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寒
- 作品数:19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脂肪肝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1999年
- 目的研究分析脂肪肝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利用计算机储存的干部体检资料,分别检索出脂肪肝患者的有关信息,与同年受检的相应人群作比较,研究分析脂肪肝与年龄、高血脂症、饮酒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脂肪肝的检出率有居高不下的趋势,高脂血症与无高脂血症人群相比较,脂肪肝的检出率显著增高,其中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存在密切相关;饮酒者与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检出率较高,但统计学上差异不明显。<60岁年龄段的脂肪肝检出率大于≥60岁年龄段。结论脂肪肝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应加强对脂肪肝的防治工作。
- 吴寒戴嘉张燕梁英妹李惠芳
- 关键词:脂肪肝检出率饮酒发病率体检资料
- 心率变异性在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 利用动态心电图观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方法 47例糖尿病患者和49例正常对照组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HRV时域分析指标为: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ANNindex)及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结果 糖尿病患者HRV的各参数指标SDNN(86.06±35.97)ms、SDANNindex(77.83±34.72)ms、rMSSD(21.11±18.20)m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眼低病变的患者各参数指标较无并发症者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糖尿病组rMSSD病变发生率最高(46.81%),这与糖尿病早期出现迷走神经病变相一致.结论HRV作为一种测量心脏自主神经的定量检测方法,具有灵敏、简便、无创伤性的特点,为早期发现糖尿心脏自主神经障碍,及早防治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
- 戴嘉吴寒庄亚纯陈美华陈涤
-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HRV心率变异性标准差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观察被引量:1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以及粥样斑块与各种危险因子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6 8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结果 内膜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空腹胰岛素水平、2 4h尿白蛋白定量明显增加 (P <0 .0 5 ,P <0 .0 1) ,并且随着内膜增厚程度的加重 ,这种增加越明显 ,而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 (P <0 .0 5 )。空腹、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 2h胰岛素、血脂各项指标在各组间变化不明显。内膜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年龄 ,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史的百分比 ,高血压病程 ,收缩压 ,舒张压值均有明显增高 (P <0 .0 5 ,P <0 .0 1)。吸烟人数百分比、糖尿病病程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IMT增厚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 ,这与他们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低胰岛素敏感性以及有较高的尿白蛋白水平有关 。
- 戴嘉蔡竞蕙吴寒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老年人
- 老年高血压病动态血压与尿系列蛋白的关系被引量:5
- 2000年
- 采用酶免疫法测定100例老年高血压病和正常对照组30倒尿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以及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正常(A组)47例,异常(B组)53例。 B组的 24 h收缩压(S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收缩压负荷(SBP-L)、舒张压负荷(DBP-L)均明显高于A组(P<0.05或<0.01),且B组的尿Tf、Alb、IgG、NAG、RBP显著升高(均为P<0.01)。结果表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患者夜间血压持续在较高的水平,具有较高的血压负荷,故肾脏损害严重。了解血压节律的变化,对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具有一定的意义。
- 沈华李莹戴嘉吴寒
- 关键词:高血压尿蛋白排泄动态血压老年人
- 老年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和尿系列蛋白的关系被引量:2
- 1999年
- 沈华李莹戴嘉吴寒
-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动态血压尿蛋白
- 海捷亚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3年
- 蔡竞蕙戴嘉梁英妹吴寒
- 关键词:海捷亚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 老年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46 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其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易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近年来临床确诊的46例报告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梁英妹沈华陈涤吴寒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老年人
- 原发性高血压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及意义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检测老年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和可溶性血管间粘附分子 1(sVCAM 1)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方法 用ELISA法测定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正常老年人、正常年轻人血清sICAM 1和sVCAM 1的浓度。 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血清sICAM 1和sV CAM 1的浓度高于正常老年人和正常年轻人 (P <0 0 1) ;另外正常老年人的sICAM 1和sVCAM 1的水平高于正常年轻人 (P <0 0 1) 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sICAM 1,sVCAM 1的水平明显升高 ,提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存在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我们认为血清sICAM 1,sVCAM
- 沈华蔡竞蕙梁英妹吴寒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乌灵胶囊治疗伴轻中度抑郁焦虑症状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对伴轻、中度抑郁焦虑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老年患者的疗效,并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方法,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为对照药物。26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被随机分成试验组(145例)和对照组(121例)。试验组给予乌灵胶囊口服,3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口服,1片,每日1次,疗程均为6wk。同时2组受试者均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型及症状酌情给予抑酸、促动力、助消化药物。观察2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根据副反应量表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在治疗2、4及6 wk末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6wk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4、6wk末试验组的HAMD评分和HAMA评分的减分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6wk末PSQ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2组间PSQI评分的减分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均无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乌灵胶囊治疗伴轻、中度抑郁焦虑症状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 陈洁郑松柏陈咸川钟远方宁远潘志红盛净张玉胡家安董福轮吴寒应赛亚张文俊
- 关键词:焦虑乌灵胶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随机对照试验
- 老年高血压病人尿系列蛋白测定的意义被引量:4
- 1998年
- 沈华吴寒许群梁英妹樊萌陈涤吴亚农傅娟芳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蛋白测定病人人尿排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