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林成

作品数:16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集热
  • 4篇集热器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太阳能
  • 3篇值模拟
  • 2篇性能研究
  • 2篇蓄能
  • 2篇再生能源
  • 2篇太阳能集热
  • 2篇太阳能集热器
  • 2篇能耗
  • 2篇能源
  • 2篇平板太阳能
  • 2篇热电
  • 2篇热管
  • 2篇热回收
  • 2篇组件
  • 2篇新风
  • 2篇节能
  • 2篇建筑

机构

  • 16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淄博博一新能...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作者

  • 16篇王林成
  • 14篇赵耀华
  • 13篇全贞花
  • 5篇邓月超
  • 2篇刁彦华
  • 2篇叶三宝
  • 1篇侯隆澍
  • 1篇王伟
  • 1篇樊洪明
  • 1篇朱婷婷
  • 1篇王岗
  • 1篇王岗

传媒

  • 4篇建筑科学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电源技术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能互补协同蓄能建筑供能系统性能研究与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提出了1种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协同蓄能建筑供能系统,该系统将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热电联供组件以及蓄能技术有效结合,通过夜间蓄能白天供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与节能经济运行。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夏季典型日工况时在夜间蓄能模式下机组平均性能系数(coefficent of performance, COP)为3.2,水箱的蓄冷量可以满足用户在白天峰电时段的需求。冬季典型日工况时夜间为空气源热泵耦合水源热泵制热蓄能模式,系统平均COP为2.3且能将蓄能水箱提升至57.5℃,蓄能水箱的蓄热量可满足办公建筑全天的供热需求。通过对系统性能评价可知,该系统冬夏季运行均能达到设计要求,性能较好,且蓄能评价指标均满足T/CECS 799-2021《蓄能空调工程测试与评价技术规程》推荐限值。系统冬夏季的系统综合效率分别为2和2.45,单位蓄能消耗费用分别为0.16和0.14元/kW·h,运行费用约是常规空气源热泵直供系统的55%,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且运行高效,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技术。
王宇波全贞花靖赫然王林成赵耀华
关键词:蓄能可再生能源热泵
微热管阵列光伏光热组件及系统性能研究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由此造成化石能源的短缺,加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积极探索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众多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凭借其能量巨大、无...
王林成
关键词:数值模拟
云班课在专业课程辅助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2
2020年
云班课是在网络高速发展背景下,为探索新教学模式而产生的一款教学软件。云班课搭建了老师和学生互动学习平台,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文章介绍了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中利用云班课进行混合教学的过程,总结分享使用心得,期望促进互联网教学推广应用。
全贞花娄晓莹王林成
关键词:教学软件
农业基站室外自然冷能微热管阵列式空冷器性能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农业生产服务基站内通讯及储备电源等设施发热量高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室外空冷器,在北方冬季及过渡季节利用自然冷能对通讯基站散热降温,节能降耗。利用多功能气候实验室模拟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对空冷器在不同流程(顺流和逆流)和不同温度及流量下的换热性能、温度分布、?效率及阻力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逆流式空冷器的换热性能相较于顺流式提升了16.9%。微热管阵列传热单元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和均温性能。试验过程中空冷器最大换热量为7.5 kW,空气流动的平均压降为164.9 Pa,水循环管路平均压降为7.96 kPa,?效率最高为38.8%,相较于常规冷却塔,微热管阵列式空冷器适用环境温度范围广且阻力较小。与平直翅片的板翅换热器的流动特性与阻力特性对比结果表明,本文锯齿形翅片的空冷器综合性能提升了36.1%。研究结果可为微热管阵列式空冷器在农业基站的应用提供参考。
靖赫然赵耀华全贞花王林成
关键词:传热基站自然冷却空冷器
