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民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弱势地位情势下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被引量:2
- 2009年
-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处在就业中的弱势地位,伴随而来的就业歧视侵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法律意识的薄弱更使弱势中的毕业生失去了自我救济的能力,社会维权机制无法在主体者维权意识缺席的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效益,关键的一环就是要把法律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弱势,勇于主张权利,做到防范于未然。
- 张爱民
- 关键词:大学生弱势地位就业法律意识
- 从心理学层面透析当代女大学生布娃娃现象
- 2004年
- 张爱民
- 关键词:当代女大学生布娃娃女大学生宿舍虚荣心理学业能力高校物业管理
-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路径选择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域,特别是自高校扩招以来,这种关注度骤增。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表征,积极寻找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路径。
- 张爱民
-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 从“就业创业”到“创新创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探索被引量:2
- 2017年
- 随着对创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高校存在量化指标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创业教育导向诸多困局,从就业创业到创新创业的发展历程,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四个维度,进而提出促进专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合、开展创新创业意识启蒙和能力培养、落实树人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 范宇鹏张爱民
-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创业就业创业
- 弱势地位情势下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
- 2010年
- 为了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向更深、更高层次推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我国制定并出台的《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公务员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为保护平等就业权,减少青年就业歧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制保障,对于引导毕业生了解和掌握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保障自身权益有着积极的作用。
- 张爱民
- 关键词:学生就业弱势地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就业制度改革
- 网络效应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嬗变被引量:4
- 2007年
- 互联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无政府性、异质性,以及隐藏在互联网络中的某些不良因素,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造成了许多正负效应。网络及其网络文化给青年学生带来开放、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但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如价值观产生倾斜,盲目地西化,社会生活中价值取向紊乱和道德判断力削弱及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道德意识、伦理观念混乱等等。为此必须认真分析原因,进而找出应对措施,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 张爱民
-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化价值观
- 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探析被引量:3
- 1995年
- 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探析福建师范大学蔡志强,张爱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和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越来越多地被推向市场,国家统包统配的分配制度正在被打破。大学生择业上的自主性日益加强。新旧体制的交替也使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发生...
- 蔡志强张爱民
-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女大学生择业取向大学毕业生个人本位社会价值观
- 论网络效应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嬗变被引量:3
- 2006年
- 互联网络已经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无政府性、异质性以及隐藏在互联网络中的某些不良因素,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带来了许多影响和冲击。为此必须认真分析原因,进而找出应对措施,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 张爱民
-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化价值观
- 从大学生逆反心理谈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引量:1
- 2004年
- 逆反心理是当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阻力,本文试从克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角度,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 张爱民
- 关键词:大学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