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军
-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石药集团医药联合研究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氧化还原引发丙烯酸甲酯在尼龙6上的接枝共聚合反应被引量:3
- 2003年
-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尼龙6为还原剂,二者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尼龙6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用X光衍射、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引发机理。
- 刘盈海刘占军刘晓辉李军波王红
- 关键词:尼龙6丙烯酸甲酯
- 铁(Ⅱ)/衣糠酸催化体系应用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研究
- 本文主要研究新型催化引发剂体系应用于自由聚合反应。 开发新型高效的催化引发体系始终是自由基聚合反应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简称ATRP),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聚合方法。在原子转移自由基...
- 刘占军
-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氧化还原电位
- 文献传递
- 如意金黄散膜剂的制备(英文)被引量:1
- 2008年
- 实验于2005-05/2006-03在华北煤炭医学院医学系实验室完成。兼顾如意金黄散中各主要成分的溶解性,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有效成分,以壳聚糖为成膜材料制备膜剂,并以聚乙烯醇作对照膜剂,HPLC法测定膜剂中姜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小檗碱的水平;采用浆法对膜剂的体外释放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无水乙醇回流提取如意金黄散中主要活性成分提取率较高,以膜剂中大黄酸的释放度为评价指标,膜剂体外缓释效果良好。
- 刘占军韩刚代红光于九皋
- 关键词:如意金黄散壳聚糖膜剂小檗碱姜黄素大黄酸
- 负载胰岛素壳聚糖接枝醋酸乙烯酯纳米粒的制备和性能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制备负载胰岛素壳聚糖-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纳米粒并研究其性能。方法: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壳聚糖-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该聚合物在水中形成具有疏水核心、亲水表面的纳米粒。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投料比、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纳米粒粒径的影响。结果:对纳米粒进行了热重分析和红外表征。测定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Zeta电位),以胰岛素为模型药物,研究纳米粒的包封和释药性能。结论:纳米粒呈球形,粒径均匀,表面荷正电。胰岛素的包封率可达90%以上。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胰岛素释放较慢。结论:该纳米制剂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和体外缓释特性。
- 刘占军郭启仓于九皋韩刚
- 关键词:壳聚糖醋酸乙烯酯纳米粒包封率体外释放
- 姜黄素纳米粒的制备和释药性能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制备姜黄素纳米粒,并进行体外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壳聚糖-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采用超声振荡技术制备了姜黄素纳米粒,研究纳米粒的包封率和释药性能。结果:纳米粒呈球形,粒径均匀,表面为正电荷性质;药物包封率达到91.6%;体外模拟释放表明载药纳米粒的药物释放速率持续稳定。结论: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姜黄素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 刘占军韩刚于九皋代红光
- 关键词:姜黄素纳米粒包封率体外释放
- 载大黄酸的空腔纳米球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测定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载大黄酸的空腔碳酸钙(Ca CO3)纳米球血药浓度,以评价其在大鼠体内缓释效果。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灌胃载大黄酸Ca CO3纳米球后不同时点大鼠血药浓度。结果大鼠灌胃10 mg/kg的载大黄酸Ca CO3纳米球后20 min检测到大黄酸,40 min后达到最大血药浓度,之后释放速度减慢,表明大黄酸Ca CO3纳米球在大鼠体内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结论大黄酸以空腔Ca CO3纳米球作为载体,在大鼠体内能够达到良好的缓释效果。
- 牛慧敏张好平钱庄赵建华韩刚刘占军
- 关键词:大黄酸缓释血药浓度
- 接枝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负载药物性能研究
- 纳米粒载药系统具有较高的载药能力、可控的粒径、和渗透性,能够改善药物的溶解速率,增强药物的靶向性、低毒性、缓释性、智能性和可控性。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阳离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低免疫原性以及无毒性的优点...
- 刘占军
- 关键词:壳聚糖接枝共聚纳米粒紫杉醇姜黄素体外药物释放
- 文献传递
- 载姜黄素的壳寡糖接枝布洛芬纳米粒的研制
- 2015年
- 以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为偶联剂,将布洛芬(IBU)接枝于壳寡糖(COS)上,并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壳寡糖接枝布洛芬纳米粒(COS-g-IBU NPs)。以COS-g-IBU NPs为载体,使用超声振荡技术制备负载姜黄素纳米粒(1-COS-g-IBU NPs)。结果表明,COS-g-IBU NPs的临界胶束浓度为(24.6±0.2)μg/ml,COS-g-IBU NPs和1-COS-g-IBU NPs的形态为类球形,平均粒径分别为80和132 nm。所得纳米粒的包封率为(96.35±0.32)%,载药量为(8.79±0.03)%,体外释放试验表明1-COS-g-IBU NPs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 赵鸣飞韩刚李慧兰陈艳华刘占军
- 关键词:姜黄素纳米粒
- 如意金黄散膜剂的改进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以壳聚糖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成膜材料制备了如意金黄散膜剂,使其释药比原膜剂更均匀和持久。方法兼顾如意金黄散中各主要成分的溶解性,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有效成分,以壳聚糖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为成膜材料制备膜剂,HPLC测定膜剂中的姜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小檗碱的含量。结果以膜剂中大黄酸的释放度为评价指标,膜剂体外缓释效果比以壳聚糖为成膜材料更好。结论以壳聚糖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为成膜材料制备如意金黄散膜剂柔性更好,大黄酸体外缓释效果更明显。
- 刘占军韩刚
- 关键词:如意金黄散膜剂小檗碱姜黄素大黄酸
- 接枝壳聚糖在药学领域的应用被引量:4
- 2008年
- 壳聚糖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无免疫反应和无致癌性等优点,可安全可靠地用于药物中。可是壳聚糖仅溶解在少数稀酸中,从而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对壳聚糖进行接枝,可使其溶解性增加,或增加一些其它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从接枝聚合方法和应用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壳聚糖的接枝共聚产物在药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聚丙烯酸类、丙烯酰胺类、乙烯基类、聚乙二醇类、聚丙交酯(聚乳酸)类、脂肪酸类、具特殊功能的分子和其它疏水性侧链等,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 刘占军于九皋代红光韩刚
- 关键词:壳聚糖接枝共聚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