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亚微米传输平均自由程的掺铒多孔铌酸锂中的3波长可见上转换荧光(英文)
- 2017年
- 制备了多孔掺铒铌酸锂材料,并研究了其3波长可见上转换荧光特性.在980 nm连续光激发下发射峰中心波长分别为660、550和450 nm.通过相干背散射法测得多孔铌酸锂的传输平均自由程在亚微米范围,这使得制备的多孔掺铒铌酸锂适用于可见光多波长上转换随机激光.
- 王丕东石凡Mykhailo Gavryliak李威吴强张玲孔勇发张心正
- 关键词:多孔材料上转换荧光
- 高温下单壁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本文采用对样品进行直接加热和测温的方法,对单壁碳纳米管(SWNT)高温下的拉曼光谱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的激发波长下,观测了SWNT拉曼光谱的切向振动模频率随温度的变化,发现其频率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基本呈线性变化,温度系数约-0.014cm-1/K。不同的激发波长下,切向振动模频率随温度的变化行为基本一致。
- 郝志强王玉芳李利伟李威周晓婷蓝国祥
- 关键词:高温单壁碳纳米管拉曼光谱温度效应
- 激光诱导银纳米颗粒薄膜和微结构被引量:13
- 2011年
- 利用可见激光诱导化学沉积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纳米银薄膜和微结构。玻璃样品池中装满柠檬酸钠和硝酸银的混合透明溶液,当一束可见连续激光正入射样品池一段时间后,在辐照区域的玻璃内壁上便可以形成一层光亮的银膜。银膜沉积的速度受到激光功率密度、激光波长、辐照时间以及混合溶液的浓度等条件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等手段对制备的薄膜的成分、表面形貌和拉曼活性等性质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利用此方法制备的银膜具有良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同时,利用双光束干涉的方法在玻璃基底上诱导出不同周期的银纳米颗粒光栅。
- 王俊俏张心正孙立萍齐继伟谭信辉张学智蔡卫李威孙骞孔勇发许京军
- 关键词:激光技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6H-SiC的飞秒激光超衍射加工
- 2013年
- 利用飞秒激光直写微纳加工平台,对6H-SiC材料进行了突破衍射极限的微纳结构加工研究.使用中心波长和脉宽分别为800nm和130fs的钛蓝宝石激光器和荧光倒置显微镜搭建了飞秒激光直写微纳加工平台,研究了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对6H-SiC的光学加工情况,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加工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分析不同的激光功率和不同的曝光时间等实验条件下加工的分辨率,发现分辨率随着激光功率的减小而提高,随扫描速度的增大而提高,且能突破光学衍射极限.最终获得125nm的加工线宽,并加工了加工线宽240nm,周期1.0μm的线阵列.研究结果为微机电系统(MEMS)的微器件设计开创了新的思路,对发展MEMS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 云志强魏汝省李威罗维维吴强徐现刚张心正
- 关键词:微机电系统
- 光诱导金纳米颗粒光栅及表面等离子激元的激发被引量:6
- 2014年
- 光化学还原方法可以合成金属纳米颗粒并同时实现纳米颗粒形貌和尺寸的控制,是贵金属纳米颗粒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提出了一种制备大面积表面金属光栅的方法,利用光化学还原方法合成了金纳米颗粒,并通过双光束干涉的方法在玻璃基底上沉积生成金纳米颗粒光栅,制备出具有一定耦合效率的表面等离子激元(SPP)耦合光栅。金纳米颗粒光栅结构的周期和表面起伏可以通过诱导光参数的改变得以调节。经400℃下半个小时的退火处理后,光栅结构变得更加光滑,其表面等离子激元激发角更接近理论值。
- 谭信辉蔡卫冀志超刘国栋孟涛李威张心正
- 关键词:光学器件光栅金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激元光化学还原
- 掺钼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生长了掺入不同浓度六价钼元素的铌酸锂晶体(LN∶Mo),并研究了它们在351 nm、488 nm、532 nm和671 nm处的光折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0.5mol%为最佳掺杂量,此时LN∶Mo在各波段具有最快的响应速度和较好的饱和衍射效率。增加极化电流可以提高光折变性能,尤其当极化电流为145 mA时,掺杂量为0.5mol%的LN∶Mo晶体紫外光折变响应时间缩短至0.35 s。这些优异的全息存储性能归因于Mo6+占据了正常的Nb位。LN∶Mo晶体是实现全色全息存储的潜力材料。
- 田甜孔勇发刘士国李威武莉陈绍林许京军
- 关键词:铌酸锂晶体光折变极化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