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波
- 作品数:65 被引量:235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疗效影响因素。方法以干扰素(interferon,IFN)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流行病学资料、基线的相关化验指标、抗病毒治疗方案及经过。分析抗病毒治疗后获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8例经IFN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入选,9例获得了SVR,占32.1%。SVR组和非持续病毒学应答(non-SVR,N-SVR)组基线性别比例、年龄、感染时限、HCVRNA、转氨酶、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HGB、PLT和Child-Pugh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患者的SVR率高于普通IFNα(P=0.003),但去除中途脱落的患者后2组SVR率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308)。依从性好的患者SVR率显著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P=0.004)。普通IFNα治疗的患者终止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Peg-IFNα(P=0.009),Child-Pugh评分高的患者终止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Child-Pugh评分低的患者(P=0.034)。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SVR率较低,主要与其依从性差有关,而依从性与干扰素类型和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有关。
- 封波李晓波房继莲马慧饶慧瑛宋广军武楠王豪魏来
- 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硬化干扰素利巴韦林
- 核苷(酸)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核苷(酸)类似物由于其口服方便、不良反应较轻、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效果明显、可选择的种类逐渐增多而成为继干扰素α之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选择之一。现根据已发表的临床研究,对已批准上市的抗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应用做一介绍。
- 魏来封波
-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对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及NK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目的: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会促进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自发清除,且清除与HBV表面抗原(HBsAg)水平有关,但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构建NK细胞与JFH-Huh7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在细胞水平上探讨HBsA...
- 王晓晓马慧武楠谢艳迪金茜韩进超丛旭潘孝本封波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NK细胞
- Y型聚乙二醇干扰素琢-2b注射液治疗HCV基因2/3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以标准剂量的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作为阳性对照,评价新型试验药物Y型Peg IFNα-2b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型/3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筛选符合要求的2型/3型CHC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Y型Peg IFNα-2b组和Peg IFNα-2a组,同时口服利巴韦林,疗程24 w,停药随访24 w。采用Abbott Real Time HCV Genotype II检测HCV基因型,采用Cobas Taq Man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水平。详细记录不良事件。主要疗效指标为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并进行非劣效检验。结果本试验实际入组2型/3型CHC患者255例,实际治疗241例。全分析集(FAS)数据显示,158例试验组和83例对照组患者SVR分别为85.4%(95%CI 79.94%~90.94%)和79.5%(95%CI 70.84%~88.20%,P=0.2402);对符合方案分析集(PPS)人群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SVR分别为87.9%(95%CI 82.45%~93.27%)和85.9%(95%CI 77.82%~94.01%,P=0.7060),率差的95%可置信区间均符合非劣效标准;对PPS人群分析显示,85.8%受试者获得了早期病毒学应答(RVR),RVR的阳性预测值为90.1%;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分别为95.6%和95.2%,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8%和3.6%。结论应用Peg 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型/3型CHC患者,新型试验药物Y型Peg IFNα-2b具有与对照药物Peg IFNα-2a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 封波尚佳武淑环陈红韩英李跃旗张大志赵龙凤魏少峰毛青尹炽标韩涛汪茂荣陈士俊李军谢青甄真高志良张跃新龚国忠杨东亮潘晨盛吉芳唐红宁琴施光峰牛俊奇罗光汉孙永涛尤红王贵强张伦理彭劼张琴刘家俊陈成伟陈新月
-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抗病毒治疗至转氨酶正常后3个月肝硬度达稳定
- 2013年
