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 作品数:13 被引量:3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理学 电子电信 更多>>
Ti/Al层状复合涂层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热压扩散焊接工艺,分别在不同焊接时间条件下制备了结构为Ti/Al/Ti/Sn O2+Sb2O3/Pb O2的层状复合涂层电极,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了Ti/Al基体的组织结构和表面形貌,采用四探针法测量了复合电极基体电阻并测试了电极加速寿命。结果表明:基体焊接时间为120 min时,制备的Ti/Al基复合涂层电极表面活性物质Pb O2颗粒尺寸均匀细小且比表面积大,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与传统的Ti/Sn O2+Sb2O3/Pb O2相比,电阻率仅为纯Ti的1/10。加速寿命试验测得的电极寿命达46 h,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张瑾 竺培显 周生刚关键词:界面电阻 钛-铜基阳极表面电势分布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2011年 提出利用钛-铜层状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钛电极单一钛基体,对比研究其涂层电极与传统钛涂层电极的性能差异,分析了电极的表面电势分布和线性扫描伏安(LSV)曲线。结果表明:钛-铜基涂层电极对基体材料的改进,提高了电极的导电性,有利于均化电极表面电势分布和电流分布,提高了极板的电催化活性,同时具有优良的高电流密度反应稳定性。应用于电解工业时,钛-铜基涂层电极能有效地降低槽电压,提高工作电流密度,从而提高电流效率和时效产率。 黄文芳 竺培显 杨秀琴 周生刚 许健 张瑾关键词:不溶性阳极 电势分布 电催化活性 真空吸铸法对新型复合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提高涂层钛阳极(DSA)的导电性能,改善电化学催化性能,使其外层仍保持Ti的耐腐蚀性和电化学性能,从基体材料的组成结构入手,提出了以铝为内心,外层由钛包覆的层状复合电极材料。并根据材料复合技术理论,采用真空上引吸铸工艺,成功制得了理想的DSA层状复合材料。在铝液温度为780℃,模具温度为250℃时,界面结合良好。所制得的Ti/Al复合材料可以很好的改善电极的导电性能、催化性能,同时保持原有的耐腐蚀特性。 张瑾 竺培显 杨秀琴 何远怀 黄文芳关键词:复合材料 冶金结合 液固包覆法制备Al-Pb层状复合材料及其界面研究 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键参数函数理论分析了第三组元Bi或Sn作为Al-Pb非混溶体系实现冶金结合一体化的可行性,并采用液-固包覆成型的方法制得了Al-Bi-Pb及Al-Sn-Pb层状复合材料,通过SEM、EDS等检测手段分析研究试样的显微组织,并讨论了界面的扩散现象。结果表明:第三组元Bi或Sn的引入将Al、Pb的混合焓ΔHmin降低到零以下,在扩散动力学作用驱使下使各元素间在界面处发生了迁移和互扩散,形成了成分调控区,表现为一条状的均质固溶体带,实现了Al与Pb之间的冶金结合。 竺培显 周生刚 孙勇 黄文芳 杨秀琴 许健 张瑾关键词:层状复合材料 不同冷凝条件下电弧气化法制备纳米锡粉 2010年 采用直流电弧法在不同冷却介质中分别制备了纳米Sn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形貌、粒度等进行表征。发现在液体松油醇冷却条件下制备出的粉末粒径较小,粒径均匀,平均约为60nm,形貌为球形,且纯度较高;而在Ar气的冷却条件下制备的粉末粒径较大,平均约为65nm,有少量氧化。通过对粉末的形核长大机理进行分析讨论,认为温度梯度、饱和度是形核长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相同的制粉条件下,以松油醇为冷却介质能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有助于获得较高的形核率,抑制粉末的长大,可制得较细的纳米Sn粉末。 张瑾 竺培显 周生刚 孙丽达 黄文芳 杨秀琴 许健关键词:冷却介质 Ti-Al-Ti层状复合电极材料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熔融金属浸镀得到Ti-Al层状板材,并利用浇铸复合的方法制备了Ti-Al-Ti层状复合材料,通过四探针法、扫描电镜(SEM)、能谱(EDS)、抗弯曲性能试验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表面浸镀Al层,实现了Ti与Al之间的冶金结合;所制得的Ti/Al层状板材与纯Ti相比,电阻降低50%~80%;采用浇铸法得到Ti-Al-Ti层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满足机械加工需求。