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合肥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0~6岁儿童血中5种元素与儿童体格、智能、行为发育的关系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血中5种元素含量与0-6岁儿童体格、智能、行为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BH5300原子吸收光谱仪对751名0-6岁儿童进行血中铜、锌、钙、镁、铁等元素含量检测和体格发育测量,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CDCC)对299名0-2岁儿童进行智能发育检查,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3-6岁452名儿童进行行为发育调查。结果:婴幼儿血中锌含量明显低于学龄前儿童,钙明显高于学龄前儿童;血锌随着体重评价等级的增高呈下降趋势;血中锌和铁含量与儿童运动发育指数(PDI)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锌含量与智能发育指数(MDI)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儿童血中钙、锌含量与年龄有关,锌和铁含量对儿童智能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 于爱萍李培培高明娟孙瑜李辉杨丙立周玲张黎明
- 关键词:体格发育
- 缺铁性贫血儿童血清5种元素变化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缺铁性贫血(IDA)儿童血清元素变化。方法:采用BH 5100原子吸收光谱仪对149名儿童进行了血清铜、锌、钙、镁、铁等元素含量检测,其中被确诊为IDA的74例,被列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合肥市妇幼保健所体检的健康儿童75例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镁、铁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男童病例组镁、铁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女童病例组中铜、镁、铁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含量和锌含量在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A患儿5种元素含量存在异常,铁、镁含量低于正常儿童。做好不同年龄的膳食指导对预防元素缺乏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小儿铁缺乏要及时纠正,以免影响小儿体格和智能发育。
- 李培培于爱萍李辉杨丙立高明娟孙瑜周玲张黎明舒服常
-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体格
- 安徽省0-6岁儿童血中5种元素正常参考值探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建立安徽省0-6岁儿童末梢血钙、镁常量元素和铜、锌、铁微量元素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按照地理分布和经济水平选取合肥市4个主城区、肥东县、长丰县、肥西县以及铜陵市铜陵县和宿州市萧县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健康儿童9630名,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中钙、镁、铜、锌、铁元素含量。结果各年龄组间钙、铜、锌、铁元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组不同性别铜元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不同性别镁、铜、锌和铁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儿童末梢血5种元素含量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建立应综合考虑地域、年龄和性别等因素。
- 孙瑜傅苏林于爱萍李辉李培培杨丙立周玲
- 关键词:微量元素末梢血
- 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对比研究3种不同的梅毒临床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筛选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方法。方法采用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5例梅毒患者和55例非梅毒患者。结果 3种检测方法 TPHA、TPPA、ELISA的临床敏感性分别为:91.2%、97.8%、98.7%,特异性分别为:96.3%、98.5%、98.2%。TP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ELIS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好,与TPPA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HA临床敏感性稍差,与TPPA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特异性尚好,与TPP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A、ELISA均为临床较好的梅毒诊断检测方法。
- 夏玉玲李辉周玲程丽
- 关键词:梅毒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