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
- 作品数:29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被引量:8
- 2015年
- 分析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类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改革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对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 王海波
- 关键词: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设想
- 基于BSA模板荧光铜纳米簇的生物传感方法灵敏检测四环素被引量:3
- 2018年
- 利用牛血清白蛋白(BSA)模板荧光铜纳米簇为荧光探针,发展了一种快速、非标记型的荧光生物传感新方法用于四环素的灵敏检测.结果表明,四环素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0×10^(-8)~4.0×10^(-5)mol/L,检出限为5.0×10^(-9)mol/L(RSN=3).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牛奶样品中四环素含量的测定,相对误差不大于3.3%,加标回收率在96.0%~102.8%之间.该研究为四环素的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方便的新方法.
- 王海波董高丽白宏宇李阳毛安丽
- 基于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聚苯胺纳米复合物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
- 本文采用化学氧化聚合的方法制备多巴胺-黑色素胶状纳米微球/聚苯胺(Dpa-melanin CNS s/PANI)复合材料.采用循环伏安法(CVs)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s)对鸟嘌呤和腺嘌呤在多巴胺-黑色素胶状纳米微球/...
- 张红定陈颖王海波刘彦明
- 关键词:聚苯胺鸟嘌呤腺嘌呤
- 基于多巴胺-黑色素纳米微球/聚苯胺复合物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
- <正>本文采用化学氧化聚合的方法制备多巴胺-黑色素胶状纳米微球/聚苯胺(Dpa-melanin CNSs/PANI)复合材料。采用循环伏安法(CVs)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s)对鸟嘌呤和腺嘌呤在多巴胺-黑色素胶状纳米微...
- 陈颖王海波刘彦明
- 关键词:鸟嘌呤腺嘌呤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备防爆功能的化工反应釜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防爆功能的化工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釜体内壁上安装的加热管,所述釜体的上下两端内壁上分别安装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釜体的下端安装有缓冲行走机构,所述釜体的顶端连通有出气管,所述釜体内竖直设有第一搅拌...
- 王海波万琰白宏宇董高丽李阳
- 文献传递
- 基于花状WS2纳米片/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本文通过简单的方法,合成花状WS2纳米片/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并将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材料用于构建电化学传感器,并成功用于检测茶碱分子。在材料合成过程中,Ag 纳米颗粒是通过还原剂直接还原在WS2纳米花表面形成的。所得到的复...
- 张红定陈颖王海波刘彦明
- 一种黑色素纳米微球-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色素纳米微球-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它主要包括玻碳电极表面涂有黑色素纳米微球-石墨烯敏感膜;基于黑色素纳米微球-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用于鸟嘌呤和腺嘌呤的同时、灵敏...
- 王海波张红定黄克靖刘彦明
- 文献传递
- 一种牛血清白蛋白稳定的铜纳米簇荧光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血清白蛋白稳定的铜纳米簇荧光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主要包括牛血清白蛋白稳定的铜纳米簇的制备;用于过氧化氢的灵敏检测。牛血清白蛋白稳定的铜纳米簇制法为以牛血清白蛋白作为稳定剂,以硫酸铜溶液作为铜...
- 王海波陈颖李阳张红定刘彦明
- 文献传递
- 一种黑色素纳米微球-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色素纳米微球-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它主要包括玻碳电极表面涂有黑色素纳米微球-石墨烯敏感膜;基于黑色素纳米微球-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用于鸟嘌呤和腺嘌呤的同时、灵敏...
- 王海波张红定黄克靖刘彦明
- 文献传递
- 基于BSA模板荧光铜纳米簇的生物传感方法灵敏检测四环素
- 作为一类新型的发光纳米材料,荧光铜纳米簇具有毒性低、量子产率高、光稳定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本文利用BSA模板荧光铜纳米簇为荧光探针,发展了一种快速、非标记型的荧光生物传感新方法用于四环素的灵敏检测。结果表明,四环...
- 董高丽白宏宇王海波刘彦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