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祺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埋弧
  • 4篇电弧
  • 4篇双丝
  • 3篇埋弧焊
  • 3篇弧焊
  • 2篇逆变
  • 2篇逆变式
  • 2篇接电
  • 2篇焊缝
  • 2篇焊接电流
  • 1篇电压
  • 1篇电压传感器
  • 1篇电压信号
  • 1篇电源
  • 1篇遗传算法
  • 1篇优化神经网络
  • 1篇直流稳压
  • 1篇直流稳压电源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机构

  • 7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黎祺
  • 6篇何宽芳
  • 5篇陈俊
  • 5篇沈意平
  • 5篇伍济钢
  • 4篇李学军
  • 4篇肖冬明
  • 3篇陈立锋
  • 1篇肖思文
  • 1篇魏兴
  • 1篇宾光富
  • 1篇杨大炼
  • 1篇蒋玲莉
  • 1篇潘阳

传媒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13
  • 5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小波能谱熵和优化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诊断方法被引量:3
2013年
内圈裂纹、外圈松动和掉渣是滚动轴承常见典型故障,为实现其快速、准确地诊断,本文提出基于振动信号小波能谱熵特征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滚动轴承诊断方法。首先对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和重构,得到小波重构系数,利用重构系数的能谱熵特征作为神经网络输入进行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型的识别,同时引入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故障识别诊断速度和准确率。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轴承典型故障诊断有着更高的诊断速率和故障识别率。
何宽芳黎祺李学军潘阳
关键词:滚动轴承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故障诊断
逆变式双电弧埋弧自动焊装备及其数字化控制技术
何宽芳李学军伍济钢蒋玲莉陈立锋谢越群魏兴杨大炼沈意平宾光富黎祺陈俊
双电弧埋弧焊由于存在设备复杂、工艺参数调整难度大、电弧波动较大等问题,造成焊接过程能耗大且难以保证焊缝成形质量,制约了该项技术在高速焊工艺场合的推广与应用。项目运用全桥型逆变技术、数字化协同控制技术、动态精密检测技术和先...
关键词:
关键词:逆变器
双丝串列埋弧焊起弧与收弧控制方法
一种双丝串列埋弧焊的起弧与收弧控制方法,起弧时,先启动主焊接电源(P<Sub>A</Sub>)和行走机构(T<Sub>R</Sub>),此时主送丝机(F<Sub>A</Sub>)进行慢送丝,在起弧位置(B)由主焊接电源提...
何宽芳陈俊黎祺李学军伍济钢肖冬明沈意平
文献传递
双电弧埋弧焊电弧电信号测量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电弧埋弧焊电弧电信号测量系统,它由集成传感单元(1)、信号调理单元(2)、数据采集单元(3)和计算机单元(4)组成;所述集成传感单元(1)的输入端分别与弧焊电源输出端正、负极相连接,两个弧焊电源的正...
何宽芳黎祺陈俊陈立锋伍济钢肖冬明沈意平
文献传递
基于电弧能量特征的逆变式双丝埋弧焊工艺参数优化
逆变式双丝埋弧焊过程是一个非线性、多变量、受多因素影响的过程,焊接质量与工艺条件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由于设备复杂、工艺参数调整难度大,传统凭经验通过试焊进行工艺参数选取的方法,难以准确把握工艺参数调整的方向和尺度,生产工...
黎祺
文献传递
用于双丝焊的交直流电流与电压信号检测装置
一种用于双丝焊的交直流电流与电压信号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成传感单元(1)、信号处理单元(2)、数据采集单元(3)和计算机单元(4)。集成传感单元的箱体(A)内集成有两个电流传感器(IS1、IS2)、两个电压传感器(...
李学军何宽芳黎祺陈俊陈立锋伍济钢肖冬明沈意平
文献传递
多电弧高速埋弧焊过程数字化控制装置
一种多电弧高速埋弧焊过程数字化控制装置,包括相互电连接的计算机装置、自动控制操作平台、数字量控制输出电路、模拟量控制输出电路、信号采集电路、传感检测装置及工控机,自动控制操作平台包含三个与工控机连接的电缆接口、一个与行走...
何宽芳陈俊黎祺肖思文伍济钢肖冬明沈意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