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鹏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制冷
  • 2篇制冷剂
  • 2篇逆向物流
  • 2篇物流
  • 2篇空调
  • 2篇冷剂
  • 2篇混合制冷
  • 2篇混合制冷剂
  • 2篇高温空调
  • 2篇R22/R1...
  • 1篇弹性性能
  • 1篇再利用
  • 1篇再制造
  • 1篇数对
  • 1篇随机环境
  • 1篇响应面
  • 1篇旧家电
  • 1篇家电
  • 1篇工艺参
  • 1篇工艺参数

机构

  • 5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合肥天鹅制冷...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赵鹏
  • 3篇刘志峰
  • 2篇黄海鸿
  • 2篇王铁军
  • 2篇王施文
  • 2篇王正
  • 1篇倪宜华
  • 1篇金从卓
  • 1篇许泽莹
  • 1篇李强

传媒

  • 1篇流体机械
  • 1篇制造技术与机...
  • 1篇低温与超导
  • 1篇物流技术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HLD-40b高温空调混合制冷剂替代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针对冶金等高温、高湿环境空气调节的需要,采用R22/R142b组成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对HLD-40b高温空调的R12进行工质替代,通过配比调试和实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标准工况的制冷量和能效比基本相当,T3工况空调制冷量和EER同比均增高10%,T3工况和60°C高温工况的制冷量相对标准空调工况衰减不足10%,对应的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均有一定幅度下降,空调的高温运行特性改善明显;(2)60°C高温运行工况的制冷量为4024W,排气压力和温度分别为2.2MPa和109°C,制冷系统高温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研究表明:高、中温混合制冷剂的合理使用有利于改善空调制冷系统的高温运行性能和可靠性,拓宽其运行温度范围。
金从卓王正王铁军赵鹏王施文
关键词:高温空调混合制冷剂工质替代R22/R142B
随机环境下的废旧家电产品逆向物流库存模型
2016年
为降低废旧家电回收库存成本,优化回收过程库存控制策略及库存控制参数,结合当前的废旧家电回收流程,构建了包含收集点、回收中心和回收工厂的三级开环逆向供应链。根据废旧家电产品到达各收集点服从参数不同的泊松分布,提出收集点和回收中心的批量送货策略;以一个运作周期内的库存成本为控制目标,建立一种随机环境下的三级回收体系逆向物流库存模型。应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得到了收集点与回收中心的最优送货量和送货时间,及其在一个运作周期内的平均回收费用。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废旧家电的平均到达率对库存控制策略的影响。
刘志峰赵鹏黄海鸿沈丙涛
关键词:随机环境废旧家电逆向物流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高温空调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分析了R22/R142b在高温空调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实验研究了高温空调样机性能参数随制冷剂混合比变化的规律,确定了空调样机的最佳充灌量。实验表明:R22/R142b的质量比为6.6/3.4-7.0/3.0时,空调系统在较宽的环境温度范围(35℃-60℃)制冷量变化平坦,技术和经济性能理想,排气温度和压力在普通空调压缩机的安全范围;同时显示制冷剂充灌量为2.6kg左右时,空调样机的制冷运行性能较优。
王铁军赵鹏金从卓王施文王正倪宜华陈志文
关键词:高温空调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22/R142B
废弃电器再制造/再利用逆向物流库存模型被引量:3
2017年
构建废弃电器再制造/再利用库存模型对优化回收网络、控制回收成本、提升绿色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二手市场需求量与再制造/再利用处理后获得的成品速率的关系,综合考虑回收品与成品的库存成本、再利用和再制造处理费用以及缺货成本等,以平均总成本最小为控制目标,建立了基于PULL(拉式)策略的逆向物流库存模型。通过算例,获得最优处理周期与最低费用,探讨模型中的不同参数对平均总成本的影响,同时进行显著性分析,找出了关键参数。
刘志峰赵鹏黄海鸿许泽莹
关键词:再制造再利用
FDM工艺参数对零件弹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提高熔融沉积成形零件的弹性性能,应用响应面法对影响零件弹性性能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以一套玩具器械为例,通过改变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影响小球被弹射的距离,反映弹性棒的弹性性能。选定路径宽度、分层厚度、栅格角度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小球弹射距离的较大值,根据试验结果设计中心组合试验,利用Design Expert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方差分析、模型评价,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路径宽度0.474 mm,分层厚度0.279 mm,栅格角度51.9°,最大弹射距离为402.8 mm,与模型的预期值396.17 mm基本相符。
李强刘志峰赵鹏
关键词:弹性性能工艺参数响应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