茶醛和阿魏酸的含量,并且测定分散片的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和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结果芍药苷、原儿茶醛和阿魏酸的线性和重复性较好,回收率介于97.0% ̄102%;盐酸小檗碱45min时的累计溶出达到76.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的控制妇炎康分散片的质量。
王柏刚吴正红平其能
关键词:妇炎康分散片梯度洗脱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