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霞
- 作品数:28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京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基于高铁酸钾的水处理复合剂及其配制方法
- 一种基于高铁酸钾的水处理复合剂,按质量百分比含:高铁酸钾8~35%、聚合硫酸铁25~50%、硅藻土20~40%、氢氧化钙5~20%、氢氧化钠3~8%,其配置方案是将上述成分逐一加入干燥的容器中,通入干燥的惰性气体保护,室...
- 苗宗成王蕾霍小平张东霞王登武张永明
- 文献传递
- “双一流”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应用化学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被引量:6
- 2021年
- 西京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为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文介绍了本专业近年来在"双一流"背景下,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等多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为同类本科院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 田少鹏张东霞任花萍赵玉真
- 关键词:应用化学
- 一类具有高双折射率的偶氮苯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类具有高双折射的偶氮苯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化合物结构为<Image file="DDA00002734812800011.GIF" he="74" imgContent="undefined" imgFormat=...
- 苗宗成王宏伟张永明霍小平张东霞王登武
- 文献传递
- 基于聚L-精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的抗坏血酸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研究了电化学方法制备聚L-精氨酸修饰电活化玻碳电极(PLA/GCME)即抗坏血酸电化学传感器及抗坏血酸(AA)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传感器对AA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A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2~1.0×10-5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71×10-6mol/L。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回收率在98.3%~104.1%之间。
- 张东霞黑莎莎张永明
- 关键词:循环伏安法抗坏血酸电极电化学传感器
- 电活化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对苯二酚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研究简化电极处理过程测定环境水样中对苯二酚含量的效果。以电活化的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对苯二酚的含量。结果表明,电活化的玻碳电极对对苯二酚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对苯二酚的氧化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10^(-6)~1×10^(-4)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电活化的玻碳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用该方法测定了环境水样中对苯二酚的含量,回收率为93.8%~103.6%,结果令人满意。从而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环境中对苯二酚含量的方法。
- 张东霞薛蛟玉
- 关键词:对苯二酚循环伏安法玻碳电极
- “立德树人”理念下《工程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1
- 2021年
- 以课程为载体,根据《工程化学》教学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职业文化、工匠精神等融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各环节,采用"三种"课堂,布置多样化作业,突出价值引领,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张东霞高建静姚瑞娟田少鹏任花萍
- 关键词:工程化学
- 一种银离子复合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一种银离子符合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配制多壁碳纳米管悬浮液、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将步骤一制得的多壁碳纳米管悬浮液,采用滴涂法滴涂在经抛光清洁处理的玻碳电极表面,用红外灯烘干制得多壁碳纳米管修饰...
- 张东霞乔元元史宝明张克华孙嘉珑王溪
- 文献传递
- 新型可聚合水杨酸化季铵盐的制备
- 2014年
- 水杨酸在农业和医药领域均有着重要的应用,将水杨酸制备可聚合成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进一步提高水杨酸的应用效果。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和环氧氯丙烷酯化改性的水杨酸为反应原料,乙腈为反应溶剂,在70℃的条件下反应12 h,得到可聚合的水杨酸季铵盐。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探讨,得到最佳反应条件,获得最高收率为62.7%的淡黄色液体产物,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 苗宗成王春兰张永明霍小平张东霞赵阳
- 关键词:水杨酸可聚合季铵盐红外光谱
-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食物中氟的方法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详细介绍了近5年来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蔬菜、茶叶、大米等日常食品中氟含量的研究进展,为简便、快速测定食品中氟含量提供借鉴。
- 张东霞
- 关键词:食物氟离子选择电极
-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加入法测定葡萄酒中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准确简便的测定葡萄酒中氟含量的方法,评价葡萄酒消费中氟摄入量及其毒性风险,在葡萄酒微量元素监测方面推广应用。实验了不同总离子强度调节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对组成复杂的待测液酸度进行了优化选择。在最佳测试条件下,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加入法分析大众消费的红、白葡萄酒样品中氟含量,所分析的葡萄酒符合质量标准,其氟离子浓度均未超过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规定1mg/L的最大限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 11%~4. 44%(n=6),平均回收率为95. 83%~106. 67%。
- 张东霞乔元元史宝明白金源
- 关键词: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加入法葡萄酒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