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曼

作品数:4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近红外
  • 2篇近红外光
  • 2篇近红外光谱
  • 2篇光谱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1篇多糖
  • 1篇生产线
  • 1篇体外
  • 1篇凝血作用
  • 1篇鲜叶
  • 1篇连续化
  • 1篇连续化生产线
  • 1篇毛峰茶
  • 1篇木耳
  • 1篇近红外光谱技...
  • 1篇抗凝血
  • 1篇抗凝血作用
  • 1篇黄山毛峰茶

机构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王曼
  • 3篇张正竹
  • 3篇宁井铭
  • 2篇王胜鹏
  • 1篇闫晓明
  • 1篇颜玲
  • 1篇丁之恩
  • 1篇任广鑫
  • 1篇吴卫国
  • 1篇王辰龙
  • 1篇张子奇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黄山毛峰茶鲜叶品质分析及等级快速评价被引量:18
2014年
为科学分析茶鲜叶品质,快速直观评价鲜叶等级,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茶鲜叶中含水率、全氮量和粗纤维含量的近红外定量模型,通过分析近红外光谱-鲜叶内含成分-鲜叶等级间相关性,得到鲜叶等级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茶鲜叶中含水率、全氮量、粗纤维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109,0.8989,0.8895,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361,0.103,0.195,鲜叶等级NIR模型的判别率为93.10%,模型有较高的预测性能。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的SNIR-2101茶叶品质分析仪适用性良好,这为茶鲜叶品质分析和等级快速评价提供新思路。
王曼张正竹宁井铭韦玲冬李露青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茶鲜叶
黄山毛峰茶连续化生产线加工工艺参数的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为提高黄山毛峰茶连续化加工质量,研制自动化加工控制系统,采用新型国产化的茶叶品质分级仪对茶鲜叶质量进行分等,通过对其生产线上在制品的含水率、加工耗时及叶温的检测与分析,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参数。试验结果显示,以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茶鲜叶为研究对象,喂料机皮带秤流量分别为160、210、250和230 kg.h-1,滚筒电流输出值分别为60%、80%、100%和90%,滚筒转速分别为24、24、26和28 r.min-1。利用高温数据采集仪检测了杀青、烘干过程的叶温变化,得到烘干过程的叶温测定结果与烘干机温控设定值大致相同。结果表明,采用高温数据采集仪在线监测在制品温度是可行的。
任广鑫宁井铭吴卫国王胜鹏王曼张正竹
关键词:茶叶黄山毛峰茶生产线工艺参数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样品制备条件与定量分析模型优化被引量:1
2014年
在近红外分析中,样品状态与装样条件对光谱影响较大。本文对茶样制备的颗粒度、厚度、松紧度进行了研究,以吸光度重复性STD值和差谱技术DH值为评价指标,结合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确定最佳制样条件,并利用PLS建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样品粒度为40目-60目,压样力度40MPa,厚度为4mm时谱图重合性最佳;以最佳制样条件制各样品并建立红茶全氮量和咖啡碱预测模型,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6、0.9767;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O.0266、0.029。茶叶样品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大大提高。
韦玲冬宁井铭张正竹王曼颜玲王胜鹏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分离及体外抗凝血作用研究被引量:31
2013年
采用热水提取法、碱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提取法的不同方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粗多糖提取液经脱蛋白、脱色、DEAE-纤维素柱层析进行纯化处理,分别选取多糖浓度、温度和pH为自变量,以凝血酶原时间(PT)为考察指标进行体外抗凝血实验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L9(33)。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率最高,粗多糖得率可达到19.14%;纯化后的纯度可达到83.23%;黑木耳多糖在浓度为10%、温度为35℃、pH7.4条件下,凝血酶原时间(PT)可达41.8s。
王辰龙张子奇王曼丁之恩闫晓明
关键词:黑木耳多糖抗凝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