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爱青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信号
  • 3篇蝙蝠
  • 2篇电源
  • 2篇电源管理
  • 2篇电源管理单元
  • 2篇信号特征
  • 2篇在线识别
  • 2篇声信号
  • 2篇生态学
  • 2篇嵌入式
  • 2篇嵌入式微处理...
  • 2篇微处理器
  • 2篇回声定位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改革
  • 2篇分歧
  • 2篇超声
  • 2篇超声波监测
  • 2篇处理器
  • 2篇电源管

机构

  • 9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林爱青
  • 5篇江廷磊
  • 4篇冯江
  • 3篇王磊
  • 2篇郭景富
  • 2篇董永军
  • 1篇宋传涛
  • 1篇唐占辉
  • 1篇由玉岩
  • 1篇王咏
  • 1篇边红枫
  • 1篇孙克萍
  • 1篇刘颖
  • 1篇刘森

传媒

  • 2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兽类学报
  • 1篇高校实验室工...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高校实验室科...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大蹄蝠声信号的地理进化
揭示生物表型种群分歧的影响因素与进化驱动力是进化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一基本目的。声信号是动物个体交流、感知外界环境的基本手段。动物声信号普遍存在地理变化现象,是研究种群分歧、生态位分化、物种形成等进化与生态过程的良好模型。...
林爱青
关键词:翼手类声信号回声定位遗传漂变
一种便携式蝙蝠超声波监测与在线识别终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蝙蝠超声波检测与在线识别终端,它包括:电源管理单元、声波采集处理单元、嵌入式微处理器单元、存储单元和触控显示单元;电源管理单元采用高效低功耗稳压电源,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声波采集处理单元采用MEMS...
董永军高文卓时梦瑶李丞轩江廷磊郭景富林爱青刘月亭王磊
分散-集中混合式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4年
野外实习是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普通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内容广博且实践性强。传统集中式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具有许多优点,但在出现极端天气、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等特殊情况下难以开展。针对这一难题,本教学团队进行了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线上与线下、分散实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野外实习新模式,调整了实习内容,改变了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解决了特殊情况下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师指导难、学生学习难、实习选址难等问题,有利于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林爱青王咏江廷磊边红枫吴东辉
关键词:普通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
分子生态学课程建设与实践被引量:2
2017年
分子生态学是生态学领域新兴的交叉学科,是我校生态学专业本科生新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主要以分子标记方法与原理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应用为核心教学内容。在分析分子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优化了该课程教学体系。调整了分子生态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学分,建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建构了完善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内容体系,并探索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课程改革与实践。
孙克萍江廷磊林爱青刘颖冯江
关键词:分子生态学本科生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马铁菊头蝠幼蝠能够辨别种群间回声定位声波差异被引量:1
2017年
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普遍存在地理变化,然而尚不清楚幼蝠在扩散前能否辨别不同种群间的声波差异。本文采用"双选择声学回放实验",研究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幼蝠(1月龄)对回声定位声波地理变化的辨别能力及行为反应。采用4个行为参数衡量幼蝠对本种群(CC)与外种群(JN)回声定位声波的行为反应:每一回放室飞入的次数、飞行时间、停留次数、探测时间。Mann-Whitney U tests表明,马铁菊头蝠1月龄个体对回放声波的行为反应,除每一回放室停留的次数外,其他3个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在本种群声波回放室(CC)的飞行次数和时间以及探测时间均高于外种群声波回放室(JN)。对4个行为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Mann-Whitney U tests表明,回放本种群声波(CC)与外种群声波(JN)之间,第一主成分得分(PC1)存在显著差异(P<0.01)。配对T检验表明,幼蝠对本种群声波反应更加强烈(PC1:t10=5.25,P<0.001;PC2:t10=2.34,P<0.05)。本研究说明马铁菊头蝠幼蝠能够辨别不同种群间回声定位声波的差异。
侯淋淋林爱青冯江
关键词:回声定位声波马铁菊头蝠
柯氏长耳蝠中国再发现
2025年
2022年7月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矿洞中,用雾网捕获8只(2只雌性,6只雄性)长耳蝠。体型中等,属长耳蝠属体型最大的物种之一,面部裸露,耳大,耳郭和翼膜均为浅棕色微透明状,耳屏较耳郭色浅,背毛棕黄色,腹毛浅灰色至白色。其头骨前额区以及颅顶部有明显的凹陷,具大听泡,齿式为:2.1.2.3/3.1.3.3=36,上颌外门齿和第一前臼齿微小,下颌第二前臼齿略小于下颌第一前臼齿。上述特征与柯氏长耳蝠(Plecotus kozlovi)的特征一致。通过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的遗传差异和系统发育分析,支持基于形态学的鉴定。本研究为柯氏长耳蝠在中国的野外活体采集记录和再发现,证实该种现存于中国,丰富了中国翼手目物种记录。
李易航李彦男李仲乐冯江林爱青
关键词:翼手目再发现
江苏省蝙蝠新纪录——皮氏菊头蝠被引量:1
2009年
2008年5月在江苏省采到8只蝙蝠,经鉴定为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为该省翼手目新纪录,这意味着我国大陆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均有该物种分布。江苏样本比文献记载的其他地区样本体重稍轻,体型略小,但回声定位声波主频率略高,符合菊头蝠主频率与体型大小成负相关的普遍规律。
林爱青王磊刘森由玉岩冯江
关键词:蝙蝠
生态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对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作用研究
2023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高等教育生态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其中本科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是高校亟待思考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生态学本科专业排名与其培养方案设置、学科排名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仅总学分与生态学专业排名分值显著负相关,学科排名与生态学专业排名分值显著正相关。虽然生态学本科专业排名并不一定能真正反映其人才培养质量,建议高校加大对生态学学科建设的力度,基于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和提高解决生态学问题能力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江廷磊江廷磊宋传涛唐占辉肖艳红宋传涛
关键词:生态学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一种便携式蝙蝠超声波监测与在线识别终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蝙蝠超声波检测与在线识别终端,它包括:电源管理单元、声波采集处理单元、嵌入式微处理器单元、存储单元和触控显示单元;电源管理单元采用高效低功耗稳压电源,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声波采集处理单元采用MEMS...
董永军高文卓时梦瑶李丞轩江廷磊郭景富林爱青刘月亭王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