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奉均衡
作品数:
5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林克明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朱南文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艳林
上海交通大学
叶清
上海交通大学
车承丹
上海交通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2篇
专利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3篇
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2篇
底泥
2篇
渗滤
2篇
渗滤液
2篇
生活垃圾
2篇
生物反应
2篇
生物反应器
2篇
水化
2篇
水化作用
2篇
填埋
2篇
物化性
2篇
物化性能
2篇
垃圾
2篇
极化作用
2篇
公园
2篇
公园建设
2篇
固化体
2篇
河流
2篇
河流底泥
2篇
反应器
2篇
PRB
机构
5篇
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5篇
奉均衡
4篇
朱南文
4篇
林克明
2篇
赵玲
2篇
车承丹
2篇
叶清
2篇
李艳林
1篇
楼紫阳
传媒
1篇
环境科学与管...
1篇
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1篇
2010
2篇
2009
1篇
2008
1篇
2007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河流底泥的固化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流底泥的固化处理方法,利用燃煤炉渣、生石灰以及石膏,在底泥中携带水分的情况下发生系列反应,使底泥发生固结,并以建筑垃圾中的砖块混凝土碎屑作为支撑材料,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形成固化体,从而实现河流底泥的固化处...
朱南文
车承丹
李艳林
赵玲
叶清
林克明
奉均衡
文献传递
河流底泥的固化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流底泥的固化处理方法,利用燃煤炉渣、生石灰以及石膏,在底泥中携带水分的情况下发生系列反应,使底泥发生固结,并以建筑垃圾中的砖块混凝土碎屑作为支撑材料,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形成固化体,从而实现河流底泥的固化处...
朱南文
车承丹
李艳林
赵玲
叶清
林克明
奉均衡
文献传递
污水土地处理存在的主要缺点及其解决方法
被引量:5
2008年
污水土地处理是一种高效、低耗、简便并具有良好脱氮除磷效果的污水就地处理技术,特别适用于小城镇、农村等缺乏排水管网与污水处理系统的地区。该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其大面积推广仍然面临着渗滤系统易堵塞、磷穿透和温室气体排放等诸多问题。堵塞会直接导致系统瘫痪;磷穿透会对地下水及周边地区造成二次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则会加剧全球暖化趋势。本文就这些问题的发生、解决方法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最后对该技术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林克明
奉均衡
朱南文
关键词:
污水土地处理
生活垃圾内嵌PRB生物反应器原位削减渗滤液污染物过程研究
填埋是生活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但填埋一个主要问题是渗滤液的污染,其高浓度污染物,对填埋场周边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了长期严重危害。源头削减渗滤液污染物成为减少和降低生活垃圾填埋场危害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生活垃圾生物反应器填埋...
奉均衡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填埋
渗滤液
文献传递
生活垃圾加载介质层填埋法对初期渗滤液污染抑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以传统卫生填埋柱R2为对照,通过往生物反应器填埋柱R1内加载可渗透反应介质层1和2进行模拟试验,主要探讨了填埋柱R1垃圾渗滤液COD、总氮、氨氮及总磷的变化趋势,探索一种新型的加载介质层垃圾填埋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填埋20周后,R1柱COD浓度基本维持在40000~45000rng/L间,约为R2柱的20%-30%;第24周,R1柱总氮和氨氮分别为206.5mg/L和167.3mg/L,在16—24周内,R1总氮和氨氮分别约为R2的14.5%~17.5%和36.2%~43.6%;18周时,R1柱总磷达最大值1.704mg/L,至第24周降为0.673mg/L,整个实验过程R1柱总磷约为R2的0.15%~0.56%。
奉均衡
朱南文
林克明
楼紫阳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