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翠萍

作品数:8 被引量:19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造山带
  • 2篇青藏高原
  • 2篇喜马拉雅造山...
  • 2篇变质
  • 1篇地球动力
  • 1篇地球动力学
  • 1篇地球动力学意...
  • 1篇电子背散射衍...
  • 1篇定年
  • 1篇东段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动力学意义
  • 1篇独居石
  • 1篇断层
  • 1篇雅鲁藏布江缝...
  • 1篇游标
  • 1篇原位
  • 1篇找矿
  • 1篇找矿勘探

机构

  • 8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华盛顿州立大...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作者

  • 8篇许翠萍
  • 5篇许志琴
  • 5篇曹汇
  • 2篇蔡志慧
  • 2篇梁凤华
  • 2篇王勤
  • 2篇曾令森
  • 2篇李化启
  • 2篇李广旭
  • 1篇黄学猛
  • 1篇李忠海
  • 1篇陈希节
  • 1篇吴婵
  • 1篇丛源
  • 1篇陈方远
  • 1篇赵令浩
  • 1篇杨经绥
  • 1篇王海涛
  • 1篇王达
  • 1篇董汉文

传媒

  • 3篇地质学报
  • 3篇岩石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藏南冈底斯岩基东段米林地区晚侏罗世-白垩纪侵入岩的岩石成因和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4
2020年
冈底斯岩基东部的米林地区发育辉长质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近垂向相间排布的侵入杂岩体及东侧未变形闪长岩体。野外穿切关系和锆石SHRIMP U-Pb年龄结果表明:早期辉长质片麻岩(146.3±1.6Ma)被晚期花岗质片麻岩(141.7±2.0Ma)侵入,并一起经历了后期变质作用(~90Ma)和晚白垩世闪长质岩浆作用(87.8±1.1Ma)。辉长质片麻岩具有EMORB特征,经历了富Ti矿物相的堆晶作用,母岩浆主要来源于板片流体交代上覆亏损地幔楔物质(ε_(Hf)(t)=+9.9^+14.5;ε_(Nd)(t)=+3.0^+4.1)。花岗质片麻岩具有岛弧型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伴有Fe-Ti氧化物的分离结晶,源区物质主要为部分熔融的初生下地壳(ε_(Hf_(t)=+10.9^+15.1;ε_(Nd)(t)=+4.1^+4.3)。闪长岩具有弱的Eu正异常,暗示源区存在斜长石的堆晶作用,其母岩浆来源于板片流体交代上覆亏损地幔楔物质(ε_(Hf)(t)=+12.2^+15.6),并在岩浆演化的过程中混入地壳物质。冈底斯岩基南缘发育晚侏罗世的辉长岩和早白垩世花岗可能是第一次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即将终止的产物。晚白垩世岩浆岩是与新特提斯洋再次俯冲引起的峰期岩浆活动的标志,可能是板块回撤引发软流圈上涌的产物。
王海涛曾令森许翠萍高家昊赵令浩王亚飞胡昭平
关键词:晚侏罗世侵入体
复杂变质带褶皱形态判定新方法——变斑晶包裹物迹线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经历了复杂多期变形的片岩和片麻岩地区,褶皱形态及形成时代的判定是变质岩构造地质过程研究的难点之一。变斑晶内包裹物迹线记录了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历史过程,可为通过野外露头观测难以确定的复杂褶皱形态判定提供新的研究途径。本文以美国科罗拉多州阿肯色河Texas Creek地区为例,尝试运用垂直于5期面理弯切轴的定向薄片中叠加面理(变斑晶包裹物迹线)由水平到竖直和由竖直到水平的几何形状变化,确定研究区内一个存在争议的复杂褶皱形态为背形,并推断该褶皱形成于区域内第1期变斑晶生长过程(约为1500 Ma)中。
曹汇许志琴李化启蔡志慧许翠萍
关键词:变斑晶
胶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三叠纪变质变形记录:金红石U-Pb年代学证据被引量:10
2016年
胶北地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是华北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质变形作用过程是全面认识华北克拉通性质与演化的关键。前人对粉子山群和荆山群变质变形年代研究的测试对象主要为锆石,报道的年代学数据多集中于1.8-1.9 Ga,认为变质变形作用的时代为古元古代。本文通过对采集自胶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的2个石榴云母片岩和2个云母片岩样品中独居石及金红石的U-Pb同位素年代测定,揭示了胶北粉子山群和荆山群不仅经历了古元古代(1869±16-1864±14 Ma)变质事件的改造,而且还经历了三叠纪(215.1±4.2-217.8±6.3 Ma)变质变形事件的叠加。通过金红石中Zr温度计计算得出215.1±4.2 Ma,217.7±2.7 Ma和217.8±6.3 Ma的U-Pb年龄对应温度分别为:658℃,667℃和680℃。表明胶北地块部分卷入了三叠纪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并遭受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叠加。
李广旭曹汇王达许翠萍
关键词:胶北地块粉子山群荆山群变质变形
一种定向岩石标本水平层面标画笔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定向岩石标本水平层面标画笔,包括底座、高度尺和画笔;高度尺固装于底座上,高度尺上设有微动游标和粗动游标,粗动游标上设有第一延伸臂;画笔包括笔夹、钢画笔和水画笔;水画笔固装于笔夹的一端内,笔夹的另一端与钢...
曹汇许志琴许翠萍
文献传递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在大陆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61
