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 作品数:103 被引量:320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不同能量双相方波体外除颤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比较低能量和高能量双相方波(BSW)体外除颤的效能和电击引起的心肌损伤程度,以探讨RBW体外除颤的更理想的能量水平。方法建立成年猪闭胸电诱发室颤模型,将18只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用BSW 50-50-50 J、30-50-75 J和120-150-200 J三种能量方案分别体外除颤治疗持续3 min无干预室颤。结果30 J不能体外除颤成功,50 J和120 J的首次成功比例为5/6,三组总的除颤成功率都为100%,所有动物除颤后立即恢复自主循环,存活超过24 h,低能量较高能量除颤后的心电图损伤性ST-T改变较少,复苏后心功能下降,但血流动力学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研究中,30 J不能体外除颤成功,BSW的低能量50 J和120 J有相似的体外除颤效能,BSW比较理想的首次体外除颤能量为50 J。 吴海东 黄子通 王彤 符岳 蒋龙元关键词:室颤 除颤 大鼠心肌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心肌干细胞(Cardiac stem cells,CSCs)分离和培养方法,以及对体外培养的CSCs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SD)3天龄新生鼠,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心脏,尽量剪碎成1mm3的碎块,经胰酶及胶原酶反复消化后,所得的细碎心肌组织块种植于培养皿中原代培养,视生长情况进行传代培养,第三代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表面标记鉴定。结果:从新生鼠心脏中成功地培养出心肌干细胞,具有干细胞附壁生长及不断增殖的典型特征,原代细胞长满25cm2瓶壁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11±2)天,平均每三天需按1∶2的比例传代一次。第三代CSCs流式细胞仪表面标记鉴定结果为c-kit,CD29,CD90.1为阳性;CD11b/c,CD34,CD45为阴性。结论:本方法可以对大鼠心肌干细胞进行成功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大鼠CSCs体外生长相对稳定,具有很强的扩增能力,短期内可获得大量CSCs,提示体外培养CSCs可以满足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的需要。 王彤 万智 黄辉 符岳 黄子通关键词:心肌干细胞 细胞分离 流式细胞仪 ICU呼吸机撤机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07年1月~10月入住ICU机械通气患者158例,根据临床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137例)和失败组(21例),探讨撤机困难的原因。结果:137例撤机成功,平均上机时间(2±0.5)天,21例撤机失败,16例死亡,最长上机时间87天。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应选择最佳撤机时机,针对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撤机方式。 丁美祥 王彤 张瑞红 宁小平关键词:ICU 呼吸机 撤机困难 普通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和收缩舒张观察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以及利用IonOptixTM系统观察成年大鼠离体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将成年大鼠心脏挂于Langendorff装置上灌流,胶原酶消化分离成年大鼠心肌,Laminin附壁无血清培养心肌细胞。光镜观察单个心肌细胞的形态学特点。用含氧台氏液灌流并予电场刺激(0.5Hz,3ms),利用IonOptixTM系统检测其收缩/舒张功能。结果:平均单个心脏所分离的心肌细胞的收获量为(5~7)×106个,长杆状细胞横纹清晰,无血清培养72h后,细胞保持正常完整的形态结构。采用IonOptixTM系统检测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变化,测定其收缩幅度为(11.84±2.21)%。结论:本方法可以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进行良好的分离培养。IonOptixTM系统可实时同步观察和记录心肌细胞机械功能的变化,因而可直接反映各种不同病理情况下细胞水平的心肌功能改变。 王彤 符岳 方向韶 黄子通关键词:心肌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浓度在MODS诊断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以及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6例MODS患者血清sFas、sFasL和TNFα浓度,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评分和改良MODS评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比较MODS组与对照组〔包括非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MODS组内死亡和存活患者之间血清sFas、sFasL浓度的差异,分析患者血清sFas、sFasL和TNFα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血清sFas和sFasL与TNFα浓度的相关性。结果MODS患者血清sFas、sFasL浓度均明显高于非SIRS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且与病情严重度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1)。MODS患者中死亡组较存活组血清sFas、sFasL浓度明显升高(P均<0.05)。MODS患者血清TNFα浓度较非SIRS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并与MODS组血清sFas、sFasL浓度呈高度正相关(P均<0.01)。MODS患者血清sFas、sFasL浓度随器官衰竭个数增加而升高。结论血清sFas、sFasL可用于临床MODS辅助诊断和协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TNFα可能促进了MODS中Fas/FasL系统表达上调。 