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飞
- 作品数:16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类生物碱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九子连中的新生物碱及其提取分离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次从土家族民族药九子连(陕西七药马牙七)的根茎中分离得到了一种生物碱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Sub>20</Sub>H<Sub>26</Sub>N<Su...
- 张海龙高阳杨敏飞张昌龙鲍和刘杏
- 文献传递
- 老山芹总香豆素抗代谢综合征的应用及其提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山芹总香豆素抗代谢综合征的应用及其提取方法,属于天然产物化学领域。老山芹总香豆素的提取方法,包括:1)将老山芹干燥根,用醇溶液或水冷浸提取后,药渣继续回流提取,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老山芹总提物浸膏或...
- 张海龙高阳杨敏飞
-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菲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解决现有抗肿瘤药物虽种类较多,但仍然存在价格高昂,患者使用负担重,且副作用大,尤其是部分抗肿瘤药物的提取来源和产量有限,无法通过全合成进行大规模生产,造成量产推广困难的技术问题...
- 张海龙杨敏飞张昌龙鲍和高阳
- 老山芹根中亲脂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分析老山芹根的亲脂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法对其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从老山芹根中鉴定出了33个化合物,并确定了其相对含量,其中石油醚部分鉴定出19个化合物,氯仿部分鉴定出14个化合物。结论老山芹根中亲脂性化学成分主要为长链醇、甾醇和香豆素类化合物。
- 高阳杨敏飞苏娅萍霍雅玉米洁王欣芮尤晓娟张海龙
- 关键词:亲脂性成分GC-MS香豆素
- 鄂药坎库拉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阐明鄂药坎库拉(Heracleum dissectum Ledeb.)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OD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现代分离技术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对坎库拉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坎库拉中分离鉴定出12个化合物,分别是5-羟甲基糠醛(1),1-O-isopropyl-β-D-glucopyranoside(2),1-O-propyl-β-D-glucopyranoside(3),betulalbuside A(4),1-O-isobutyl-β-D-glucopyranoside(5),isopraerosidⅣ(6),heratomol-6-β-D-glucopyranoside(7),腺苷(8),尿苷(9),独活属醇(10),isogosferol(11)和佛手柑内酯(12)。结论这12个化合物包括5个香豆素、3个脂肪醇苷、2个核苷、1个单萜苷和1个糠醛,其中化合物1、2、3、4、5、6、8、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杨敏飞杨敏飞刘杏高阳高阳
- 关键词:民族药化学成分香豆素
- 一种从马牙七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马牙七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从陕西“七药”“马牙七”的根茎中分离得到了一种生物碱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Sub>25</Sub>H<Sub>38</Sub>...
- 张海龙鲍和张昌龙杨敏飞高阳
- 文献传递
- 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天然提取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解决现有降糖药虽种类较多,但仍然存在副作用大、对并发症疗效不佳,且随用药时间延长,易出现耐药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 张海龙高阳鲍和张昌龙杨敏飞刘杏
- 文献传递
- 一种从马牙七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马牙七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从陕西“七药”“马牙七”的根茎中分离得到了一种生物碱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Sub>25</Sub>H<Sub>38</Sub>...
- 张海龙鲍和张昌龙杨敏飞高阳
- 文献传递
- 华山松松节的化学成分及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华山松松节的化学成分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对提取物和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结果从松节提取物的石油醚部分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海松-7-烯-18-酸(1),唐松酸(2),3β,21α-二甲氧基锯齿石松-14-烯(3),3β-甲氧基-21α-乙酰氧基-锯齿石松-14-烯(4),3-甲氧基-锯齿石松-14-烯-21-酮(5),β-谷甾醇(6),胆甾醇肉豆蔻酸酯(7)和山嵛酸(8)。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该化合物的碳谱数据;化合物1和2具有一定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
- 高阳孙凡森苏娅萍杨敏飞姜会敏李教社张海龙
- 关键词:华山松二萜痛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剂通痹化瘀膏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初步阐明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剂通痹化瘀膏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对通痹化瘀膏的有效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通痹化瘀膏有效部位中分离鉴定出14个化合物,分别是花椒素(1)、2-methoxyfuranoguaia-9-ene-8-one(2)、棕榈酸(3)、2-methoxy-5-acetoxy fruranogermacr-1(10)-en-6-one(4)、sarcophytol M(5)、ntetradecanyl oleate(6)、alismol(7)、2-methoxy-8,12-epoxygermacra-1(10),7,11-trien-6-one(8)、bis(2-ethyloctyl)phthalate(9)、(24S)-24-ethylcholest-5-en-3β-ol(10)、myrrhterpenoid E(11)、okilactomycin D(12)、bis(2-ethylhexyl)benzene-1,2-dicarboxylate(13)和5-羟甲基糠醛(14)。结论这14个化合物包括7个萜类、3个芳香族化合物、2个脂肪酸或酯、1个甾体和1个糠醛。本研究是首次对院内制剂通痹化瘀膏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
- 杨敏飞杨敏飞黄小强职利琴鲍和鲍和王瑞王瑞荣真吉于春萍王儒月高阳高阳
- 关键词:院内制剂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