微热管阵列光伏光热组件瞬时效率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将新型平板热管——微热管阵列应用于太阳电池的散热,制成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在降低电池温度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对余热进行收集利用,达到热电联供的目的。为了测试微热管阵列光伏光热组件的性能,对该组件进行瞬时效率实验,测得瞬时热效率曲线的截距η。可达到41.4%,斜率FRUL为3.95,20℃入口温度时的太阳能利用总效率可达到50%以上,综合性能效率达70%以上;瞬时热效率随室外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冷却介质人口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环境温度为6℃和19℃时的瞬时热效率相差10%以上,人口温度是20℃的瞬时热效率比40℃时高8.5%。背板温度是影响电效率的关键因素,在测试期间,光伏光热组件电效率保持在10.5%~12-3%之间。
王林成全贞花赵耀华邓月超王岗
平板微热管阵列应用于锂电池组的散热特性被引量:13
2014年
通过实验得到60 Ah磷酸铁锂单体锂电池的发热量,并利用软件Fluent对电池单体及电池组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对布置了平板微热管阵列和散热翅片前后的电池组温度场对比分析可知:平板微热管阵列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平均温度,以及温度不均匀度;电池温度随着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大而降低。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翅片数量的增加,翅厚增大,翅距减小,电池组的最高温和平均温度降低。
王颖盈刁彦华赵耀华王林成
关键词:锂电池翅片数值模拟温度场
新型BIPVT超低能耗建筑节能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将微热管阵列应用于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BIPVT)组件,设计了多能互补耦合热泵供能系统,实现了太阳能与空气能高效互补利用,并搭建了新型BIPVT超低能耗建筑。同时建立了BIPVT建筑的仿真模型,并将其与BIPV幕墙建筑和普通参考建筑的产能与用能进行模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BIPVT建筑全年累计空调负荷为3033 k W·h,相对于BIPV幕墙,建筑负荷降低了32.9%。相对于参考建筑,负荷增加了8.6%。新型BIPVT建筑能耗综合值为113.5 k W·h/(m^(2)·a),相对于BIPV幕墙和普通墙体围护结构,新型BIPVT建筑综合节能率分别为38.5%和62.2%。本研究为超低能耗建筑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与理论依据。
任海波全贞花王林成王兆萌赵耀华
关键词:仿真模型能耗分析超低能耗建筑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空气夹层内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12年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并对影响夹层内自然对流换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集热器内自然对流换热热损失随夹层间距的变化而改变,为降低自然对流换热热损失,最佳的空气夹层间距应为3 cm;夹层间距一定时,吸热板温度越高,对流换热系数越大,自然对流换热作用越强;集热器水平放置时,自然对流换热作用最强,热损失最大,当放置角度超过30°后,自然对流换热热损失基本不变。
邓月超赵耀华全贞花王林成
关键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数值模拟自然对流
多能互补协同蓄能系统热力学分析与运行优化被引量:9
2021年
提出了一种多能互补协同蓄能建筑供能系统,该系统将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以及蓄能技术(蓄冷、蓄热)有效结合,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建筑的经济供能,利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对该供能系统进行性能分析与运行优化研究。首先,通过能源监控平台收集该供能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建立了系统[火用]分析模型,并对冬季典型日工况进行了系统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其夜间蓄能平均COP和[火用]效率分别为2和32.24%,均高于常规系统。接着,通过分析系统冬季实际运行数据,总结出了各蓄能工况的运行规律,并制定了系统优化运行策略。最后,对该多能互补系统进行了热经济学评价,本系统单位面积供热费用仅为12.5 CNY/m^(2),年单位[火用]成本为2.16 CNY/kWh,且相较于常规空气源热泵直供系统和燃气热水锅炉供暖系统,本系统的动态回收期分别为3.66年和2.47年,经济效益优势明显,是值得推广的供能系统形式。
王宇波全贞花靖赫然王林成赵耀华
关键词:热力学再生能源热经济学
平板热管式热电热回收新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热管式热电热回收新风机,包括新风管、排风管、两个风机和多个换热单元。每个换热单元由一个半导体片、两个贴合翅片的微热管阵列组成。第一微热管阵列的蒸发段贴合半导体片的热端,冷凝段贴合翅片置于上风管中,第二微热...
王林成全贞花赵耀华靖赫然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