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炳

作品数:52 被引量:231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0篇缺血
  • 10篇灌注
  • 9篇细胞
  • 8篇再灌注
  • 6篇抑郁
  • 6篇脑缺血
  • 5篇肾缺血
  • 5篇近视
  • 4篇电针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 4篇生理
  • 4篇生理学
  • 4篇缺氧
  • 4篇细胞生长
  • 4篇细胞生长因子
  • 4篇纤维细胞
  • 4篇纤维细胞生长...
  • 4篇理学
  • 4篇慢性

机构

  • 29篇新乡医学院
  • 21篇复旦大学
  • 10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云南中医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伊利诺伊大学

作者

  • 52篇李炳
  • 12篇李东亮
  • 8篇李倩茗
  • 7篇侯软玲
  • 6篇周晓东
  • 6篇韦红巧
  • 5篇王峰
  • 4篇黄巨恩
  • 4篇黄俊杰
  • 3篇魏林郁
  • 3篇李彦
  • 3篇田素民
  • 3篇曹爽
  • 3篇刘琼
  • 3篇李晓娟
  • 3篇丁建伟
  • 3篇李涛
  • 2篇董献红
  • 2篇邰先桃
  • 2篇梁晓俊

传媒

  • 7篇新乡医学院学...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针刺研究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七皂甙Rb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观察三七皂甙Rb1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梗死体积、内源性一氧化碳(CO)水平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三七皂甙Rb1抗脑缺血损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7日龄新生SD大鼠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9 g.L-1盐水组,2 mg.kg-1三七皂甙Rb1组(低剂量组)、10 mg.kg-1三七皂甙Rb1组(中剂量组)、50 mg.kg-1三七皂甙Rb1组(高剂量组)。各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9 g.L-1盐水和不同剂量三七皂甙Rb1。心脏取血,检测全血碳氧血红蛋白(COHb)水平。检测其海马组织HO-1活性变化,采用反转录-PCR检测其海马HO-1 mRNA的表达。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9 g.L-1盐水组比较,脑缺氧缺血后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相比,脑缺氧缺血后全血COHb水平显著升高,海马HO-1活性显著增加(Pa<0.05)。中剂量组大鼠海马HO-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a<0.05)。结论三七皂甙Rb1可能通过增加COHb水平和脑局部HO-1活性改善缺氧缺血脑损伤。三七皂甙Rb1在脑缺氧缺血中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强脑局部HO-1 mRNA表达有关。
李彦陈文超李炳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碳氧血红蛋白血红素加氧酶1
电针百会穴对获得性无助大鼠抑郁样行为和血清CORT及ACTH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针组和电针组,通过给予不可逃避足底电击诱导无助样行为和给予可逃避的足底电击检测无助行为制备获得性无助亚急性抑郁动物模型,电针组给予连续5 d百会穴电针,假针组在穴位旁给针但不通电。检测大鼠的行为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假针组和电针组大鼠的强迫游泳挣扎时间显著下降(P<0.01),敞箱试验水平总位移和直立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给予电针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的强迫游泳挣扎时间显著升高(P<0.01),敞箱试验水平总位移和直立次数均显著增加(P<0.01),而且电针组大鼠血清CORT和ACTH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获得性无助抑郁大鼠表现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亢进,应用电针可产生抗抑郁效应,电针可能是通过拮抗HPA轴功能亢进而发挥其抗抑郁作用。
高双金韦红巧李炳李倩茗
关键词:电针针灸效应针灸效应皮质酮
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老年大肠癌患者中的作用
2017年
目的探讨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老年大肠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8例65岁以上的大肠癌患者(A组)、32例65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B组)、同期健康体检的48例65岁以上健康者(C组)、32例65岁以下的健康者(D组),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Bio-Plex悬浮芯片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及IL-17A、IL-17F、IL-21、IL-22和IL-23水平,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高于健康者(P<0.05),老年患者高于中青年患者(P<0.05)。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IL-17A、IL-21、IL-22和IL-23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老年患者IL-17A和IL-23水平高于中青年患者(P<0.05),而老年患者IL-21和IL-22水平与中青年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IL-17F水平在各组人群中无明显差异(P>0.05)。癌组织IL-17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老年患者IL-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P<0.05)。结论 Th17细胞与大肠癌及年龄有相关性,可能在老年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黄文海俞建平姚君良李炳
关键词:TH17细胞细胞因子老年大肠癌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和海马bax及bcl-2基因表达的调节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脑出血后出血灶周围脑组织和出血侧海马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细胞调亡的调控。方法:实验于2006-01/10在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取成年清洁级Wistar大鼠7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50g左右。②采用脑内囊注射胶原酶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动物于苏醒后按Bederson法进行神经病学评分,评分>3分后入选本实验,入选72只大鼠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每组24只。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按8μg/kg剂量肌肉注射,1次/d;生理盐水组肌肉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次/d;模型组不作任何干预。③每组分别于干预后1,3,7d随机抽取8只大鼠,麻醉状态下取出血灶周围脑组织和出血侧海马,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调亡调控基因bax mRNA,bcl-2mRNA的表达。结果:在建立脑出血模型中共5只大鼠死亡,随后对死亡动物进行解剖,发现脑内血肿量过大,致脑疝形成而导致死亡,后随机补充动物。7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血肿周围脑组织bax mRNA表达:干预后3d,7d,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血肿周围脑组织bax mRNA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3d:0.54±0.19,0.76±0.23,P<0.05;7d:0.45±0.19,0.71±0.16,P<0.01)。②血肿周围脑组织bcl-2mRNA表达:干预后3d,7d,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的血肿周围脑组织bcl-2mRNA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增高(3d:0.68±0.25,0.39±0.19,P<0.05;7d:0.80±0.21,0.48±0.18,P<0.01)。③出血侧海马bax mRNA表达:干预后3d和7d,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的出血侧海马bax mRNA表达比生理盐水组均明显减少(3d:0.54±0.18,0.70±0.11;7d:0.43±0.24,0.69±0.18,P均<0.05)。④出血侧海马bcl-2mRNA表达:干预后3d和7d,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的出血侧海马bcl-2mRNA表达比生理盐水组均明显增多(3d:0.66±0.11,0.50±0.15;7d:0.72±0.12,0.52±0.22,P均<0.05)。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
