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瑾

作品数:34 被引量:20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7篇电针
  • 6篇针刺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肥大
  • 5篇穴区
  • 5篇穴位
  • 5篇缺血
  • 4篇心肌
  • 4篇神经元
  • 4篇糖尿病大鼠
  • 4篇经络
  • 3篇大细胞
  • 3篇神经系
  • 3篇神经系统
  • 3篇神经支
  • 3篇神经支配
  • 3篇体表
  • 3篇节段

机构

  • 19篇中国中医科学...
  • 15篇中国中医研究...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南加州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煤炭工业总医...

作者

  • 34篇蒋瑾
  • 13篇晋志高
  • 12篇逯波
  • 11篇张璐
  • 9篇罗明富
  • 8篇景向红
  • 8篇文琛
  • 8篇宋晓晶
  • 7篇张金铃
  • 6篇朱丽霞
  • 6篇陈淑莉
  • 4篇陈淑萍
  • 4篇蔡虹
  • 4篇陈丁生
  • 4篇李继伟
  • 3篇韩振京
  • 3篇曹庆淑
  • 2篇刘俊岭
  • 2篇吉长福
  • 2篇白万柱

传媒

  • 12篇针刺研究
  • 5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中国针灸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解剖学杂志
  • 1篇World ...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第四届全国糖...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PP17肽对SAM鼠脑内Bcl-2和Caspase-3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
2005年
陈淑莉赵志炜张璐逯波蒋瑾晋志高盛树力
关键词:CASPASE-3APP17肽凋亡相关因子脑内SAMP10神经元数目
针刺大鼠“足三里”穴促肥大细胞在背根节(DRG)中分布的探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后背根节(DRG)内及周围是否存在肥大细胞;研究(AchE)乙酰胆碱酯酶-甲苯胺蓝(TB)组化染色在大鼠DRG内感觉神经元的表达。方法应用乙酰胆碱酯酶-甲苯胺蓝组化染色方法结合显微镜技术观察AchE及TB结合肥大细胞在DRG的分布。结果背根节内可能存在肥大细胞,兰紫色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DRG内及前根、后根、被膜等部位。结论背根节内可能存在肥大细胞。为探讨肥大细胞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规律提供形态学依据;为研究肥大细胞与神经系统之间的功能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蒋瑾罗明富宋晓晶
关键词: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形态和排布变化与血管网络走行分布的相关性观察——与血瘀症的可能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通过对雄性大鼠背部皮下组织内脂肪组织和血管网络分布的比较观察,探寻脂肪细胞体积和数量对血管网络空间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Wistar雄性成年大鼠5只,动物背部体表剃毛,剥取皮肤,做铺片固定,1%甲苯胺兰染色,显微镜观察和拍照。结果:在皮下组织内,脂肪细胞形态随血管拓扑结构变化而变化,接近或贴近血管的脂肪细胞的形状改变有规则,沿血管走行排列成行,构成血管穿行的隧道;在血管分叉处,脂肪细胞又恢复为球形;远离血管的脂肪细胞彼此排列无序,并多为球形。结论:脂肪细胞具有围绕血管形成动态空间或通道,随血管拓扑结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赵长龙蒋瑾宋晓晶罗明富
关键词:脂肪细胞
新月鱼体表的类穴位结构及其类经络分布(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新月鱼是否存在类穴位与类经络结构。方法:将成年新月鱼放入30μM DiA水溶液中3小时,再放入自来水中20分钟,然后经10%乙醚水溶液麻醉,在荧光显微镜下用B-2A组合滤光镜观察荧光标记。结果:在显微镜下标记物呈亮圆点状,大多标记物单个分布,部分标记物成簇(2—5个/簇)分布,规律地分布于身体各部。标记物在头部的分布围绕眼眶呈环状分布,在眼周后、下3/4象限呈两条弧线排列,至前上1/4象限汇合称一条弧线;在躯体部,可观察到标记物从背部到腹部沿躯干纵轴形成六条线,分别位于鱼背侧起第2、4、6、7、8、9排鱼鳞上,每条线上标记物最多可达22簇,少则7簇,每簇标记物1—5个。标记物在尾部呈3—4条排列。结论:1)新月鱼存在类穴位与类经络结构。2)动物皮肤感觉器官并不是均匀地分布于全身,而是若干感觉器官聚集成簇,若干簇又有规律的沿躯体长轴排列成线,类似于传统经络与穴位。
李继伟晋志高张璐蒋瑾
关键词:经络研究穴位研究
