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永强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建筑
  • 3篇热湿耦合
  • 3篇围护结构
  • 2篇多层墙体
  • 2篇热湿耦合传递
  • 2篇建筑围护
  • 2篇建筑围护结构
  • 2篇含湿量
  • 1篇多孔
  • 1篇有限差分
  • 1篇湿传递
  • 1篇湿热气候
  • 1篇实验测试
  • 1篇太阳辐射
  • 1篇气候地区
  • 1篇热湿传递
  • 1篇热湿性能
  • 1篇外墙
  • 1篇建筑构件
  • 1篇建筑技术

机构

  • 5篇湖南大学

作者

  • 5篇邓永强
  • 4篇陈友明
  • 4篇郭兴国
  • 2篇张乐

传媒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孔建筑围护结构含湿量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建筑围护结构含湿量测试装置,记录仪(2)与传感探头(1)采用电连接,所述的传感探头(1)由相对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固装在一个用带网孔的直径小于5mm长度为8-10mm的空心圆柱形壳体(4)内或裸...
陈友明郭兴国邓永强
文献传递
Budaiwi模型的修正及实验验证被引量:3
2010年
在Fourier定律和Fick定律的基础上,考虑墙体内部相变及太阳辐射的影响,以墙体中的空气含湿率和温度为驱动势对Budaiwi模型进行了修正,弥补了质传递方程中的遗漏之处。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一个实验装置测试实际气候条件下墙体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并将实验结果跟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模型预测结果跟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室外侧分界面处的空气相对湿度平均误差为4.44%,平均温度偏差为1.31 K,室内侧分界面处的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偏差为6.3%,平均温度偏差为1.26 K。该改进模型能较精确的预测墙体内的热湿耦合迁移情况。
郭兴国陈友明邓永强张乐
关键词:建筑多层墙体热湿耦合传递
湿热气候建筑外墙热湿耦合迁移特性研究
在我国南方地区,气候变化剧烈并且长期处于高温高湿气候状态下,墙体的热湿迁移对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建筑能耗和室内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墙体材料大多是多孔介质,基于多孔介质湿传递机理进行传湿分析计算是非常复杂的,因...
邓永强
关键词:热湿传递围护结构测试仪器太阳辐射
文献传递
建筑围护结构热湿耦合传递特性实验研究与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建立了多层墙体热湿耦合传递的实验测试方法,测试了长沙地区1月份和7月份空调房间外墙体内的温湿度分布情况.分析了热湿气候地区墙体内湿传递和积累的情况,以及不同内表面情况对墙体热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靠近室外侧水泥砂浆与红砖界面处的温度、湿度严重受室外温、湿度变化的影响,且此界面处的湿度长期高于80%,易引发霉菌的生长;靠近室内侧红砖与水泥抹灰界面处的温度、湿度主要受室内温、湿度的影响,变化较小;在夏季,内表面贴发泡塑料墙纸的墙体内各界面处的温、湿度普遍比没贴墙纸的墙体内相应位置处的要高;在冬季,两墙体内界面处的温度基本相同,但没贴墙纸的墙体内各界面处的湿度比内表面贴有发泡塑料墙纸的墙体要略高.同时,墙体内的温、湿度变化存在着很强的耦合作用,并且太阳辐射强度对墙体内的温、湿度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陈友明邓永强郭兴国张乐
关键词:建筑构件热湿耦合传递实验测试围护结构
热湿气候地区冬季多层墙体的热湿性能分析
根据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学中的傅里叶定律和Fick定律,以空气含湿率和温度为驱动势,将空气含湿率看作材料含湿量和温度的函数,根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多层墙体的一维瞬态热湿耦合传递方程。此模型方程基于如下假设:1)当材...
郭兴国陈友明邓永强
关键词:热湿耦合含湿量有限差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