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春
-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艾滋病与非艾滋病发热的流行病学对照调查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研究艾滋病与非艾滋病发热病例,探讨艾滋病的病因病机,佐证"艾毒伤元"理论。方法:采用流行性病学调查设计和现场问卷调查方法,选择艾滋病发热病例和非艾滋病发热病例各40例。结果:两组在壮热、潮热头身困重、易患感冒、盗汗、气短、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佐证了"艾毒伤元"理论,初步探讨艾滋病发热的病因病机是艾毒伤元,导致气虚、血虚、阴虚等而发热。
- 王艳春彭勃李雁郭会军姜枫倪露露
- 关键词:艾滋病发热病机问卷调查
- 艾滋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10余年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AIDS)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表明中医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已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今后应结合临床实际,制定全国性的统一的中医疗效标准,进一步筛选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寻找最佳治疗方案。同时加强抗HIV中药研制的标准化研究,加强中药有效成分和结构改造的研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优势。
- 王艳春胡丹华张洪新彭勃
-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药疗法
- 基于“艾毒伤元”假说的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调查表的制定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阐述基于"艾毒伤元"理论假说的临床调查表的构建方法和效果。方法围绕"艾毒伤元"理论假说,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证素为核心,对假说的理论内涵进行分解,设置优选条目,建立调查表,进行临床调查。结果设置优选了以证素为基础的调查条目四十余条,并结合艾滋病病期设置5个调查表,开展临床调查,显示效果良好。结论以证素为基础,对"艾毒伤元"假说进行分解,构建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调查表,方法可行,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 姜枫彭勃谢世平郭会军李真李华伟王艳春王永奇侯明杰殷光辉郭选贤谢忠礼李青雅
-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
- 扶正祛邪中药复方对TGF--β/Smad2/3介导的EMT在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干预作用的机制研究
- 王艳春
- 扶正排毒片对无症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病毒载量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观察扶正排毒片对无症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用扶正排毒片治疗23例无症状HIV感染者,为期1年,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病毒载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病毒载量下降。结论扶正排毒片有降低无症状HIV感染者病毒载量的作用。
- 张海燕张洪新王艳春
- 关键词: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载量扶正排毒片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应用于针刺得气的客观化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探讨
-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wave elastigraphy,SWE)技术测量正常人及膝关节病患者阳陵泉穴针刺前、得气时及针刺后杨氏模量值变化的可行性,以期将SWE技术与传统医学相结合来量化针刺得气效...
- 王艳春
- 关键词:针刺疗法剪切波弹性成像
- 艾滋病与非艾滋病发热的流行病学对照调查研究
- 目的:研究艾滋病与非艾滋病发热病例,探讨艾滋病的病因病机,佐证'艾毒伤元'理论。方法:采用流行性病学调查设计和现场问卷调查方法,选择艾滋病发热病例和非艾滋病发热病例各40例。结果:两组在壮热、潮热头身困重、易患感冒、盗汗...
- 王艳春彭勃李雁郭会军姜枫倪露露
- 关键词:艾滋病发热病机问卷调查
- 文献传递
- 艾滋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近20余年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在运用中医理论研究HIV/AIDS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灸、中药复方、单味药及有效成分的开发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表明中医药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具有很大...
- 王艳春胡丹华何琦刘松灿贾祥罗
-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药
- 文献传递
- 艾滋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近20余年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在运用中医理论研究HIV/AIDS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灸、中药复方、单味药及有效成分的开发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表明中医药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具有很大...
- 王艳春胡丹华何琦刘松灿贾祥罗
-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病因病机机体免疫
- 文献传递
-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可有效解决治疗高脂血症的用药问题,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计的:丹参15‑20g,山楂20‑30g,金樱子20‑25g,制首乌18‑23g,三七10‑15g,生黄芪25‑30g,全瓜蒌12...
- 秦合伟李彦杰刘磊王艳春郭中华李鸿章郑伟锋张志鑫任锟赵晶邢若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