锦鲤鱼体表类穴位与类经络结构的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锦鲤鱼体表感受器与中医经络、穴位的相关性。方法:(1)将体长(4.0±0.4)cm的锦鲤鱼6条放入30μmol/L DiA水溶液中2 h,然后经2%乙醚水溶液麻醉,在荧光显微镜下用B-2 A组合滤光镜观察荧光标记。(2)将体长(8.1±0.6)cm的锦鲤鱼6条放入30μmol/L Di A水溶液中7 d,然后经2%乙醚水溶液麻醉,在荧光显微镜下用B-2 A组合滤光镜观察荧光标记。结果:(1)在显微镜下荧光标记物(体表感受器)呈亮圆点状,若干标记物聚集成簇,有规律地分布于体表各个部位。标记物在眼周围呈放射状,且沿鳃盖前后缘有线性分布;在躯体部,标记物沿身体长轴呈线性排列,共约14条。(2)长时间DiA浸染的锦鲤在荧光镜下还可辨清与感受器相连的神经纤维走向。结论:锦鲤鱼体表感受器的簇状分布及线性排列类似于中医的穴位与经络,其神经纤维趋向头侧并向体干侧线管前端汇聚,在体表形成一个以神经纵行走行为主的感觉系统,与经络的纵向传导相似,对经络研究有借鉴意义。
李继伟晋志高张璐蒋瑾
脱氢酶在心肌细胞的定位及缺血后的变化被引量:5
1994年
以NBT或MTT两种四唑盐作为受氢体,做了三种脱氢酶(SDH.LDH.G6PDH)在心肌细胞的定位.正常心肌中SDH只定位在线粒体,以MTT所显示SDH阳性线粒体十分丰富.在心肌细胞纵断.它们整齐地排列在肌丝区(肌原纤维)之间,其间隔排列与肌丝区的横纹似乎有关.在正常条件下线粒体以外的细胞器无SDH活性.LDH和G6PDH以组化方法也定位在心肌细胞的线粒体,但显示的形态与SDH反应有所不同.结扎冠状动脉左心室支30分钟后.脱氢酶方法可显示心肌细胞闰盘变宽.细胞肿胀、肌丝断裂,线粒体排列紊乱减少.缺血后电针组心肌细胞还有线粒体排列紊乱等病变.但比不针刺组要好.
文琛曹庆淑马慧敏蒋瑾韩振京陈淑萍
关键词:心肌细胞脱氢酶线粒体
“合谷”穴区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HRP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蒋瑾张璐
关键词:HRP法
大鼠“承山”穴的神经解剖学特征——霍乱毒素亚单位B结合荧光素488法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应用霍乱毒素亚单位B结合荧光素488(CTB—Alexa 488)新一代荧光示踪技术研究大鼠“承山”穴神经解剖学特征。方法:用微量注射器将5μL0.05%CTB—Alexa 488分别注入4只雄性SD大鼠“承山”穴。在40~48h后将动物灌流固定,取出脑、脊髓和双侧腰部脊神经节,并制成组织切片,后直接用荧光显微镜系统观察和记录被CTB-Alexa 488显示的神经标记。结果:被CTB-Alexa 488标记的神经元在荧光光栅450~490的条件下呈绿色,均位于示踪剂注入侧的相关神经组织中。其中标记的一级感觉神经元分布在L4-L5的脊神经节,而被标记的一级运动神经元呈柱状分布在L4-L5节段脊髓前角第Ⅸ层的中外侧部。结论:应用CTB-Alexa 488荧光示踪技术成功揭示了与“承山”穴相关的初级感觉和运动神经元在脊神经节和脊髓的分布规律。
朱新龙白万柱吴富东蒋瑾景向红
关键词:神经支配脊神经节脊髓
渴痹康对糖尿病大鼠脊髓水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变化的影响
2001年
为了观测糖尿病大鼠脊髓水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及渴痹康的疗效,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结果(1)造模3个月的糖尿病组(DM组)脊髓背角浅层CGRP的相对含量较正常组(ND组)明显下降(P<0.001),经渴痹康治疗后CGRP含量明显高于DM组(P<0.001)。造模6个月时CGRP含量与造模3个月相似。(2)造模3个月的DM组与ND组相比,脊髓腹角CGRP阳性运动神经元所占百分比显著减少,强度明显减弱(P均<0.001)。经渴痹康治疗后,CGRP阳性运动神经元所占百分比与正常大鼠相似(P<0.05),但强度减弱(P<0.01)。说明糖尿病大鼠脊髓背角浅层及腹角CGRP含量均下降,渴痹康治疗对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陈丁生文琛朱丽霞蒋瑾逯波王昕
关键词:糖尿病代谢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中医药治疗脊髓
电针对大鼠穴区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及肥大细胞分布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电针后大鼠皮下组织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及肥大细胞(mast cell,MC)分布,探讨电针刺激后穴区血管ICAM-1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与MC活性的关系。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和电针组,电针组给予双侧"足三里"穴电针刺激25min。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两组大鼠"足三里"穴区皮下组织ICAM-1mRNA的表达;同时用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染色并甲苯胺蓝复染法观察"足三里"穴区皮下组织MC的分布。结果:电针组"足三里"穴区组织ICAM-1mR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组穴区组织MC数和MC脱颗粒率均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增强正常大鼠穴区组织血管内皮ICAM-1mRNA的表达,ICAM-1对电针促进肥大细胞向穴区迁移、聚集具有一定趋化作用。
宋晓晶罗明富蒋瑾张金铃
关键词:皮下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1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