因此,Ti-Al-Ti层状复合材料替代纯Ti作为涂层钛阳极(DSA)的基体金属,在保持纯Ti阳极优点基础上,显著降低电阻,从而改善DSA的电化学催化性能。 杨秀琴 竺培显 黄文芳 周生刚 许健 张瑾 马会宇关键词:层状复合 TI-AL 浸镀 浇铸 一种新型圆柱型谐振腔用于闪蒸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工业废水的处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圆柱形谐振腔用于微波闪蒸腔体结构。本文首先通过波导理论推导了圆柱谐振腔中的电磁场分布,其次编程计算出圆柱谐振腔体中模式数分布对腔体设计的影响,最后利用HFSS仿真软件对腔体结构及其馈口的位置进行了优化,并最终根据优化结果制造出第一代闪蒸腔体。采用微波闪蒸技术和常规闪蒸技术处理含Zn2+和硫酸的废水,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微波闪蒸技术要优于常规闪蒸,并且闪蒸效果良好。 陈华 巨少华 张瑾 张利波 郭胜惠Ti/Al复合电极基体材料的界面扩散层 被引量:4 2013年 用固-固热压扩散焊接复合法制备Ti/Al复合电极,通过SEM、EDS、四探针法及电化学测试等技术对样品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与传统Ti电极对比研究了Ti/Al复合电极的性能。结果表明:焊接温度为540℃、保温时间为90 min制备的Ti/Al复合界面为结构稳定、导电性能优异的TiAl3单一物相层。此时复合电极的界面电阻最低,电化学性能最佳。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出4种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焓大小的排序为Ti3Al 张瑾 竺培显 代建清 周生刚 曹勇关键词:复合材料 TI 第一性原理 新型Ti/Al复合基体对传统Ti基PbO_2电极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2 2015年 对比研究新型Ti/Al复合基体电极Ti/Al/Ti/SnO2+Sb2O4/PbO2和传统纯Ti基体电极Ti/SnO2+Sb2O4/PbO2的性能差异。通过改变Ti/Al复合基体的制备温度,探索制备新型电极的最佳工艺条件。运用SEM、EDS和XRD表征Ti/Al基体界面层与电极表面β-PbO2活性层的物相形貌。结合电化学测试技术,分析基体制备温度对电极电化学性能及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Ti/Al复合基体的电阻率仅为纯Ti的1/10,该电极β-PbO2层的晶粒趋于细化且均匀,活性层比表面积增大,电化学性能均好于纯Ti基体电极。其中,在540℃获得的Ti/Al基体复合界面相为TiAl3,该复合基体电极的性能最佳。电极电阻较纯Ti基体电极降低43%,极化电位下降18%,在0.2 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位降低了320 m V。经强极化测试,该电极具有最大的交换电流密度j0与最低的析氧超电压η,工业使用寿命长达10.4年,高出传统电极50%,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瑾 竺培显 代建清 周生刚 曹勇关键词:电化学活性 微波加热均匀性改善及微波闪蒸多模腔体优化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有色金属废水处理难题,蒸发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改善微波加热均匀性和微波闪蒸效率.根据微波谐振腔的腔壁微扰理论,结合准光学腔的稳定性条件,对圆柱形的微波闪蒸装置的结构进行更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准光学微波闪蒸多模腔体.通过分析给出了微扰程度对反应腔体内场分布的影响,在微扰限度内,通过优化改善腔体内的谐振模式数分布,改善微波加热的均匀性,获得最优化的腔体尺寸,并利用基于有限元算法的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微扰前后闪蒸腔体内的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基于理论设计的新型准光学微波闪蒸多模腔体内场分布更均匀,场强更强,热点现象明显减弱,可以有效避免蒸发加热过程中的过冷或过热现象. 张瑾 陈华 樊则宾 吴光敏 赵建军 巨少华关键词:微波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