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燃
作品数:
5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机械工程
核科学技术
更多>>
合作作者
韩德俊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赵天琦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王瑞恒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杨茹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梁琨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会议论文
2篇
专利
1篇
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机械工程
2篇
理学
1篇
核科学技术
主题
3篇
探测器
3篇
硅
2篇
光电
2篇
光电倍增器
1篇
电极
1篇
电阻大小
1篇
雪崩
1篇
引出电极
1篇
入射
1篇
同时测量
1篇
面电阻
1篇
击穿电压
1篇
光子
1篇
PM
1篇
SI
1篇
表面电阻
1篇
P
1篇
新结构
1篇
N
机构
5篇
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5篇
韩德俊
5篇
何燃
4篇
赵天琦
3篇
梁琨
3篇
杨茹
3篇
王瑞恒
2篇
李晨晖
1篇
李佰成
传媒
1篇
激光与光电子...
年份
1篇
2017
1篇
2016
2篇
2015
1篇
2014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硅光电倍增探测器
本发明涉及硅光电倍增探测器,特征是:利用新结构硅光电倍增探测器表面电阻层的分流效应来确定光信号的位置,探测器表面有2个或4个独立的电极。当光子入射到探测器中工作于击穿电压之上的APD单元时,雪崩倍增电流经表面均匀连续的电...
韩德俊
李晨晖
赵天琦
何燃
文献传递
硅光电倍增探测器
本发明涉及硅光电倍增探测器,特征是:利用新结构硅光电倍增探测器表面电阻层的分流效应来确定光信号的位置,探测器表面有2个或4个独立的电极。当光子入射到探测器中工作于击穿电压之上的APD单元时,雪崩倍增电流经表面均匀连续的电...
韩德俊
何燃
李晨晖
文献传递
蓝紫光增强硅光电倍增器的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弱光探测器在医学及空间测探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用途,硅光电倍增管(Si PM)作为弱光探测器有着优异的性能。所研制的体电阻淬灭Si PM,具有良好的单光子探测性能。提高了体电阻淬灭Si PM在蓝紫光区(360~420 nm)的探测效率,提出了一种深槽隔离结构的Si PM探测器,通过模拟优化了器件结构,并取得了初步实验结果。
霍林章
谭何盛
何燃
赵天琦
王瑞恒
梁琨
韩德俊
杨茹
关键词:
探测器
p on n结构蓝紫光增强硅光电倍增管的设计与研制
硅光电倍增管(Si PM)因其良好的性能正在替代光电倍增管,与闪烁体结合成为新一代闪烁探测器,广泛应用于核探测领域。常用的闪烁体NaI(T1)、CsI(Na)的发射光谱峰值分别在410nm和420nm,性能更加出色的闪烁...
谭何盛
刘荣丹
李佰成
何燃
赵天琦
王瑞恒
贾建权
苗泉龙
梁琨
韩德俊
杨茹
文献传递
蓝紫光增强硅光电倍增器的研究
弱光探测器在医学及空间测探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用途,硅光电倍增管(SiPM)作为弱光探测器有着优异的性能。北京师范大学新器件实验室研制成功的体电阻淬灭SiPM 具有良好的单光子探测性能,本文的工作旨在提高体电阻淬灭Si...
霍林章
谭何盛
何燃
赵天琦
王瑞恒
梁琨
韩德俊
杨茹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