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祥龙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教育
  • 3篇教育家
  • 3篇废止
  • 2篇新制度经济
  • 2篇新制度经济学
  • 2篇制度经济
  • 2篇制度经济学
  • 2篇经济学
  • 2篇科举制
  • 2篇科举制度
  • 2篇交易
  • 2篇交易成本
  • 1篇道尔
  • 1篇道尔顿
  • 1篇道尔顿制
  • 1篇学而时习之
  • 1篇学前教育
  • 1篇幼教
  • 1篇思想论
  • 1篇四书

机构

  • 15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5篇陈祥龙
  • 1篇徐厚峰

传媒

  • 3篇考试研究
  • 2篇教育与考试
  • 2篇教育文化论坛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贵州文史丛刊
  • 1篇教育史研究辑...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大学教育科学
  • 1篇基础教育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

  • 1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科举废止前后维新派“科举观”的转变及启示——以梁启超等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科举制度废止前后,维新派的一些领袖人物对待科举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梁启超是其中的著名代表。晚清时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批判,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止。制度废止以后,鉴于对当时社会现象以及西学了解的加深,他们对科举制度又进行了重新的合理评价。这种转变过程打上了深深的时代与个人烙印,反映了他们随着社会发展对科举制度存与废的理性思考。
陈祥龙
关键词:维新派
梁启超“科举观”的嬗变及启示被引量:3
2012年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由笃信科举的传统儒生变为倡废科举的维新健将,游历欧美后,又做恢复科举的惊世之论,在西学的濡染下,"科举观"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而每一次转变都打上了深深地时代与个人烙印,揭示了他对科举制度存与废的理性思考。
陈祥龙
关键词:科举嬗变
论教育家的界定与评价
2013年
教育家的界定出现了多种版本,主要是因为教育家既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理念。谢弗勒概念界定的三种方式给我们界定和评价教育家以新的视角。明晰教育家的具体标准,同时确定其理想状态,能够提出相对合理的规定性定义,实现教育家的合理界定。
陈祥龙
关键词:教育家
论晚清科举废止过程中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
2013年
科举废止是晚清社会的重大变革,在此过程中,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经历了三个阶段。戊戌变法开始后,保守派、维新派、洋务派进行着"枪手博弈"。维新变法失败后,执掌中枢的保守派与民间乡绅维持着"智猪博弈"。晚清新政以后,洋务派重回权力中心,统治集团与八股乡绅进行着"斗鸡博弈"。这一博弈过程反映了晚清科举废止中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理性抉择。
陈祥龙
关键词:利益集团博弈
论教育学研究的“照着讲”与“接着讲”被引量:1
2013年
"照着讲"与"接着讲"是教育学研究的两种不同方法,逻辑上呈现递进关系。建构当代民族立场的教育学需要系统梳理和接续前人的研究,即照着前人的研究理路讲,进而开创新的研究。这两种方法的合理把握成为提升教育学研究质量、革新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关键。
陈祥龙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教育传统
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育意蕴被引量:1
2013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具有丰富的内涵,"学"、"时"与"说"具有多重意蕴和内在联系。在我国古代的诠释传统中,作为教育基础的"学"具有学文与学道的双重内涵,彰显出对文化知识和做人之道的重视。作为教育智慧的"时"有时时与适时的不同解读,反映了教育过程中对顺序性和阶段性原则的遵循,并在"学"与"说"之间起到了中轴作用。在"学"与"时"的融通中,作为教育目的的"说"指向了个体的内在澄明和外在超越,进而达到教育的乐境。这些阐释启示当前教育要改变对"学"的单向理解,发挥"时"的教育智慧,最终达到"说"的教育目的。
陈祥龙
关键词:教育
“教育家办学”的内涵及启示被引量:1
2012年
当前教育家办学存在语义上的模糊与分歧,实际它的内涵包括教育理论家办学和一线教师办学双重蕴义,既彰显中国传统,又体现现代理念,二者对立统一。理解这一双重内涵有利于更好地观照现实,给现实教育实践以启示。
陈祥龙
关键词:教育家办学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下的八股文存废探析
2012年
八股文在历史上长期存在,从宋代的经义文,一直发展到明清时期的八股文,路径依赖效应是其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在清末,制度陷入锁定状态,依然很难被废除,只有通过将八股文的附体科举制度一并清除,而且新制度的既得利益集团有所成长,制度的路径依赖效应才得到了有效的破除。
陈祥龙徐厚峰
关键词:八股文废止
作圣之基-《论语》教本研究
《论语》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从一本言行录变为经学教材,通过教育活动影响了无数学子。《论语》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不同于现代教材,体现出传统教材演变的独特路径。鉴于这种特点,我们以“教本”来命名之。 《...
陈祥龙
关键词:《论语》教本课程五经四书
文献传递
科举制度废止的原因探析--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
2012年
科举制度废止是晚清社会的重要变革。路径依赖是制度锁定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定时期下的社会变革使制度的交易成本增大,为破解制度的路径依赖提供了动力。在制度相关利益集团的多元博弈下,制度最终实现了强制性变迁。
陈祥龙
关键词:科举制度交易成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