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鹏程

作品数:17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漏磁
  • 3篇图像
  • 3篇弯头
  • 3篇小管径
  • 3篇管径
  • 2篇点蚀
  • 2篇有限元
  • 2篇渗透式
  • 2篇识别方法
  • 2篇数值模拟
  • 2篇送风
  • 2篇缺陷图像
  • 2篇漏磁检测
  • 2篇露点
  • 2篇目标检测
  • 2篇安全防护
  • 2篇值模拟
  • 1篇单柱
  • 1篇电池
  • 1篇动火

机构

  • 17篇常州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江苏省特种设...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7篇赵鹏程
  • 4篇陈孚江
  • 3篇张涛
  • 3篇陈建芳
  • 3篇孙维栋
  • 2篇陶丽
  • 2篇陈焕新
  • 2篇王金良
  • 1篇邱伶艳
  • 1篇何战友
  • 1篇金浩哲
  • 1篇刘洋
  • 1篇王金良
  • 1篇王茜

传媒

  • 2篇电子测量技术
  • 2篇制冷与空调(...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应用声学
  • 1篇化工机械
  • 1篇建筑安全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建筑节能
  • 1篇石油化工安全...

年份

  • 10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5
  • 2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顶回流系统流动腐蚀机理演变及工艺防腐技术研究
常减压装置塔顶系统的低温腐蚀是行业公认的痛点,传统研究腐蚀,都是基于静态的、浓度不变的腐蚀过程,但是,塔顶系统的腐蚀伴随着颗粒的生成和吸湿沉积、伴随着水的蒸发和冷凝、伴随着腐蚀介质的浓缩和稀释、伴随着液相的局部累积等,是...
赵鹏程
关键词:铵盐露点工艺防腐数值模拟
改进Canny算子的小管径弯头漏磁缺陷图像量化方法
2024年
弯头作为管道的重要组成部件,受流体冲刷侵蚀等形成的缺陷对其安全运行构成威胁。漏磁检测是管道缺陷检测的有效技术,缺陷的精确量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小管径弯头不同位置缺陷图像规律,并提高缺陷量化精度,提出一种改进Canny算子的小管径弯头漏磁缺陷图像量化方法。通过建立小管径弯头漏磁内检测仿真模型,分析了弯头不同位置处金属损失缺陷的图像规律。采用形态滤波和OTSU优化Canny算子,结合图像处理方法构建了缺陷图像量化模型,并对弯头不同位置缺陷深度量化做修正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弯头不同位置缺陷在图像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量化模型对缺陷长度和宽度的量化具有较高的精度,误差均小于2 mm。缺陷深度的量化误差较大,修正后深度量化的精度为86.34%,满足金属损失缺陷量化精度需求。该方法可实现缺陷漏磁图像量化处理,对管道漏磁缺陷量化具有一定意义。
秦浩东张颖赵鹏程
关键词:弯头漏磁检测CANNY
一种组合型缺陷管道的全尺寸爆破实验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型缺陷管道的全尺寸爆破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管道桶节,管道桶节上预先设有使用手砂轮打磨制得的腐蚀缺陷和使用单柱液压机制得的凹陷缺陷,管道桶节两端焊接有封头,在接近封头处分别设有加压接头和排气接头;应变片...
赵鹏程曹权张颖张涛朱慢慢
含点蚀缺陷高钢级弯管剩余强度有限元分析
2024年
以点蚀缺陷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建立含点蚀缺陷弯管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点蚀缺陷的位置和几何形状及管材性能等因素对弯管极限内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点蚀缺陷弯管的极限内压受缺陷相对位置的影响,当缺陷位于弯管内拱处时,弯管的极限内压最小;含点蚀缺陷弯管的极限内压同样受缺陷尺寸的影响,极限内压随点蚀缺陷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点蚀缺陷半径的增大而减小;管道尺寸、管道弯曲半径及管材性能等敏感因素也会对管道极限内压产生影响,所得结论对于含缺陷弯管的安全评定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沛霖张颖赵鹏程何战友张涛
关键词:油气管道点蚀弯管有限元分析
渗透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内部气流流动特性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描述渗透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数值物理模型,研究了纤维空气分布系统空腔内部区域空气流速和压力等流动特性。结果表明:沿管长方向,纤维空气分布系统空腔中心区域空气以较高的速度向前流动,速度越来越小,总压逐渐降低,静压逐渐增大,但二者的梯度均越来越小;靠近纤维壁面区域空气流向逐渐改变,最终沿垂直于纤维空气分布系统壁面的方向从纤维孔隙向外渗透扩散;沿半径增加的方向,空气总压呈辐射状递减,静压则基本不变。
