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凯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脱氮
  • 3篇单级自养脱氮
  • 3篇自养
  • 3篇自养脱氮
  • 3篇N
  • 2篇曝气
  • 2篇反应器
  • 2篇N2O
  • 1篇单级
  • 1篇低浓
  • 1篇低浓度氨氮
  • 1篇低浓度氨氮废...
  • 1篇端点效应
  • 1篇虚拟仪器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氨氧化
  • 1篇厌氧氨氧化菌
  • 1篇氧化菌
  • 1篇碳源
  • 1篇特异

机构

  • 7篇重庆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重...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李凯
  • 5篇方芳
  • 5篇郭劲松
  • 5篇陈猷鹏
  • 3篇李震涛
  • 2篇秦树人
  • 1篇王晗
  • 1篇赵玲
  • 1篇刘小峰
  • 1篇张强
  • 1篇杨吉祥
  • 1篇禹强
  • 1篇邢晖
  • 1篇刘勇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振动.测试与...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N对单级脱氮系统N_2O排放量及其途径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4组0.5 L的批式反应器,调节进水初始NH_4^+-N为100 mg·L^(-1),控制温度为30℃,DO为(2.00±0.20)mg·L^(-1),以葡萄糖为有机碳源,采用化学抑制法研究进水C/N分别为0、0.5、1.0和1.5时,单级脱氮系统的氮转化情况、N_2O排放量及N_2O排放途径。结果表明,反应器进水C/N从0升高至1.5,在6 h时系统TN去除率由14.5%增至23.5%,而系统N_2O排放量由180μg减至10μg,N_2O转化率由2.5%降至0.1%。随着进水C/N的升高,氨氧化菌(AOB)反硝化产生的N_2O排放量在3.6~11.7μg之间波动,而同步硝化-反硝化产生的N_2O排放量降幅明显,由176.8μg降至5.3μg。当C/N为较低的0和0.5时,同步硝化-反硝化对N_2O排放贡献率均达到85%以上,系统N_2O排放途径主要为同步硝化-反硝化;当C/N为较高的1.0和1.5时,AOB反硝化对N_2O排放贡献率为45.9%和26.5%,系统N_2O排放途径主要为同步硝化-反硝化和AOB反硝化作用。
蒋甫阳李凯方芳杨吉祥郭劲松陈猷鹏李震涛
关键词:C/NN2O
4种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完整梯烷脂的特异性
2017年
完整梯烷脂是存在于厌氧氨氧化菌的厌氧氨氧化体膜上的一类特殊磷脂.分别从厌氧EGSB反应器、好氧SBR反应器、自养脱氮SBBR反应器、以及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中提取了污泥样品中的磷脂混合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检测了污泥磷脂提取物中完整梯烷脂的种类,分析了完整梯烷脂的特异性,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自养脱氮SBBR反应器和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污泥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完整梯烷脂的分析结果表明厌氧EGSB反应器和好氧SBR反应器的污泥磷脂提取物中未检测到完整梯烷脂,而自养脱氮SBBR反应器和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的污泥磷脂提取物中检测到了完整梯烷脂.自养脱氮SBBR反应器的污泥磷脂提取物中检测到了5种完整梯烷脂,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的污泥磷脂提取物中检测到了7种完整梯烷脂.高通量测序结果证实自养脱氮SBBR反应器含有Candidatus Brocadia属与Candidatus Jettenia属An AOB,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含有Candidatus Kuenenia属与Candidatus Jettenia属An AOB.结果说明完整梯烷脂为厌氧氨氧化菌所特有的磷脂物质.
