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忠涛
- 作品数:25 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防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更多>>
- 燃气发生器低频非稳态燃烧统计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针对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需求,设计燃气发生器,通过试验统计研究其燃烧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该燃气发生器发生低频非稳态燃烧的概率为32.7%,存在两种振荡形态。一种存在振荡主频,即低频不稳定燃烧;另一种没有主频,燃烧形态为粗暴燃烧。粗暴燃烧发生概率高且与余氧系数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低频不稳定燃烧发生概率低。两种形态的振荡能量分布位置不同。
- 张新桥李清廉沈赤兵康忠涛
- 关键词:燃气发生器频域分析
- 流量连续可调火箭发动机极度富燃燃烧特性被引量:3
- 2016年
- 以气氧/煤油作为推进剂对火箭发动机进行流量连续调节试验,研究火箭发动机连续变工况过程中的燃烧特性。火箭发动机通过可调气蚀文氏管连续调节煤油流量。试验在富燃工况(混合比0.405-0.690)下成功点火,并实现了混合比、燃气总流量连续调节。试验发现流量连续调节过程中,当混合比小于0.535时,燃烧室压力随煤油流量减小而增大;当混合比大于0.535时,燃烧室压力随煤油流量减小而减小。同时,特征速度和燃烧效率随混合比增大而增大,并且混合比小于0.535时特征速度、燃烧效率增大的速率大于混合比大于0.535时的速率。研究表明推进剂流量与燃烧效率同时影响燃烧室压力。当混合比小于0.535时,燃烧效率的影响占优;混合比大于0.535时,推进剂流量影响占优。
- 成鹏李清廉张新桥康忠涛
- 关键词:火箭基组合循环火箭发动机
- 一种双旋流喷注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旋流喷注器,包括顶盖、喷嘴、上底、中底、气体旋流器和喷注器腔体。喷注器腔体是一个“桶状”的空心圆柱体;喷注器顶盖和上底形成燃料腔,喷注器上底和中底之间形成气体氧化剂腔,喷注器中底和喷注器底座形成水腔;内...
- 康忠涛张新桥李清廉成鹏张建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膜冷却的火焰稳定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膜冷却的火焰稳定器,包括连接段、稳定器前体和稳定器后体。连接段为一个安装用的法兰;稳定器前体为一个多孔的V型钝体圆环;稳定器后体为一个圆环形的薄片;稳定器前体和稳定器后体封闭形成冷却剂腔;V型稳定器前体的...
- 康忠涛张新桥李清廉成鹏钟战
- 文献传递
- 空气/煤油/水燃气发生器点火特性试验被引量:4
- 2013年
- 燃气发生器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为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设计了空气/煤油/水燃气发生器,在富燃状态下进行了一系列点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型燃气发生器,实现可靠点火的余氧系数下限为0.51;水的加入使得化学反应速率和火焰传播速度降低,燃气发生器点火和火焰稳定困难,提高余氧系数可以提高点火可靠性。同时,水的加入容易引起燃烧不稳定,通过提高余氧系数来消除低频不稳定燃烧。
- 张新桥李清廉康忠涛
- 关键词:煤油燃气发生器点火
- 两种空气/煤油燃气发生器富油燃烧组织方案对比被引量:1
- 2015年
- 根据空气/煤油富油燃烧的特点,提出了两种空气/煤油燃气发生器富油燃烧组织方案,设计了采用钝体稳定火焰和旋流空气、二次喷注空气稳定火焰的两种燃气发生器.为了对比两种方案的点火和燃烧特性,对两种燃气发生器进行了一系列热试,结果表明余氧系数是燃气发生器最重要的工况参数.随着余氧系数的增加,燃气发生器的状态逐渐从启动失败变为中途熄火,最终呈正常启动状态.采用钝体稳定火焰的燃气发生器稳定工作的余氧系数边界为0.518,采用旋流空气和二次喷注空气稳定火焰可将该边界延伸到0.237,极大地扩大了燃气发生器的工作范围.与钝体稳定火焰的燃气发生器相比,旋流空气和二次喷注空气稳定火焰的燃气发生器的富油燃烧的燃烧效率提高了20%.两种方案结构复杂性相当,旋流空气和二次喷注空气稳定火焰的燃气发生器不需要冷却火焰稳定器,可提高燃气发生器的工作时间.
