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瑞华
- 作品数:23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陕北乡城迁移及人口分布变动研究(2000~2010)
- 2018年
- 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乡、镇、街道级人口普查数据,采用统计和空间可视化等方法,分析2000~2010年陕北地区所处的人口迁移阶段及其人口分布变动特点。研究发现,在此期间陕北人口迁移流动主要以乡城迁移为主,同时城城迁移已经出现,处于早期转型社会向晚期转型社会过渡的阶段。在迁移推力、拉力、阻力以及微观个体理性决策下,人口主要迁入了各级行政、商业中心和能源经济区。研究认为,陕北人口乡城迁移过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未来陕北乡城迁移将逐渐减少,而城城迁移将快速增加。
- 米瑞华茹梦丹
- 关键词:人口迁移人口分布空间可视化
-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人口空间分异可充分反映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和市场自由竞争结果。采用Moran'sⅠ指数、空间分异指数、空间插值等方法,研究了关中城市群人口空间分异格局。研究发现关天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及次核心城市劳动人口聚集,文化程度高且劳动报酬高,但少子化问题非常突出;农村等较不发达地区仍具有温和的子女数量和性别偏好,且农村地区的贫困老龄化特征非常明显。家庭成员在收入和公共服务差异等推拉力作用下,基于迁移成本和预期收益作出迁移决策,最终导致了经济区内能力依存的迁移行为和人口空间分异的加剧。研究认为应密切关注大城市超少子化现象和农村贫困老龄化现象,大城市政府应研究和预案人口快速集聚可能带来的潜在经济风险,向被动承担人口负外部性的农村和中小城镇以合理的转移支付。
- 米瑞华杨昕
- 关键词:人口结构迁移空间分异关中城市群
- 人口生产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性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 2019年
- 以人口生产偏好转变为特征的人口生产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联系应进一步重视。基于陕西省1997—201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相关模型与技术分析方法探讨了人口生产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双向关系。研究认为:人口生产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长期稳定关系,二者之间存在正向互促效应,且人口生产转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强度相对更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应注重从人口生产转型中发掘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利契机,以不断推动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杨昕米瑞华
- 关键词:人口转型产业结构人力资本
-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人口分布变动模拟
- 2017年
-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人口迁移总量较大,已有研究对迁移原因、流向和类型进行分析,但鲜见对人口迁移过程的空间模拟和推断。采用历史文献比较、考证和信息可视化方法,发现并校正了历史数据错漏,绘制陕甘宁边区人口密度分布图,直观展示关中分区和延属分区人口逐渐增长进而赶超绥德分区的人口分布变动过程,发现"政策异质性"吸引人口迁入陕甘宁边区,而边区政府主动引导人口优化分布帮助其实现了人口有序安置并提高了生产力。
- 米瑞华杨昕
- 关键词:延安时期人口分布地理信息系统
- 城市开发区人口分布预测及其规划价值——以西安市高新区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人口分布预测对城市开发区等小区域产业布局、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规划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使用历次人口普查、土地利用、主城区变化等数据,采用灰色理论预测人口和城区扩展,采用格网化方法绘制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图,并比例推测和预判中长期人口分布变动趋势。研究发现西安高新区2020年人口分布仍较集中且密度增大,2035年人口继续向近郊区蔓延,2050年人口分布情景取决于诸多可变因素。预测结果启示开发区应通过设计混合功能区空间模式、保障基础教育资源公平布局、建立高水准的轨道交通网络、避免冒进的土地城镇化等方式实现快速持续发展。
- 米瑞华杨昕冯飞
- 城镇化背景下西安市城乡人口分布变动及其趋势预测被引量:7
- 2015年
- 基于第二至六次街区人口普查数据,使用人口格网化、密度等值线、人口重心、洛伦兹曲线、GM(1,1)人口分布预测等方法,研究城镇化背景下西安地区人口城乡分布的时空过程及其趋势,得到以下结论:近50年西安地区人口分布聚集度不断增大,1990—2000年开始出现人口城镇化,2000—2010年人口城镇化实现规模化。在人口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西安地区将形成若干人口重点承接区,主要分布在未央、灞桥、雁塔、长安等西安近郊四区,秦都、渭城等咸阳主城区,以及远郊县政府所在地;大西安主城区将形成片、轴、圈层相叠合的庞大复杂的混合功能区结构,其人口分布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就业增长、居住成本、城市通勤、产业园区、环境改善等。研究认为政府应对人口重点承接区优先配套公共设施,促进城市混合型功能区的发育,以市场机制来调控人口的迁移行为,引导城镇化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城市人口空间结构体系。
- 米瑞华石英
- 关键词:城镇化GIS
-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于有限耕地资源的人口再分布
- 为解决陕甘宁边区粮食不足和农业人口分布不平衡问题,边区政府提出“奖励移民”政策,吸引了较大规模的农业人口迁移流动。文章从人-地资源匹配的视角,以分县的人均耕地变动为考察对象,采用地图可视化、热点分析、空间自相关、回归分析...
- 米瑞华
- 关键词:延安时期人口再分布人均耕地
- 1937—1949年陕甘宁边区人口再分布及人均耕地变动过程
- 2018年
- 以边区各县人口规模、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为指标,采用地图可视化、热点分析、空间自相关、回归分析等方法,从人-地资源匹配的视角,阐明1937—1949年陕甘宁边区人口再分布与人均耕地变动过程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研究发现:随着政府有效引导人口迁移,边区人口密度和人均耕地指标的空间集聚特征增强;在大生产运动的推动下,逐渐实现了以平均高程和纬度所代表的土地同质条件下的人均耕地等量化趋势。陕甘宁边区政府为解决边区粮食不足和农业人口分布等不均衡问题,提出奖励移民和大生产运动等经济政策,吸引较大规模的边区农业人口再分布,人均耕地占有量随着人口再分布而显著变化,这充分发挥了边区各县的人口承载余力,是一种对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进行优化匹配的有利尝试,促进了资源匮乏时期寻求人的最大生存机会、寻求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等目标的实现。
- 米瑞华
- 关键词:延安时期人口再分布人均耕地
- 基于历次人口普查的西安市人口分布预测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城市人口分布预测对城市人口政策制定及配套设施规划意义重大。研究基于西安市第二至第六次街区人口普查数据,使用人口灰色预测和城区36维空间扩展预测等方法,直观展示了2020年大西安中心市区人口分布态势。预测表明,2020年大西安核心区仍将维持人口高密度状态,城区继续向周边郊区蔓延,圈层式和飞地式扩展的功能区和产业园区周围将聚拢人口和服务性工商业,形成片、轴、圈相叠合的庞大混合功能区;大西安人口分布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增长、新型城镇化、产业园区规划、居住和通勤改变、城市等级提升等。该研究有助于认识城市人口分布和空间演化规律,研究结论可作为城市规划、公共服务、商业选址、政策制定的决策参考依据。
- 米瑞华石英冯飞
- 关键词:人口普查数据
-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渊源与发展
- 2011年
- 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形成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并受到国内外著名的高等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旧人才观、资金不足、教育质量偏低等因素限制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突破瓶颈是其进一步发展的现实要求。
- 石英米瑞华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