王晗方芳李凯邢晖郭劲松陈猷鹏曾前松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菌磷脂高通量测序反应器
SBBR单级自养脱氮系统N_2O排放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3组人工配水的单级自养脱氮生物膜反应器,对比研究了曝气方式及碳源对系统N2O排放量和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1号、2号和3号反应器在一个运行周期内N2O累积排放量和N2O转化率分别为13.69、14.28、2.51mg和1.36%、1.49%、0.236%。连续曝气的1号反应器与间歇曝气的2号反应器相比,其N2O累积释放量、N2O转化率相近。进水含有机碳源的3号反应器N2O累积释放量、N2O转化率约为进水不含有机碳源的2号反应器的1/6。曝气方式对N2O排放特征影响较大,连续曝气的1号反应器N2O累积排放量持续增加,N2O平均排放速率和溶解态N2O质量浓度表现为先升高至最大值后持续下降。间歇曝气的2号反应器N2O排放量主要来自曝气段,N2O平均排放速率和溶解态N2O质量浓度整体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其他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单级自养脱氮工艺N2O转化率较低。
方芳张强陈猷鹏李凯李震涛郭劲松
关键词:单级自养脱氮N2O排放量曝气方式碳源
DO浓度对间歇曝气单级自养脱氮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以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效容积为15 L的SBBR反应器,系统进水NH+4-N浓度约为360 mg/L,控制温度为(30±2)℃,采用间歇曝气方式运行,曝气段DO浓度从2.4~2.6 mg/L逐渐下降到0.9~1.1 mg/L,研究了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脱氮性能与N2O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反应器曝气段DO浓度从2.4~2.6 mg/L下降到0.9~1.1mg/L,系统TN去除率均达到80%,但在相同运行时间内的TN去除率依次降低,NH+4-N平均反应速率从0.19 mg/(L·min)降低至0.05 mg/(L·min),NO-3-N累计产生量稳定于14.9~16.5 mg/L,NO-2-N浓度在反应器内未产生明显的积累。随着曝气段DO浓度的下降,最大N2O释放速率逐渐降低,N2O累计释放量从73.8 mg下降到61.0 mg,N2O转化率介于2.4%~2.9%。
李震涛禹强秦镕聪李凯方芳陈猷鹏郭劲松
关键词:单级自养脱氮DO间歇曝气N2O
基于虚拟仪器的流量测试仪被引量:7
2004年
基于虚拟仪器的流量测试仪是在传统流量测试仪的基础上,克服了传统流量测试仪的缺点,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测试仪器。虚拟式流量测试仪以秦氏模型理论为基础,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到流量测试领域,从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仪器面板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流量测试仪的设计方法,将不同的流量测量方式模块化,用虚拟控件取代传统硬件,用虚拟仪器数字量的和显示取代传统流量测试仪的电路运算和表针显示,从而能实现流量的多线程远距离测试。
李凯秦树人
关键词:虚拟仪器控件流量测试仪
HHT新方法及其在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1年
为了克服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中的端点效应,利用基于掩模信号法的端点处理方法,对信号进行外延后再进行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EMD方法的端点效应问题。同时利用掩模信号对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进行延拓后,再进行Hilbert变换,有效地抑制了Hilbert变换中的端点效应。系统仿真信号以及实测信号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赵玲刘小峰秦树人李凯
关键词:HILBERT-HUANG变换端点效应经验模态分解
低浓度氨氮废水单级自养脱氮EGSB反应器的快速启动被引量:10
2016年
将单级自养脱氮生物膜污泥作为种泥接种于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中,并对该反应器进行启动.在温度为(30±2)℃,p H值为7.8~8.2,DO为0.2~1.1 mg·L^(-1),上升流速为2.0~4.0 m·h^(-1)的条件下,进行了低浓度氨氮(60~100 mg·L^(-1))废水的单级自养脱氮工艺快速启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83 d的运行,反应器历经适应期、提高期和稳定期后,稳定运行阶段NH_4^+-N、TN去除率分别达到99.4%和80.7%.通过控制回流比和提高进水氨氮负荷维持了稳定的低DO状态,有效抑制了硝化细菌的生长,而部分亚硝化反应和厌氧氨氧化反应为主导反应并能保持高效、稳定的脱氮效果,成功实现了在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中单级自养脱氮过程的启动.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从174μm增大到296μm.扫描电镜显示颗粒污泥表面光滑,微生物以球菌、短杆菌为主.FISH结果显示亚硝化细菌分布在颗粒污泥表面,厌氧氨氧化菌分布在颗粒污泥内部.反应器中构建了稳定的自养脱氮颗粒污泥系统.
顾书军方芳李凯刘勇郭劲松陈猷鹏蒋甫阳
关键词:低浓度氨氮废水颗粒污泥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