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熙
-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操作过程中椎动脉颅内端狭窄段斑块脱落后血流显著改善
- 一部分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即使强化药物治疗后仍旧反复TIA或者脑卒中发作,这种情况下需要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分为单纯球囊扩张,或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我们报道一例药物强化治疗后仍旧不断后循环脑卒中发作、意识进行性恶化的左侧...
- 赵蓉刘枫荻赵蕾潘辉李正熙刘建仁
- 寒冬时节莫忘呵护脑血管
- 2023年
- 我们的脑子负责干什么?说话要动脑子吗?思考问题要动脑子吗?指挥身体活动要靠脑子吧?记忆要不要靠脑子?我们的脑子功能可多了。大脑之所以能负责这么多重要的事情,是因为有很多很多脑细胞在工作。不同区域的脑细胞负责指挥不同的事情:这个指挥手脚活动,那个指挥说话;这个负责记忆,那个负责思考。
- 李正熙
- 关键词:脑细胞脑血管指挥寒冬时节干什么
- 改良性手法压迫法治疗股动脉Seldinger穿刺后假性动脉瘤一例被引量:4
- 2013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因“左侧肢体乏力6d余”于2012年10月6日入院,2012年10月113下午14时许于活动时突觉左侧肢体乏力,行走略不稳,无恶心呕吐,无胸闷黑嚎,无四肢抽搐等。当时未予重视。
- 李正熙方洁唐学梅董幼镕刘建仁
-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股动脉压迫法改良性手法肢体乏力
- 动静脉联合血管再通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观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动静脉联合血管再通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分]8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单纯静脉溶栓治疗的62例患者归为溶栓组;将静脉溶栓后无好转再行动脉内支架取栓治疗的21例患者归为取栓组。对两组进行疗效和安全性比较:1治疗7 d时比较两组NIHSS及改良Rankin(m RS)评分;2比较治疗后24 h的出血转化率和治疗后7 d的病死率。结果溶栓组和取栓组基线特征除高血压病史外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7 d,NIHSS评分和m R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治疗后24 h头颅CT显示出血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 d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取栓治疗的安全性与静脉溶栓治疗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且疗效未见比静脉溶栓治疗更好,可能与取栓治疗时间存在延误有关。
- 方洁唐学梅王硕郑博李正熙孙旭红吴菁方晶陆勤董幼镕翟宇张鑫潘辉刘建仁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
- 神经干细胞对致脑炎T细胞免疫调控作用机制研究
- 目的 :通过体外共培养的方法明确神经干细胞(NSCs)对多发性硬化(MS)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髓鞘特异性CD4+T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从孕14天C57BL/6小鼠胚胎大脑皮层获取...
- 刘明媛李正熙管阳太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神经干细胞细胞因子
- 文献传递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06年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GCSF可应用于心肌保护和神经保护等领域。本文主要描述GCSF在神经保护研究中的进展。大鼠脑内存在GCSF及其受体的表达。GCSF可以减小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缺血灶,并可减轻脑出血动物模型和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炎的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抗凋亡、抗炎症、促进血管生成及促进神经祖细胞分化等多种途径。
- 李正熙肖保国吕传真
-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神经保护
- 多发性硬化的免疫调节与神经修复的实验研究
- 管阳太张光先吴帅刘明媛李正熙花美仙朱德生
- 该项目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细胞治疗领域。神经系统脱髓鞘损伤在战伤中较为常见。自身免疫损伤机制可能是各类辐射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晚期病变的主导机制。该类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药物,但是,药物都只对部分病人有效,仍有...
- 关键词: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病理机制神经修复免疫调节
- S-057 G-CSF参与了低剂量LPS诱导的神经保护作用
- 李正熙李琴英吕传真肖保国
- 多发性硬化2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
- 目的总结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2005年修正版的McDonald诊断标准,对我院2000至2002年间诊断为MS的住院患者重新评估,并就其中符合临床确诊的21例MS患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归纳。
- 李正熙刘明媛管阳太
- 文献传递
- 炎性脱髓鞘损伤的免疫调节与修复
- 管阳太张光先李正熙刘明媛朱德生吴帅花美仙
- (1)任务来源:《VIP诱导的DCs对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作用及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8年至2011年,项目编号30870875。(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多发性硬化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
- 关键词: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干细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