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英
- 作品数:20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饶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论中国英语本土化的内涵、特征及启示被引量:1
- 2016年
-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被广泛学习与应用。由于不同国家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意识存在诸多差异,导致英语中融入了更多的本土文化和地域色彩,产生语言变体,使英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伴相生,促使英语发生重大创新与变革。本文以"中国英语"为切入点,探讨中国英语本土化的内涵、特征及启示,力求促进中国英语健康发展、确保中外交流顺畅进行。
- 郭海英
- 关键词:中国英语本土化
- 对某些汉英“语病”流行的语言哲学解读
- 2016年
- 语病是指措词上的毛病,多指不通顺、有歧义或容易引起误会的语句。一般认为,"语病"是语言运用中的不正常状况或不正确状态,应该力求避免,但是实际上对"语病"现象需要认真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有不少明显存在的语病还在"流行"之列。用西方的语言哲学理论分析这些有"语病"的语言何以流行,探讨正确对待流行语病的态度,也许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黄姣玲郭海英
- 关键词:语病语言哲学
- 当代西方媒介下男性的“存”与“在”——基于《媒体与男性认同:男性特质的营造和重构》的调查被引量:1
- 2016年
- 在后工业时代,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转型,男性与女性的境遇和生存状态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其中,大众传媒对男性形象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媒体与男性认同:男性特质的营造和重构》一书深度剖析了西方媒介传播下的男性特质,探析了媒介对男性性别角色的营造与重构,尤其是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该书对中国男性媒介形象的探讨和研究颇具意义。
- 郭海英
- 关键词:西方媒介媒介形象
- 影响英语听力的因素及纠正措施被引量:3
- 2007年
- 影响听力的因素大致可分两大类: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中听力材料的语速、类型、学习者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非语言因素中学习者的心理因素、文化因素、认知策略等是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加强听力练习,同时把听与说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效率的听力教学。
- 蒋皓郭海英
- 关键词: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听力障碍
- 文学翻译教学中创造性叛逆的审美再现被引量:1
- 2018年
- 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的艺术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将创造性叛逆和翻译美学结合起来,这不失为翻译界的一大突破,不仅能够更好更深层次地忠实于原文,而且能充分再现原文美的风格、面貌和意蕴,帮助读者准确把握原作的内涵。
- 胡燕琴郭海英
- 关键词:翻译美学创造性叛逆文学作品
- 试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性
- 2013年
- 通过简要概括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历史和术语体系的演变过程,认为该理论的系统性主要在于:这一理论包含的"系统"和"功能"两大部分虽然自成体系,但又不能截然分开。系统语法既有系统意义,也有功能意义;功能语法论述语言功能,同时兼备系统功能。论文还图解了这一理论的语义系统和功能系统。
- 黄姣玲郭海英
-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系统语法功能语法语义系统
- 输出驱动下的大学口语有效性教学的策略被引量:1
- 2014年
- Swain的输出理论以及他所提出的输出的三大作用为我们的大学口语教学既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又提供了指导。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结合课本的词汇及语言的知识设计口语输出活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的目的,在语言的输出使用中自觉强化输入,教师通过有效的全面的评估手段和监督机制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进行干预。
- 郭海英
- 浅谈师范院校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 2011年
- 师范院校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科学定位教学目标;二是准确定位教学内容;三是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四是教师应成为学生写作的引导者;五是对学生写作采用多样化的评价。
- 郭海英
- 关键词:师范院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 英语教学中加强“BICS”探究
- 2015年
- "两种语言能力"特指Cummins提出的把人们的语言能力区分为基本交际技能("BICS")和认知/学习水平("CALP")两种能力。在二语习得的环境下,学生由于"BICS"欠缺而导致的学习困难比较严重。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加大培养学生"BICS"的力度,尊重语言习得规律,才有可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 郭海英黄姣玲
- 电视英语新闻节目的特色塑造——以《世界观察》为例
- 2016年
- 《世界观察》节目依托央视英语新闻频道,有着"中国观点"的目标定位,其选材虽然具有国际性,且涉及教育科技、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但无论节目的主持、报道、内容,还是议题的辩论、分析、升华,都具备明显的中国观点,并将国际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与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状况结合,有效反映出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彰显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良好国家形象。
- 郭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