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菲
-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生工作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论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婚姻观的超越被引量:3
- 2010年
- 马克思主义家庭学说详细体现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尤其以恩格斯的婚姻家庭思想为核心。马克思、恩格斯与黑格尔在婚姻观方面具有许多相似之处,黑格尔的婚姻理论为马克思、恩格斯用唯物史观的方法研究婚姻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婚姻做出新的界定,超越性地阐释了婚姻的缔结基础、实现形式和属性三种婚姻要素。这种理论上的飞越,旨在消除婚姻对妇女的束缚,以此把妇女从病态的婚姻中解放出来,再一次映射出马克思毕生追求人类解放的坚定信念。
- 侯志菲
- 关键词:婚姻伦理妇女解放
- 优秀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案例解析被引量:1
- 2018年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开展的活动。在日常思政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总是倾向于关注有明显特殊问题(负能量代表)的群体,很容易忽略优秀群体(正能量代表)的心理健康问题。
- 侯志菲
- 关键词:优秀大学生心理健康
- 独立学院如何帮扶学困生
- 2018年
- 本文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为研究背景,结合校内现有学业管理体制,提出学困生主要集中的三个地带——预警地带、真空地带、黑暗地带,其对应特点是可救性强、可变性大、可控性弱,最后提出三个地带的帮扶机制(学业警示、135帮扶计划、困难户承包制)。
- 侯志菲
- 关键词:学困生帮扶
-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虚拟生存审视
- 2010年
- 网络技术构筑的网络空间为人类开辟了第二生存空间——虚拟生存空间,带来了虚拟生存下主体、客体、主客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外界关系的变化。虚拟生存在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同时又以一种抽象的、被异化的方式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中对人的定义同样适用于虚拟生存下的人,不同的是后者的人自然地被印上了虚拟这一特征。
- 侯志菲
- 关键词:网络社会马克思主义人学异化