2009年
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简称EBSD)技术可以快捷准确地进行物相鉴定,确定矿物晶体的晶格优选定向和多相岩石中各矿物的空间分布,使其成为定量研究岩石显微构造的理想工具。将岩石组构测量、野外地质观察与矿物的变形实验研究相结合,可以判别物质运动的剪切指向和变形的温压条件,从而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制的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EBSD技术的原理和主要矿物组构的实验研究进展,然后以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5年来的成果为例,总结了EBSD技术在研究大陆深俯冲和折返的动力学机制和大陆造山带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橄榄石和绿辉石的组构揭示了板块深俯冲阶段的组构运动学特征,而石英、斜长石和夕线石的组构可以用来研究地壳内大型韧性剪切带的变形历史,如与苏鲁超高压变质岩折返相关的韧性剪切带、龙门山逆冲剪切带、西昆仑康西瓦走滑剪切带和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康马拆离剪切带。因此,EBSD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显微构造与宏观构造相结合,建立变质-变形-运动学相统一的地球动力学模型。
许志琴王勤梁凤华陈方远许翠萍
关键词:电子背散射衍射大陆动力学韧性剪切带
石榴石Lu-Hf、原位独居石U-Pb定年对多期变形的时代制约--以北祁连托勒牧场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多期变质变形事件的精确年代限定是造山构造年代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尝试运用面理弯切轴测量技术,结合石榴石Lu-Hf和原位独居石U-Pb定年,厘定北祁连托勒牧场地区石榴石和斜长石斑晶记录的两期构造变形事件:石榴石斑晶生长记录的早期构造变形事件年代为512.3±2.7Ma;斜长石斑晶生长记录的晚期构造变形事件年代不早于481.0±2.3Ma,并推断该期构造变形水平挤压主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斜长石斑晶内未发现独居石,用于年代学测试的独居石颗粒均位于斜长石斑晶外基质中。显微构造分析认为,独居石生长不早于斜长石斑晶。481.0±2.3Ma的独居石U-Pb年龄,应为斜长石斑晶所记录构造变形的时代下限。结合前人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分析认为,获得的512.3±2.7Ma石榴石-全岩Lu-Hf等时线年龄,代表了祁连洋俯冲过程中石榴石的生长时间,后期变质变形作用未对石榴石的Lu-Hf同位素体系产生明显影响。结合显微构造分析,石榴石Lu-Hf定年可为早期构造变形提供有效年代学制约。
曹汇丛源李广旭许翠萍Jeff VERVOORTAndrew KYLANDER-CLARK
青藏高原南部与东南部重要成矿带的大地构造定格与找矿前景被引量:20
2012年
印度/亚洲汇聚-碰撞过程经历了新特提斯洋盆滋生、消减和俯冲、亚洲南缘增生造山以及印度/亚洲碰撞造山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在青藏高原南部和东南部造就了"冈底斯火山岩浆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和大量物质向南东逃逸的"三江侧向挤出地体群",以及相应形成具有重大找矿突破战略前景的"冈底斯成矿带"、"雅鲁藏布江成矿带"、"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和"三江成矿带"。本文通过对四大成矿带的大地构造定格讨论了与资源前景相关的科学问题,提出"冈底斯成矿带"中的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具有找矿的重大潜力、重视藏东—滇西地区的俯冲-碰撞型岩浆成矿专属性研究;提出扩大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集区的开发规模,以及在西部阿里地区的大型超基性岩体中寻找新的铬铁矿远景地的思路;在三江多阶段成矿作用的叠合型矿床中,集中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成矿类型,关注与斜向碰撞有关的走滑剪切带对成矿作用的制约机制;需进一步确定特提斯喜马拉雅矿化带与藏南拆离系关系和重视始—中新世高Sr/Y花岗(斑)岩的成矿专属性及找矿前景。
许志琴杨经绥李文昌曾令森许翠萍
关键词:成矿带找矿勘探喜马拉雅造山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冈底斯
印度-亚洲碰撞:从挤压到走滑的构造转换被引量:97
2016年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的崛起、青藏高原的生长、两倍于正常地壳厚度的巨厚陆壳体,以及大量青藏高原腹地的物质沿着大型走滑断裂朝东、东南、西的方向逃逸。印度-亚洲碰撞如何造成板块汇聚边界由挤压到走滑的构造转换对认识大陆岩石圈的变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喜马拉雅造山带及青藏东南缘~55Ma以来的构造、变质、岩浆记录,发现高喜马拉雅的挤出起始于始新世加厚的喜马拉雅造山带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受控于渐新世以来同期发育的向南逆冲和平行造山带的韧性伸展,并建立了高喜马拉雅“三维挤出”构造模式。晚始新世以来,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的物质通过“岩石圈横弯褶皱和壳内解耦”的运动学机制,围绕东构造结发生顺时针旋转并向青藏高原东南缘逃逸。结合东南亚板块重建的资料,我们认为:印度-亚洲的“陆-陆碰撞”到印度洋板块一亚洲东南大陆的“洋-陆俯冲”的转换是导致从印度-亚洲主碰撞带的挤压到青戚东南缘走滑转换的根本原因。
许志琴王勤李忠海李化启蔡志慧梁凤华董汉文曹汇陈希节黄学猛吴婵许翠萍
关键词:喜马拉雅造山带青藏高原东南缘逆冲断层走滑断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