黄俊杰李倩茗韦红巧黄巨恩李炳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原癌基因蛋白质类
醒脑静注射液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Caveolin-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血脑屏障质膜微囊(Caveolae)中的标志性蛋白Caveolin-1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16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odel组)和醒脑静组(XNJ组).每组又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24、48和72 h三个时间点观察.用于湿重法测定脑组织中水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层的Caveolin-1蛋白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24h,Model组和XNJ组的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但在缺血-再灌注后48 h和72h,Model组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XNJ组和Sham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24 h,Model组和XNJ组大鼠脑组织内伊文氏蓝(EB)含量均高于Sham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48 h和72 h,Sham组和XNJ组的EB含量显著低于Model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24、48和72 h,Model组和XNJ组脑皮层中的Caveo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XNJ组在缺血-再灌注后三个时间点,Caveo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odel组(P<0.05).结论 在脑缺血-再灌注后,醒脑静注射液对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醒脑静注射液调节血脑屏障质膜微囊(Caveolae)中的标志性蛋白Caveolin-1的表达有关.
陈俊峰李炳刘明李宏治梁晓俊申捷钟志越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缺血缺氧CAVEOLIN-1
视觉认知与近视被引量:7
2013年
大脑接收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源于视觉,视觉系统与脑的许多高级功能密切相关。大量的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开始向大脑传递,最终产生感觉和认知。近视作为一种屈光异常状态,将会影响视觉信息的获得,并影响大脑对外部信息的分析及处理,从而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目前视觉行为学方法是研究视觉认知功能的工具,通过行为学方法可观察动物的识别能力、空间记忆力等方面的功能。研究近视与视觉认知的关系可加深对近视发生机制及其所产生影响的了解,为深入研究近视提供新的思路。
周晓东李炳
关键词:视觉认知近视
频闪光诱导豚鼠近视与焦虑样行为变化的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频闪光诱导的近视豚鼠所表现出的焦虑样行为的变化。方法3周龄短毛三色种豚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为正常光照组,模型组给予0.5Hz,0~600lux亮度的频闪光照,每3周记录屈光度,频闪光照12周后进行眼底照相,并进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和旷场检测。结果光照前2组之间生物学测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时间延长,模型组豚鼠的屈光度增加(P〈0.001),眼底出现裂纹状纹理。同时,模型组豚鼠在高架中的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为(3.97±1.15)%,在旷场中的水平总位移为(373.45±73.23)cm,直立次数为(1.10±0.46)次,相对于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01)。结论频闪光诱导的豚鼠近视后可表现出焦虑样行为改变。
李炳邸悦李涛周晓东
关键词:近视
缺血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005年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家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电解质及SOD和MDA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兔27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IPC-IR)组。分别检测缺血再灌注后2h和24h的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Na+、K+、Ca2+、Cl-、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24h后,IR组和IPC-IR组血清BUN均高于Control组,而血清Cr,IR组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IR组血清Na+显著低于Control组和IPC-IR组(P≤0.05),而血清中K+,IR组显著高于Control组和IPC-IR组(P≤0.05)。血清Ca2+在缺血再灌注2h后,IR组显著低于Control组和IPC-IR组(P≤0.05),但缺血再灌注24h后,IPC-IR组显著高于Control组和IR组(P≤0.05)。血清Cl-在再灌注24h后,IR组显著低于Control组和IPC-IR组(P≤0.05)。肾缺血再灌注2h和24h后,血清MDA,IR组最高、IPC-IR组其次,而Control组最低,血清SOD活性为IPC-IR组最高、Control组其次,而IR组最低。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脏的功能,尤其在调节血清电解质平衡方面有更好的作用,其机制与预处理后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增强有关。
李炳侯软玲周海燕王峰王勇霞李东亮李倩茗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脑脊液和脑组织中Ca^(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2005年
目的通过测定肾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脑脊液和脑组织中Ca2+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探讨其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规律。方法2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检测和比较缺血再灌注后24小时血清和脑脊液中尿素氮(BUN)含量,以及血清、脑脊液和脑组织中Ca2+含量和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肾缺血再灌注后24小时IR组血清和脑脊液中的BUN显著升高,IR组脑脊液和脑组织中Ca2+含量显著升高而SOD活性均显著降低。结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脊液和脑组织中自由基生成增多,出现钙积聚,提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可能与其相关。
李炳李彦刘琼侯软玲王峰李东亮
关键词:肾缺血超氧化物歧化酶
颈总动脉钳夹术加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索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加血管钳夹术、单纯高脂饲料喂养和正常饲料喂养,在分别实验第2、6、10周检测血脂并观察颈动脉的病理变化。结果:血管钳夹加高脂喂养6、10周时就可以形成AS的病变,内膜、中膜面积比(I/M)分别为0.97±0.003和1.05±0.007。结论:血管钳夹术加高脂饮食法建立大鼠颈AS模型可以有效缩短造模时间、提高建模质量。
王庆林陈文捷万佳邵坤李炳万光瑞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钳夹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