符岳 肖奇明 王彤 陈新河 艾宇航关键词:SFAS SFASL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 19.242例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分析 本文对242例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对临床资料、临床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发病率、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了探讨。 谢敏 王彤 张春兰 范慧敏 刘玉萍 雷春亮关键词:药物性肝病 发病率 文献传递 广州市SARS 9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3年 谢敏 王彤 尹炽标 唐小平 雷春亮关键词:SARS 长链非编码RNA-H19对缺血缺氧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存和血管再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后其在局部梗死组织中的生存力低下,形成新生血管的密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治疗的效率。长链非编码RNA-H19(lncRNA-H19)被证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及血管形成密切相关。目的:体外观察lncRNA-H19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缺氧条件下生存和血管再生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5组:MSCs+H19组、MSCs+H19对照组(MSCs+H19 NC组),MSCs+si-H19组、MSCs+si-H19对照组(MSCs+si-H19 NC组)和MSCs组。其中MSCs+H19组和MSCs+H19NC组分别予以转染lncRNA-H19及lncRNA-H19 scramble RNA阴性对照,MSCs+si-H19组和MSCs+si-H19NC组分别转染lncRNA-H19 siRNA及lncRNA-H19 siRNA scramble阴性对照,体外缺血缺氧条件(无血清,体积分数为1%O_2)下培养24 h,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取细胞培养基上清液分别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血管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MSCs组及MSCs+H19 NC组相比,MSCs+H19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凋亡显著减少,血管管腔样结构明显增多(P<0.01);(2)与MSCs组及MSCs+si-H19 NC组相比,MSCs+si-H19组增殖能力显著减弱,凋亡显著增加,血管管腔样结构明显减少(P<0.01);(3)与MSCs组及MSCs+H19 NC组相比,MSCs+H19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显著增高;(4)与MSCs组及MSCs+si-H19 NC组相比,MSCs+si-H19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显著减少;(5)结果表明,lncRNA-H19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缺血缺氧环境下的生存并增强其血管形成能力,此作用可能与其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相关。 侯婧瑛 汪蕾 龙会宝 吴浩 伍权华 钟婷婷 周长青 郭天柱 陈旭翔 王彤关键词:缺血缺氧 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再生 miR-378对缺血缺氧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背景:研究miR-378对缺血缺氧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梗死心肌中的生存提供新方法。目的:观察miR-378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耐受缺血缺氧及促进血管形成的能力。方法: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未转染组和转染组,未转染组为未转染miR-378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组则采用化学合成的miR-378模拟物转染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两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置于缺血缺氧(无血清,体积分数为1%O2、5%CO2,94%N2)环境中培养24 h后,应用锥虫蓝染色计数法、MTS法检测两组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生长及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将两组缺血缺氧后的培养基上清液分别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血管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缺血缺氧干预后48 h和72 h,转染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细胞数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均为P<0.01);转染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较高的增殖能力,缺血缺氧干预后24 h及48 h细胞增殖升高较未转染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缺血缺氧后转染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比例明显下降(P<0.05)。两组细胞均可促进血管腔样结构形成,但转染组血管管腔样结构较未转染组显著增多(P<0.01)。研究结果提示miR-378可促进缺血缺氧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并抑制其在缺血缺氧条件下的细胞凋亡,同时可提高其促血管生成的能力。 郭天柱 邢越 侯婧瑛 周长青 钟婷婷 郑韶欣 王彤关键词: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缺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03年 姜胜 王彤 黄子通关键词:血管加压素 心肺复苏 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