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丹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复合墙
  • 1篇低水胶比
  • 1篇养护
  • 1篇养护制度
  • 1篇应力-应变曲...
  • 1篇应力应变曲线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生态节能
  • 1篇水胶
  • 1篇水胶比
  • 1篇墙结构
  • 1篇墙体
  • 1篇龄期
  • 1篇密肋
  • 1篇密肋复合墙
  • 1篇密肋复合墙结...
  • 1篇节能
  • 1篇孔结构
  • 1篇胶凝

机构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刘丹
  • 2篇贾英杰
  • 2篇姚谦峰
  • 1篇韩松
  • 1篇余自若
  • 1篇安明喆
  • 1篇张戈

传媒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混凝土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低水胶比复合胶凝材料孔结构随养护制度和龄期的变化机理被引量:16
2017年
基于超低水胶比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收缩发展的特殊规律,通过化学结合水和内部湿度测量,初步判断硬化浆体孔结构的特殊变化;通过压汞法(MIP)和氮吸附法(BET)测量特征龄期硬化浆体的孔结构,揭示了养护条件和水化龄期对超低水胶比复合胶凝材料早期孔结构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深入研究了孔结构变化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超低水胶比复合胶凝材料密封养护的早期收缩值大于干燥条件,随着龄期的增加,硬化浆体内部20~30 nm的凝胶单元间孔逐渐增大并增多,而早期生成3~12 nm的凝胶粒子间孔逐渐减少,部分小于3 nm的凝胶微晶间孔也受到了压缩。这一作用的驱动力是水化中后期的自干燥作用,水化硅酸钙凝胶在二次水化和后期水化作用下,形成了球状的压缩凝胶单元,尺寸由50 nm缩至20~40 nm,引起凝胶粒子间孔的压缩和凝胶单元间孔的增加。孔结构的变化不会显著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和耐久性能,但改变了硬化浆体的早期收缩发展规律。
韩松刘丹张戈安明喆余自若
关键词:孔结构养护制度
生态节能复合墙体植物纤维水泥基材料试验被引量:9
2011年
农作物秸秆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建材产品,密肋复合墙结构是适应我国墙体改革及住宅产业化要求的产物.通过对4组不同配合比稻秸秆纤维水泥基材料的试验研究,就其掺量对复合材料物理及力学性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模拟了稻秸秆纤维水泥基砌块墙板的受力性能.试验表明,6%掺量的试件各项性能指标较符合墙板的砌块材料要求.
刘丹姚谦峰贾英杰
关键词:应力-应变曲线有限元分析
密肋复合墙体结构纤维水泥基材料试验研究
2010年
密肋复合墙结构是适应我国墙体改革及住宅产业化要求的产物,墙板为主要承力构件,担负承载、围护、分隔空间、隔热保温等作用。开发与密肋复合墙结构匹配的填充材料及研究材料受力性质是解决密肋结构优化设计的前提。通过4组不同配合比植物纤维水泥基材料试验研究秸秆掺量对复合材料物理及力学性质影响,通过实测的应力应变曲线,推导了应力应变曲线方程。
姚谦峰刘丹贾英杰
关键词:密肋复合墙结构应力应变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