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艳霞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野生猕猴桃
  • 3篇猕猴桃
  • 2篇野生
  • 2篇猕猴桃资源
  • 2篇RAPD
  • 1篇多态性
  • 1篇野生种
  • 1篇野生种质
  • 1篇野生种质资源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遗传亲缘关系
  • 1篇杂交
  • 1篇杂交后代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种
  • 1篇随机扩增多态...
  • 1篇胚挽救
  • 1篇葡萄
  • 1篇亲缘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魏艳霞
  • 3篇王飞
  • 2篇李金月
  • 1篇王跃进
  • 1篇姚春潮
  • 1篇张华敏
  • 1篇刘利花
  • 1篇豁泽春

传媒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秦岭山区野生猕猴桃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利用有效的分子标记技术,对秦岭山区野生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关系进行研究,为猕猴桃新种质的挖掘和品种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技术,对采自秦岭山区的野生猕猴桃24个优良单株和中华猕猴桃等6个种或变种及其品种的22份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通过引物筛选,用16个RAPD引物对46份猕猴桃资源扩增出235条带,其中22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比例为96.29%;各猕猴桃资源间的遗传距离为0.139 53-0.807 34;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野生99-13’与‘武植2号’、‘魁蜜’、‘金阳1号’、‘武植6号’、‘中华♂’和‘广西红肉’等中华系列猕猴桃(A.chinensis Planch.)聚在一起,其余23份野生猕猴桃与‘哑特’、‘秦美’、‘徐冠’、‘徐香’等猕猴桃品种遗传距离较近。【结论】24份秦岭野生猕猴桃资源中,‘野生99-13’属中华系列猕猴桃,其余23份均属于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 var.deliciosa)。
魏艳霞王飞吕俊辉姚春潮刘利花胡英建
关键词:野生猕猴桃RAPD
秦岭山区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及RAPD分析
我国猕猴桃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和横断山脉以东的地区,秦岭山区具有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也是猕猴桃的优生区。猕猴桃为多年生、雌雄异株植物,自然界种间杂交现象明显,特别是不同变种之间的杂交产生出一系列过渡类型,加之染色体倍性复杂...
魏艳霞
关键词:野生猕猴桃野生种质资源猕猴桃资源生物学特性遗传亲缘关系随机扩增多态性
文献传递
无核葡萄与有核葡萄胚挽救杂交后代的抗寒性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以底来特×北醇和爱莫无核×北醇的胚挽救杂交后代为试材,采用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其半致死温度,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了2个杂交组合38个株系杂交后代的抗寒性强弱。结果表明,底来特×北醇19个株系杂交后代中有6个株系抗寒性较强,占31.58%;爱莫无核×北醇19个株系杂交后代中有7个株系抗寒性较强,占36.84%。说明杂交后代抗寒性呈现连续变异的数量遗传,且具有母性遗传现象。
李金月王飞王跃进魏艳霞
关键词:葡萄杂交后代抗寒性RAPD标记
野生猕猴桃DNA的提取及RAPD分析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5
2008年
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即经典CTAB法、改良CTAB法和氯化苄法提取野生猕猴桃基因组DNA,效果均较好,其中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最高,DNA降解少,杂质含量少。通过对循环次数、DNA模板用量、DNA聚合酶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的研究,建立了野生猕猴桃RAPD分析体系,从PCR扩增程序和反应体系两个方面对野生猕猴桃RAPD分析体系进行了优化,并验证了优化后的体系,扩增谱带清晰、多态性强,稳定性好。
魏艳霞豁泽春王飞张华敏李金月
关键词:野生猕猴桃RAP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