陈孚江王昌领赵鹏程陈焕新陈建芳陶丽
关键词:内流
一种可以自动切换喷头的3D冷食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自动切换喷头的3D冷食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机体,所述打印机机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组储料仓和送料机,所述打印机机体的内腔顶部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机,所述储料仓和所述送料机之间连...
辜一铭张颖付晓琪刘宇昊曹文耀赵鹏程周昊霞
送风量对渗透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送风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现场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送风量对渗透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送风时表面空气流速和纤维空气分布系统空腔内部轴向空气压力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送风量对渗透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对空气的"自整流"作用影响较小,与空气渗透流速大小成线形关系。随着送风量的增加,渗透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空腔内部空气总压和静压值逐渐增加,静压增加梯度和动压衰减梯度越来越大,末端处静压复得现象愈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相应的数值模拟及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陈孚江王金良陈建芳赵鹏程孙维栋
关键词:送风量
条缝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速度压力性能实验被引量:2
2015年
以干冰作为发烟物质可视化研究了条缝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表面空气的流动情况,研究了条缝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表面空气流速和内部空气压力(总压、静压和动压)沿径向和轴向方向的分布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条缝式纤维空气分布系统送风时,部分空气以较低的流速从纤维孔隙中向外渗透,其余空气则以较高的流速从孔口处射出,方向垂直于纤维壁面,各股射流流态相似,到达一定射程后开始掺混,形成类似条缝式的气流;表面空气流速(渗透流速和射流流速)沿管长方向(轴向方向)近似均匀分布;空腔内部空气径向总压、静压近似均匀分布,动压呈辐射状向壁面处递减;轴向总压和和动压逐渐减小,静压逐渐增加,且入口处压力梯度较大。
陈孚江赵鹏程孙维栋王昌领陈焕新陈建芳陶丽王金良
关键词:可视化
提高晶硅电池组件光伏发电效率的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晶硅电池组件光伏发电效率的方法与装置,利用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吸收晶硅电池组件工作时背面产生的废热产生电能,直接或并入电网供用电设备使用,包括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导热片、半导体温差发电组件、散热片组、风...
陈孚江邱伶艳王金良赵鹏程孙维栋
文献传递
动火作业场景下安全防护品识别方法
2024年
确保动火作业过程中多种安全防护品的配置是预防人员受伤的有效途径。为了解决复杂动火场景下安全防护品的实时监测问题,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YOLOv5的改进目标检测算法,记为Hot work-YOLOv5s。首先,在YOLOv5s算法的主干网络中嵌入空间深度转换卷积(Space-to-Depth Convolution, SPD-Conv)模块以取代原有的步幅卷积和池化下采样,减少细微特征信息的丢失。随后,在残差模块引入无参注意力机制(Simple, parameter-free Attention Module, SimAM),以增强特征表达能力,提高网络速度;最后,将原网络的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优化为WIoU(Weighted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损失函数,采用动态非单调聚焦机制,加速网络收敛。在自制的动火作业安全防护品的数据集上,改进后的模型平均检测精度达到了96.8%,每秒处理帧数达到了89帧,所提出的算法满足动火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品检测任务的准确性与实时性的要求,同时在场景干扰较大、受光照影响的成像上也有很好的检测效果,给动火场景下安全防护品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张颖张珂赵鹏程刘洋吴义蓉
关键词:安全工程动火作业目标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