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鹏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储层
  • 2篇盆地
  • 2篇孔隙
  • 2篇孔隙结构
  • 1篇压裂
  • 1篇压裂裂缝
  • 1篇震旦
  • 1篇震旦系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四川盆地
  • 1篇气藏
  • 1篇区块
  • 1篇维数
  • 1篇物性
  • 1篇相关系数
  • 1篇裂缝性
  • 1篇裂缝性气藏
  • 1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分形

机构

  • 5篇长江大学
  • 2篇西部钻探工程...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5篇陈鹏
  • 3篇李彦山
  • 2篇王新海
  • 1篇李梅
  • 1篇魏少波
  • 1篇陈岩
  • 1篇杨向同
  • 1篇张占松
  • 1篇张超谟
  • 1篇李国亮
  • 1篇张福祥
  • 1篇杨永刚
  • 1篇王金礼
  • 1篇徐会林

传媒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库车裂缝性砂岩气藏渗透率模型研究与应用
2015年
裂缝性气藏中孔隙介质包括压裂裂缝、天然裂缝及基质孔隙。考虑裂缝与基质间的物质交换,建立了考虑压裂裂缝的多重孔隙介质渗流数学模型,研制了裂缝性气藏压裂后生产动态模拟器。根据库车天然裂缝发育程度综合量化分类,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是影响压裂后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裂缝系统连通差、发育差的气藏,压裂后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增产效果。统计分析了裂缝参数与渗透率的关系,裂缝密度与测试渗透率相关性好,给出了裂缝密度与渗透率的关系,建立了渗透率地质模型。结合裂缝性砂岩气藏压裂井生产动态模拟器,通过拟合试采压力校正渗透率,打破了关井测试计算地层渗透率的传统做法。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所建立的多重介质渗流数学模型和渗透率地质模型是合理的,试采压力拟合精度高,校正渗透率准确且误差较小,为油田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陈鹏王新海张福祥杨向同李国亮王金礼
关键词:裂缝性气藏压裂裂缝数学模型数值模拟
应用压汞资料对长庆地区长6段储层进行分类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应用毛细管压力曲线可定性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根据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资料对储层进行分类。以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储层为例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为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根据储层物性和结构特征,将本层段分为3类储层。从而为该层的进一步合理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李彦山张占松张超谟陈鹏
关键词:孔隙结构储层分类长6段鄂尔多斯盆地
多井测井解释在SKZ油田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根据SKZ油田砂岩油藏的地质特点,以测井资料为依据,结合取心、岩电、测试等分析资料,应用测井多井解释技术,建立了SKZ油田砂岩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储层岩性、物性的平面变化特征。其研究结果与岩心物性数据及区域地质背景符合完好,为SKZ油田的经济可采储量评价提供了精度更高的测井储层数据。
陈鹏李梅李彦山
基于物性资料对长6储层进行分形结构研究
2008年
通过对长庆地区长6段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的深入研究,确定该地区此段储层属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结合孔隙结构分形性质,标定出了储层判别的分界点为渗透率0.1×1-0 3μm2、孔隙度为11%。使得以后该储层的分类研究更加省时省力,为该层以后的合理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李彦山杨永刚陈鹏
关键词: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分形维数相关系数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震旦系储层敏感性实验评价被引量:18
2015年
储层敏感性是指对储层造成伤害的各种因素的敏感程度。储层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各种敏感因素对储层的伤害程度,并提出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原油的最终采收率。为了研究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震旦系在开采过程中对储层的伤害,对其岩心做了大量的室内实验研究,并利用储层敏感性实验评价方法,参照储层评价标准对该区敏感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速敏程度中等偏强,水敏程度弱,盐敏程度中等;当p H值小于10时,碱敏程度弱;当p H值大于10时,碱敏程度强;酸化对储集层渗透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徐会林王新海魏少波陈岩陈鹏
关键词:储层敏感性四川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