- 康忠涛李清廉张新桥成鹏
- 关键词:燃烧效率
- 喷注压降对液液同轴离心式喷嘴喷雾锥角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为了研究不同喷注压降下液液同轴离心式喷嘴喷雾锥角的变化规律,采用高速摄像机观测喷雾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内、外喷嘴单独工作时,喷雾锥角随着喷注压降的增加而增加。内、外喷嘴同时工作时,喷雾锥角随内喷嘴喷注压降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外喷嘴喷注压降的增加而增加。通过与内、外液膜同向旋转时喷雾锥角的变化规律对比,发现内、外液膜的旋转方向对外混式液液同轴离心式喷嘴喷雾锥角的影响不大,因为离心式喷嘴产生的锥形液膜的切向速度会很快转化为径向速度。由于液膜切向速度迅速转化为径向速度使得内、外液膜反向的动量转变为同向动量,从而造成利用角动量守恒来预测喷雾锥角的理论模型用于计算反向旋转的外混式喷嘴时存在较大误差。对于内、外液膜反向旋转的外混式喷嘴,由于液膜旋转方向对喷雾锥角的影响不大,可以按照同向旋转的公式进行计算。
- 徐顺康忠涛成鹏李清廉
- 关键词:液体火箭发动机雾化喷雾锥角
- 气核尺寸对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自激振荡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为了研究气核尺寸对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自激振荡的影响,采用水和空气作为模拟介质,开展了室压条件下冷态喷雾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气核尺寸较大时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自激振荡的喷雾形态,与文献中气核尺寸较小时的喷雾形态进行对比发现气核尺寸不同时,该类喷嘴自激振荡的喷雾形态不同,气核尺寸较大时呈“圣诞树”型分布,气核尺寸较小时呈“串”型分布.气核尺寸对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自激振荡的产生机理有显著影响,由于自激振荡产生机理的不同,喷嘴缩进长度对自激振荡的影响也不同,气核尺寸较大时自激振荡频率随着喷嘴缩进长度呈复杂变化特征,气核尺寸较小时喷嘴缩进长度对自激振荡频率没有影响.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自激振荡频率为2~4 kHz,与燃烧室一阶振型接近,喷雾自激振荡可能会诱发燃烧室不稳定燃烧.
- 康忠涛张新桥成鹏李清廉王振国
- 关键词:自激振荡雾化
- 切向孔单/双排布局对离心式喷嘴锥形液膜雾化特性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为了研究切向孔单/双排布局对离心式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影仪对两种结构喷嘴形成的锥形液膜进行了拍摄分析,测量了不同压降下液膜的破碎长度、喷雾锥角、出口轴向速度以及表面波破碎点波长等雾化性能参数,并使用这些性能参数作为初始条件,求解了锥形液膜色散方程。结果表明:双排切向孔布局使得液膜雾化性能变差,体现为相同压降下喷雾锥角减小1°~2°,破碎长度增大,增大幅度最大达8.2%;色散方程求得的破碎点波长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所用液膜破碎模型的有效性;单排切向孔喷嘴形成液膜的主导扰动波增长率大于双排切向孔喷嘴的主导波增长率,从直观上解释了单排切向孔喷嘴破碎长度小于双排切向孔喷嘴的原因。
- 张新桥沈赤兵李清廉康忠涛陈慧源
- 关键词:雾化色散方程
- 气液比对液体中心式气液同轴离心喷嘴燃烧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为了分析气液比对液体中心式气液同轴离心喷嘴燃烧过程的影响,针对一台采用液体中心式气液同轴离心喷嘴的燃气发生器在不同气液比下进行热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液比的增加,燃烧过程存在三种状态——稳定燃烧、稳定燃烧过渡到低频不稳定燃烧、低频不稳定燃烧。这种低频不稳定燃烧与供应系统的振荡无关,是由气液比增加造成三岔火焰远离喷注面板,当三岔火焰到达喷雾撞击点后火焰稳定性降低,使得火焰在回流区内前后振荡引起的。
- 康忠涛康忠涛李清廉邹建军
- 关键词:气液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