- 目的探讨ALT升高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经抗病毒治疗ALT恢复正常后肝硬度达到稳定的时间。方法从2011年5月起筛查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CHC初治患者,其中ALT升高者纳入研究组,应用FibroScan检测肝硬度;至2012年9月基线入组患者29例,规律抗病毒治疗后定期随访:每4周复查ALT,每8周复查肝硬度,采用自身配对设计,两两比较前后相邻值的变化,直至ALT与肝硬度不再明显改变。前后配对比较采用非参数Wilcoxon检验,重复测量数据的多重比较采用Bonferoni矫正检验水准。两变量相关系数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结果随访至抗病毒24周,纳入分析患者24例,ALT中位数在基线、4周、8周、12周、24周分别为64、26、21、20、22 U/L(前后两相邻值比较,P=0.000、0.006、0.337、0.109),即ALT于4周降至正常后继续下降,于8周后稳定;肝硬度中位数在基线、8、16、24周分别为8.7、7.8、6.8、6.7 kPa(前后两相邻值比较,P=0.009、0.001、0.188),即16周前持续下降,16周后未再明显下降。肝硬度于ALT恢复正常后12周达稳定。结论 ALT升高的CHC患者经抗病毒治疗ALT恢复正常后3个月,肝硬度值暂时达稳定。
- 陈菲凯魏来封波饶慧瑛
- 关键词:肝炎丙型慢性丙氨酸转氨酶弹性成像技术
- 重视HBsAg定量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全程管理中的价值
- 2022年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是最早发现的关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HBV)的血清标志物,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发病机制、诊断、预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CHB进入抗病毒治疗时代以及功能性治愈概念的提出,HBsAg作为HBV感染的老指标,在CHB患者管理中被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新价值.特殊CHB患者以HBsAg阳性作为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HBsAg水平高低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HBsAg的动力学有助于治疗期间方案的调整,HBsAg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可以预测疗效及疾病的结局、并指导停药.针对HBsAg的灵敏度、作为功能性治愈标志物、对远期结局的影响及在彻底治愈中的价值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 封波郑佳睿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病毒治疗
- 酒精性肝硬化死亡风险的预测因素
- 目的描述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分析饮酒量与酒精性肝硬化发生的关系,比较临床生化指标、并发症、CTP(Child-Turcotte-Pugh)评分、MELD(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
- 谢艳迪封波高燕魏来
- 直接抗病毒药物在丙型肝炎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 封波
- 2a型HCV E1、E2/NS1区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2003年
-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病毒 (HCV) 2a型基因组E1E2 NS1区序列 ,为进一步研究HCV包膜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用逆转录套式PCR(RT nPCR)从江苏省 1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出两条分别约 770bp、110 0bp的片段 ,分别以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BamHⅠ和EcoRⅠ、HindⅢ双酶切后连入pUC19载体中 ,转化感受态细胞 ,经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和PCR法证实为阳性克隆后 ,用全自动序列分析仪测序。结果 分别测得约 770bp、110 0bp的核苷酸序列 ,拼接后得到的完整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HCV 1、HC C2、HCV BK、HC J6、HC J8相应序列作比较 ,显示分离株HCV在核苷酸水平上与以上分离株的同源性分别为 60 .5 %、60 .1%、5 9 7%、87 8%、67.5 % ;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 67.3 %、66.4%、65 .0 %、87 8%、79.0 %。结论 分离株 (HCV JS)与HC -J6同属 2a型 。
- 封波吴文漪陈红松陈勇丛旭魏来
- 关键词:肝炎病毒病毒包膜蛋白质类
- 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低病毒血症的研究现状被引量:51
- 2021年
- 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线抗HBV药物核苷(酸)类似物(NAs)可有效地抑制HBV DNA复制,显著减缓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疾病进展,减少包括肝衰竭和肝癌在内的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然而,临床上有一部分CHB患者在接受一线NAs治疗48周或更长时间后,其血清HBV DNA仍持续或间歇性地高于灵敏核酸试剂的检测下限。本文作者经讨论对低病毒血症(LLV)形成如下定义:持续性LLV,指对接受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48周及以上的CHB患者,用灵敏的定量PCR方法至少连续检测2次,每次间隔3~6个月,HBV DNA均阳性,但<2000 IU/ml;间歇性LLV是指用灵敏的qPCR法至少连续检测3次,每次间隔3~6个月,HBV DNA为间歇性阳性,但<2000 IU/ml。诊断LLV应注意排除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和耐药突变的问题。LLV可能与NAs治疗下肝纤维化进展及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风险增加有关,但目前对LLV发生后原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仍存在争议。综述了NAs治疗下LLV的发生率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并分析了LLV发生的可能机制,以期为今后NAs经治LLV患者的管理提供参考。
- 鲁凤民封波封波郑素军蒋素贞杨瑞锋纪冬党双锁党双锁鲁晓擘陈红松陈新月任红高志良南月敏徐小元牛俊奇庄辉
- 关键词:核苷类核苷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