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向东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脱硫
  • 3篇硫酸铵
  • 3篇氨法
  • 3篇氨法脱硫
  • 2篇烟气
  • 2篇烟气脱硫
  • 2篇乙烯
  • 2篇乙烯废碱液
  • 2篇湿法
  • 2篇湿法烟气
  • 2篇湿法烟气脱硫
  • 2篇气脱
  • 2篇热态
  • 2篇冷态
  • 2篇硫酸铵溶液
  • 2篇碱液
  • 2篇废碱
  • 2篇废碱液
  • 2篇出料
  • 1篇蛋白质复性

机构

  • 6篇上海大学

作者

  • 6篇范向东
  • 5篇顾晓婧
  • 5篇万皓
  • 4篇何仁初
  • 2篇袁义
  • 2篇孙在柏
  • 1篇赵翠莲
  • 1篇刘丽兰
  • 1篇陈丹
  • 1篇李培生

传媒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化学工程与技...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几种消泡剂在乙烯废碱液脱硫过程中的消泡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乙烯废碱液作为脱硫剂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硫效率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吸收浆液发泡溢流是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它对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不利。乙烯废碱液有一定的发泡趋势,其发泡高度受溶液温度和气流速度的影响。乙烯废碱液中加入消泡剂TEGO-106,消泡效果最好,泡沫高度从27 cm降到2.2 cm,消泡效率为92%。添加TEGO-106消泡剂的最佳浓度为25 ppm。
范向东顾晓婧何仁初万皓
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乙烯废碱液消泡剂
冷热态出料的湿式氨法脱硫浓缩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热态出料的湿式氨法脱硫浓缩工艺,脱硫塔通过气液分离隔板分为浓缩段和吸收段两个部分,原烟气在浓缩段对经过氧化后的硫酸铵饱和溶液进行浓缩后被洗涤增湿降温后进入吸收段,饱和硫酸铵溶液被不断浓缩,并有部分结晶体生...
何仁初万皓袁义顾晓婧范向东
乙烯废碱液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与控制的一体化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
何仁初万皓刘丽兰赵翠莲陈泾陈丹张慧珠顾晓婧吴冰李培生范向东孙在柏
技术领域:该项目主要研究乙烯废碱液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与控制的集成与工程化应用,属于能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涉及环保、装备、工艺与控制等学科领域的交叉。主要研究内容:乙烯废碱液的成分分析及脱硫机理分析。基于乙烯废碱液的湿法烟气脱...
关键词:
关键词:烟气脱硫湿法脱硫
冷热态出料的湿式氨法脱硫浓缩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热态出料的湿式氨法脱硫浓缩工艺:脱硫塔通过气液分离隔板分为浓缩段和吸收段两个部分,原烟气在浓缩段对经过氧化后的硫酸铵饱和溶液进行浓缩后被洗涤增湿降温后进入吸收段,饱和硫酸铵溶液被不断浓缩,并有部分结晶体生...
何仁初万皓袁义顾晓婧范向东
文献传递
氨法脱硫中亚硫酸铵的氧化工艺参数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改变亚硫酸铵初始浓度、硫酸铵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混合液p H值、空气流量、催化剂浓度,研究氨法脱硫中亚硫酸铵氧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NH4)2SO3的浓度与(NH4)2SO3的氧化率成反比关系;初始(NH4)2SO4浓度越大,(NH4)2SO3氧化率越低;当反应温度为40~60?C时,随着温度的升高,(NH4)2SO3的氧化率不断增大;(NH4)2SO3氧化率受混合液p H值的影响,较合适的p H值为5.5;当空气流量为100~400 L/h时,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大,(NH4)2SO3的氧化率增大;随着催化剂Co SO4浓度升高,(NH4)2SO3氧化率增大.结合氨法脱硫工程实例考虑,当反应温度控制在50?C左右,(NH4)2SO3采用低浓度氧化,混合液p H值为5.5,空气流量为300 L/h,催化剂浓度较高时,(NH4)2SO3的氧化率较高.
顾晓婧何仁初万皓范向东
关键词:亚硫酸铵氨法氧化率
L-精氨酸助溶菌酶复性过程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测定复性后酶活性和计算蛋白复性收率,研究了L-精氨酸助溶菌酶的最佳复性条件,利用蛋白质的复性和聚集反应竞争三态动力学模型描述了L-精氨酸助溶菌酶复性动力学,在溶菌酶浓度为100~500μg.mL-1、L-精氨酸浓度为0~1.0 mol.L-1的条件下,分析了溶菌酶浓度及L-精氨酸浓度对复性动力学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L-精氨酸助溶菌酶复性符合三级聚集反应动力学,L-精氨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蛋白聚集体的生成速率,从而达到抑制蛋白沉淀、提高复性收率的效果。
范向东孙在柏
关键词:蛋白质复性溶菌酶L-精氨酸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