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焱

作品数:26 被引量:121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25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十五”杰出人才基金军队“十一五”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内镜
  • 9篇超声
  • 8篇镜检
  • 7篇食管
  • 7篇超声内镜
  • 5篇黏膜
  • 5篇胃镜
  • 5篇基因
  • 5篇基因表达
  • 4篇星状细胞
  • 4篇胰腺
  • 4篇食管癌
  • 4篇黏膜下
  • 4篇胃镜检查
  • 4篇细胞
  • 4篇膜下
  • 4篇肝星状细胞
  • 3篇窄带成像
  • 3篇直肠
  • 3篇食管肿瘤

机构

  • 11篇解放军252...
  • 10篇解放军第25...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26篇耿焱
  • 20篇王爱民
  • 19篇张志伟
  • 7篇李元平
  • 6篇熊英
  • 4篇高文月
  • 3篇王宝恩
  • 3篇李元平
  • 2篇古彩喆
  • 2篇付晓霞
  • 2篇杨晓明
  • 2篇朱志坚
  • 2篇熊英
  • 1篇宋鑫
  • 1篇韩树青
  • 1篇王天连
  • 1篇贾树杰
  • 1篇马红
  • 1篇楚瑞珏
  • 1篇阴桢宏

传媒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医学理论与实...
  • 3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华北国防医药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消化内镜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二指肠球部胃粘膜异位症56例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总结分析十二指肠球部胃粘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它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诊断的十二指肠球部胃粘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表现以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情况。结果:纳入分析的56例十二指肠球部胃粘膜异位症患者中男27例,女29例,年龄10~63岁,平均年龄39.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反酸等上消化道症状,内镜下表现为呈多发结节样隆起,或颗粒不平,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颜色呈橘红色,与周围的粉红色绒毛样正常球部粘膜的界限清晰。病理检查显示病变由含有主细胞和壁细胞为主的胃上皮组织组成,固有层可见胃腺体。结论:胃粘膜异位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胚胎残余病变,可发生在消化管或内胚层分化形成的器官,该病可引起一些临床症状,重者引起溃疡、出血、狭窄等并发症,极少数可发生癌变,故内镜医生应引起重视。
张志伟李元平耿焱
关键词:胃镜检查球部胃粘膜
蛋白酶激活受体3和蛋白酶激活受体4在由结直肠息肉进展至结直肠癌过程中表达的变化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蛋白酶活性受体3(PAR3)、蛋白酶活性受体4(PAR4)基因在由结直肠息肉进展至结直肠癌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分为5组,分别为结直肠癌30例、与其配对的正常组织30例(距肿瘤〉5 cm)、管状腺瘤30例、绒毛状腺瘤20例及混合性腺瘤3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观察PAR3、PAR4在结直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AR3在正常组、腺瘤组、结直肠癌组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50.0%、6.7%;PAR4在上述各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5.0%、70.0%。FQ-PCR结果显示PAR3在正常黏膜、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及结直肠癌组织中依次降低,其表达水平分别为0.787±0.040、0.453±0.023、0.410±0.050、0.368±0.032、0.259±0.017(P=0.011);而PAR4在上述各组中表达依次增高,分别为0.370±0.301、10.384±1.474、20.892±4.485、36.311±7.953、52.083± 12.550(F=43.342,P=0.009)。SNK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任两组间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R3、PAR4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付晓霞张磊张志伟耿焱韩树青宋鑫王爱民
关键词: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
超声内镜辅助诊断胃窦异位胰腺与指导选择最佳治疗方案26例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指导选择内镜下最佳治疗方案套扎联合高频电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5月该院诊断异位胰腺患者26例,均先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变来源、范围及周边情况后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实施最适合患者的内镜下治疗方案。结果 7例选择套扎联合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均完整切除病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复发;8例选择EMR治疗,2例复发,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1例选在ESD治疗,均完整切除病灶,无复发,穿孔1例,活动性出血4例。结论超声内镜辅助诊断异位胰腺并指导选择内镜下最佳治疗方案是一种可靠、简洁、高效的方法,可在术前为操作者提供最可靠的信息,从而选择治疗方案,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痛苦。
熊英耿焱张志伟李元平王爱民朱志坚
关键词:超声内镜异位胰腺EMR高频电切
超声内镜检查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检查在食管癌术前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确诊食管癌患者术前超声内镜(EUS)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按2003年修改的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联合制定的TNM分期法分期。结果 EUS对食管癌的TN分期,T分期判断准确率为80%(28/35),对T1、T2、T3、T4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0%、78.6%、50%;N分期准确率为80%,对N0、N1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3%、85%。结论 EUS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准确鉴别T2、T3及转移性淋巴结和炎性淋巴结是提高EUS准确率的重点和难点。
耿焱王爱民熊英张志伟高文月
关键词:食管癌
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应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检查5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结肠镜、腹部彩超等检查未发现可解释疾病的原因,其中出血组13例,腹痛组46例。采用甘露醇行肠道准备。结果59例中检查出小肠疾病26例。OMOM胶囊内镜性能稳定,图像清晰,摄像胶囊所携带的电池一般能满足对全小肠的观察。胶囊内镜在胃内通过时间9min~149min,胃内平均滞留时间44min,小肠通过时间83min~398min,小肠平均通过时间195min。有3例胶囊滞瘤体内,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阳性率高,安全无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耿焱王爱民高文月张志伟熊英李元平
关键词:胶囊内镜小肠疾病
以早饱、呕吐为首发症状的巨大多发胰腺囊肿一例
2009年
张志伟古彩喆耿焱
关键词:胰腺囊肿呕吐引流术
胃镜检查致贲门黏膜撕裂出血45例原因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过程中并发贲门黏膜撕裂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我院近2年胃镜检查致贲门黏膜撕裂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吸烟、肥胖及检查前过度紧张、疲劳是患者发生贲门黏膜撕裂出血的高危因素;医生手法粗暴、反复强行进出十二指肠球部是医生技术方面的原因。结论对于高危患者术前静脉给予镇静、止吐药物,同时检查医生熟练操作技术、手法轻柔是预防此类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耿焱
关键词:胃镜检查贲门黏膜
红花对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1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调节
2012年
目的观察红花对HSC-T6细胞基质分解素-1(MMP3)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红花(1.0、0.5g/L)作用于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48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MMP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MMP3基因表达水平在红花1.0、0.5g/L两组分别为2.80±0.36、2.52±0.32,而空白对照组为2.13±0.30。TIMP-1基因表达水平在红花1.0、0.5g/L两组分别为1.66±0.23、2.04±0.30,而空白对照组为4.03±0.56。结论红花可增强HSC-T6细胞MMP3的基因表达,并显著抑制HSC-T6细胞TIMP-1的基因表达,且与剂量有关。
王爱民阴桢宏张莉马雪梅耿焱王宝恩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红花基质分解素-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
EU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普通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108例,进行EUS扫描,采用Olympus GF-UM2000型电子超声胃镜及微型超声探头,分别用水囊法、无气水充盈法或两者兼用进行扫描,酌情选用5~20MHz超声频率,23例患者是在无痛下进行。结果:10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食管平滑肌瘤13例、食管囊肿3例、食管静脉瘤7例、食管腔外脏器压迫3例、食管腔外肿瘤压迫2例;胃囊肿7例、胃间质瘤23例、胃纤维瘤6例、胃平滑肌肉瘤4例、胃脂肪瘤4例、胃腔外脏器压迫10例、胃腔外肿瘤压迫2例、胃窦异位胰腺6例、胃底血管瘤4例;十二指肠息肉2例、十二指肠囊肿5例、十二指肠间质瘤2例、十二指肠外肿瘤压迫3例。其中45例行内镜下或外科手术,超声内镜与病理一致的40例,5例均是平滑肌瘤、间质瘤鉴别有误。超声内镜诊断85例上消化道壁内病变中只有4例胃巨大间质瘤(直径大于3cm)与B超、CT或MRI检查相符,余81例B超、CT或MRI检查均无异常发现。7例上消化道外肿瘤压迫均与B超、CT或MRI检查吻合,16例腔外脏器压迫者中9例为该脏器肿大,7例未见异常。结论:本文10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普通胃镜检查难以判断其性质,B超、CT或MRI无法发现的病变而应用EUS则均能明确诊断,表明EU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张志伟耿焱
关键词:内镜超声检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可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对大鼠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中加入高(200μg/L)、中(20μg/L)、低(2μg/L)3种浓度的hALR,于8、24、48、72h四个时间点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c—fos的基因表达。结果高、中、低浓度的hALR3组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水平在8、24、48、72h四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为对照组的50%~53%,中剂量组为对照组的38%-43%,高剂量组为对照组的26%~30%。结论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大鼠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王爱民向英耿焱杨晓明马志杰楚瑞珏王宝恩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基因表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